旋流乾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1:32:05 1
專利名稱:旋流乾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乾燥設備,尤其是一種旋流乾燥器。
目前對各種粉狀、結晶狀及中小顆粒物料的乾燥,大多採用乾燥管幹燥,其原理是需乾燥的物料與熱風一起進入乾燥管,由於乾燥管較長,物料得以充分乾燥,但是較長的乾燥管使得其佔地面積也較大,成本也較高、且應用範圍受到限制。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體積小、乾燥充分、適用範圍廣的旋流乾燥器。
本實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施旋流乾燥器由筒體、物料出口、物料入口、熱風入口等構成,筒體為層狀結構,根據實際情況,筒體可設置需要的層數,各層之間採用法蘭連接,筒體內設有旋流板及錐形紊流板,物料入口及熱風入口設置在最下層筒體上,物料出口設置在最上層筒體的側面。當所需乾燥的物料為粘性大、易結塊粉末時,最下層筒體內還可設置攪拌葉片,攪拌葉片由電機帶動。
本實用新型的旋流乾燥器由於在筒體內設有旋流板及錐形紊流板,使物料與熱風組成的混合氣流在筒體內產生旋流及紊流,未乾燥的物料可在筒體內直到乾燥才排出筒體,物料乾燥充分。對於粘性大、易結塊的物料,採用帶攪拌葉片的筒體,可使物料疏鬆,避免堆積,同樣可使物料乾燥充分。該旋流乾燥器還具有體積小、效率高的優點,適合各種粉狀、結晶狀及中小顆料物料的乾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旋流乾燥器由筒體2、物料出口1、物料入口6、熱風入口7等構成。筒體2為層狀結構,各層筒體之間採用法蘭連接,筒體2內設有旋流板3及錐形紊流板4。物料入口6及熱風入口7設置在最下層筒體5上,物料出口1設在最上層筒體的側面,最下層筒體5採用帶攪拌葉片的筒體,攪拌葉片8設置在最下層筒體5中,攪拌葉片8由電機9帶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溼物料從物料入口6進入最下層筒體5,高溫乾燥空氣從熱風入口7進入最下層筒體5,由於溫差的作用,溼物料被加熱,水份蒸發出來,從而達到乾燥的目的。溼物料在熱風的作用下,經筒體2內的旋流板3產生旋流,使溼物料與熱風接觸時間充分,旋流的氣流在筒體內的錐形紊流板4作用下產生紊流。經乾燥比重較小的物料由於紊流的作用,再次與熱風進行混合併從物料出口1處排出,而比重較大的溼物料因所受旋流離心力較大被分離至筒壁,被紊流板4擋住留在筒體內繼續乾燥,直到完全乾燥排出筒體。當所需乾燥的物料為粘性大、易結塊粉末時,物料在最下層筒體5的攪拌葉片8作用下,塊狀被攪碎,使物料乾燥更充分。
權利要求1.一種旋流乾燥器由筒體(2)、物料出口(1)、物料入口(6)、熱風入口(7)等構成,其特徵在於筒體(2)為層狀結構,各層筒體間採用法蘭連接,筒體(2)內設有旋流板(3)及錐形紊流板(4),物料入口(6)及熱風入口(7)設置在最下層筒體(5)上,物料出口(1)設在最上層筒體的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乾燥器,其特徵在於最下層筒體(5)內設有攪拌葉片(8),攪拌葉片(8)由電機(9)帶動。
專利摘要一種由筒體、物料出口、物料入口,熱風入口等構成的旋流乾燥器,筒體為層狀結構,各層筒體之間採用法蘭連接。筒體內設有旋流板及錐形紊流板,溼物料及熱風在筒體內經旋流板及紊流板,產生旋流及紊流,使物料乾燥更充分,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適用範圍廣的優點,適合各種粉狀、結晶狀及中小顆粒物料的乾燥。
文檔編號F26B3/04GK2255597SQ9522604
公開日1997年6月4日 申請日期1995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1995年11月1日
發明者徐犇 申請人:徐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