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稀油筒式激振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7:33:29 4
專利名稱:一種稀油筒式激振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振動的發生或傳遞,特別是一種方便加工和安裝、防止筒內潤滑油外漏的稀油筒式激振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稀油筒式激振器,是在一個筒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一個法蘭,在兩端的法蘭分別連接有一個軸承座,兩個軸承座的軸孔向筒體內安裝有一根偏心軸,在偏心軸的兩端於軸承座外側分別安裝有一個偏心輪,在其中一個偏心輪的外側面安裝有一個帶輪,在兩端的軸承座上分別安裝有端蓋,各端蓋與偏心輪之間的偏心軸上分別安裝有迷宮蓋,在各法蘭與軸承座之間的外圓上分別設有一個側板安裝槽及一圈螺栓孔。這種傳統的稀油筒式激振器的側板安裝槽由於設在各筒體法蘭與軸承座之間,致使其安裝面無法精細加工和安裝定位不準,經常造成潤滑油漏油,由於一個偏心輪外側有帶輪,導致激振器的激振力度調節困難,而且結構複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激振力、調節方便、不易使潤滑油洩漏的稀油筒式激振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以如下方式解決的,它包括有一個稀油筒式激振器,其特徵在於法蘭的端面和內圓無間隙配合貼緊在筒體兩端的軸承座上,在各法蘭外圓的直角壁上分別設有篩框側板的安裝面,在各法蘭盤上分別均布有連接軸承座和連接篩框側板的螺孔及其螺栓,在偏心軸上於兩端軸承座的外側分別對稱安裝有一個偏心帶輪。經過上述改進,不但簡化了結構,而且使加工、裝配和維護更加方便,潤滑油不易發生洩漏。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詳細描述實施例,本發明是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其改進點是將筒體6兩端法蘭4上的端面和內圓無間隙配合貼緊在筒體兩端的軸承座2上,使各法蘭外圓上的直角壁分別成為篩框側板3的安裝面,在各法蘭盤上分別均布有連接軸承座和連接篩框側板的螺孔及其螺栓9和10,螺栓9軸承座、法蘭盤和篩框側板連接安裝在一起,螺栓10將法蘭盤和篩框側板連接在一起。在偏心軸5上於兩端軸承座的端蓋7和迷宮蓋8的外側分別對稱安裝有一個偏心帶輪1。經過上述改進,在筒體法蘭的外側直角面上可方便地安裝篩框側板,不但加工方便、精度易保證,而且裝卸方便,使筒體密封更可靠,不易漏滑油,又將帶輪與偏心輪合併為偏心帶輪,將配重塊置於外側,更方便調整激振力,也使結構更加緊湊。
權利要求
1. 一種稀油筒式激振器,它包括有一個稀油筒式激振器,其特徵在於法蘭的端面和內圓無間隙配合貼緊在筒體兩端的軸承座上,在各法蘭外圓的直角壁上分別設有篩框側板的安裝面,在各法蘭盤上分別均布有連接軸承座和連接篩框側板的螺孔及其螺栓,在偏心軸上於兩端軸承座的外側分別對稱安裝有一個偏心帶輪。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稀油筒式激振器,它包括有一個稀油筒式激振器,法蘭的端面和內圓無間隙配合貼緊在筒體兩端的軸承座上,在各法蘭外圓的直角壁上分別設有篩框側板的安裝面,在各法蘭盤上分別均布有連接軸承座和連接篩框側板的螺孔及其螺栓,在偏心軸上於兩端軸承座的外側分別對稱安裝有一個偏心帶輪。經過上述改進,不但簡化了結構,而且使加工、裝配和維護更加方便,潤滑油不易發生洩漏。
文檔編號B06B1/16GK102485344SQ201010581908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日
發明者胡永軍, 黃全順 申請人:河南太行振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