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治療風溼病療效的用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3:07:05 1
專利名稱:提高治療風溼病療效的用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為一種治療風溼病、類風溼性關節炎及因骨質增生所引起的頸、肩、腰、腿病和婦科「內病外治」的中藥用藥裝置。
社會上患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人較多,中老年人因骨質增生所引起的頸、肩、腰、腿病人也較多,患婦科病需熱療的病人、亦不少,這些患風溼病的病人的治療方法有針灸療法,病人感到痛苦;有製成膏藥,外敷於患處的,病人也感到痛苦,甚至有副作用;有製成中草藥,用口服用的,往往療效慢、療效時間長;亦有製成中草藥袋通電加熱的,但用藥器械結構設計上有不足之處,如電熱絲布局不合理、電熱絲與藥袋接觸面積小、熱效應差,用藥器械加熱時需他人操作,而病患者不便自己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以上已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治療風溼病的、熱效應快的、療效好的、治療中病人患處無不適感的含有中草藥藥袋的電加熱用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構成這種提高治療風溼病療效的用藥裝置由電器部分、布置有縱向密集環繞電熱絲的藥袋部分以及藥袋與人體病患處的束緊部分構成。
電器部分---→電子變壓器----→調溫器----→電熱絲----電子變壓器將220V交流電經電子電路轉換成36V以下安全電壓,該電子變壓器具有電壓保護,轉換效率高,性能可靠等特點,保證病人的使用安全。調溫器採用半導體元件,調節電壓能使電熱絲按治療的要求調節發熱溫度,滿足不同病情的需要。
電熱絲採用螺旋電熱絲,具有發熱效率高,高強度、抗拉伸、耐腐蝕、絕性能好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其用藥裝置的總體布置俯視結構簡圖,圖2為
圖1中的A——A剖面圖,圖3為
圖1、2中的大藥袋俯視結構圖,圖4為其裝置是中電器部分的電路原理圖。
圖示中零、部件及其部位序號1、粘膠貼合接頭,2、鬆緊彈性帶,3、接頭布,4、含有縱向密集環繞電熱絲層、大藥袋部分,5,小藥袋,6、開關(滑動),7、導線,8、變壓器,9、電源插頭,10、調溫器,4-1、外包布,4-2、大藥袋,4-3、大藥袋,4-4、電熱絲外包布,4-5、電熱絲(截面),4-6、縫合線袋,4-2-1、縫合線跡,4-2-2、縫合邊線帶。
提高治療風溼病的用藥裝置,由供藥物發熱的電熱器部分,放有藥物的大小藥袋部分及藥袋在身體患病處的固緊部分共三部分構成。以下分述之(1)、電器部分電路原理為輸入的220V交流電經整流電路輸出脈衝電流,推動由兩隻三級管組成的開關電路,交替為變壓器初級供電,由次級輸出30V交流電在調溫器高溫擋變壓器直接給電熱絲供電,輸出功率約45W,低溫擋為變壓器輸出的交流電路二極體轉變成直流電,給電熱絲供電功率約為20W。可參看電路原理圖4。
電器另件部分電源插頭9、變壓器8、導線7、開關(滑動)6、調溫器10、電熱絲4-5、在變壓器8與調溫器10之間的導線7上設有開關6,與大藥袋4-3共裝在一個外包布4-1的袋子中的電熱絲為縱向密集形成環繞層的電熱絲4-5。
(2)、放有藥物的大小藥袋部分由
圖1圖2看出小藥袋5與調溫器10放在外包布4-1的一個布小區內,大藥袋4-3與密集環繞電熱絲4-5合裝在一起的袋子內。為防止大藥袋4-3內的藥物在使用時有往一起堆集現象,所以在長方形大藥袋4-3的橫向設有數條縫合線跡4-2-1、在治療風溼病之前,為提高療效,可先把大、小藥袋4-3,5的包布上用醋噴溼(目的是增加透吸性、提高療效),而後把藥袋與電熱絲層袋合裝在一個外包布4-1的袋子內,然後通電加熱40分鐘-60分鐘。
(3)、藥袋在身體患病處的固緊部分在大、小藥袋的外包布4-1的左右兩邊分別連接有接頭布3、彈性鬆緊帶2、粘膠貼合接頭1,其接頭1在鬆緊帶2的端部,接頭1在左右兩端部,一個設在鬆緊帶2的正面上,另一個在反面上。使用時,藥袋貼著身體患病部而左右兩端接頭1一貼住在一起即固緊。
這種提高治療風溼病療效的用藥裝置,主要由電器元件及含有中草藥物的藥袋構成。
在電源插頭9與滑動開關6之間的導線7上,設有一個變壓器8,在開關6與含有電熱絲4-5在內的大藥袋4-3之間的導線上設有一個調溫器10調溫器10設置在大藥袋4-3上,小藥袋5設置在大藥袋4-3的一端之內與大藥袋4-3合裝在一個外包布4-1的袋子中的電熱絲為縱向密集形成環繞層的電熱絲4-5。
為防止大藥袋4-3之內藥物往一起堆集,在長方形大藥袋4-3的橫向設有數條縫合線跡4-2-1。
該裝置使用時,為更進一步提高療效,亦可先把大、小藥袋4-3,5的外包布上用食用醋噴溼,而後藥袋與電熱絲4-5層合裝在一個外包布4-1的布袋子內,然後通電加熱。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裝有中藥的藥袋與環繞密集電熱絲接觸面積大,熱效應好,病人患病處舒適,療效快、療效好、無副作用,用藥裝置結構設計合理、易攜帶,有電源地方,即可使用,線路中設有變壓器、調溫器、使用很安全,病人可自己操作,使用方便,用藥裝置易生產、造價低。
權利要求1.一種提高治療風溼病療效的用藥裝置,主要由電器元件及含有中草藥物的藥袋構成,其特徵在於在電源插頭[9]與滑動開關[6]之間的導線[7]上,設有一個變壓器[8],在開關[6]與含有電熱絲[4-5]在內的大藥袋[4-3]之間的導線上設有一個調溫器[10],調溫器[10]設置在大藥袋[4-3]上,小藥袋[5]設置在大藥袋[4-3]的一端之內,與大藥袋[4-3]合裝在一個外包布[4-1]的袋子中的電熱絲為縱向密集形成環繞層的電熱絲[4-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藥裝置,其特徵在於為防止大藥袋4-3之內藥物往一起堆集,在長方形大藥袋4-3的橫向設有數條縫合線跡4-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治療風溼病的含有中藥藥袋的電加熱的醫療器械。旨在解決已有的藥物器械在治療風溼病方面療效慢、病人有不適之感甚至有副作用的問題。該用藥裝置由變壓器、開關、調溫器、電熱絲加熱件、含有中藥的藥袋、束緊部分構成。藥袋與環繞密集加熱絲層接觸面積大。當藥袋置於患部通電加熱前,亦可先噴醋於藥袋錶層,以增加透吸性、提高療效。其用藥裝置結構設計合理、易攜帶、病人可自己操作使用,「內病外治」療效快、療效好、病人無不適之感、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F7/00GK2293339SQ97201059
公開日1998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30日
發明者程玉英, 姜放, 姜梅 申請人:程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