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壓自粘膠帶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7:18:05 2
一種冷壓自粘膠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膠帶,具體涉及一種改進性能和結構的自粘膠帶。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從上至下依次為PET膜層、粘合劑層、棉紙層、乳膠層。本發明提供一種以PET膜為基材層、具有優良的抗拉強度、韌性好的冷壓自粘膠帶。
【專利說明】ー種冷壓自粘膠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膠帶,具體涉及ー種改進性能和結構的自粘膠帯。
【背景技術】
[0002]冷壓自粘膠帶是一種在較小的作用力下就能形成比較牢固的粘接力。自粘膠帶的粘接力主要是範德華力,因此,粘接面形成後,粘接表面的結構不會被破壞。自粘膠帶是對壓カ敏感、不需加熱、不需溶剤、不需較大的壓力、只需稍微加壓或用手指一按就能實現粘接的ー種膠帯。其特點是粘之容易、揭之不難、剝而不損。
[0003]但是在現有的冷壓膠帶中,多用牛皮紙作為基材層,這樣導致膠帶厚度加厚,膠帶具有韌性不強,抗拉強度差等缺點。而且當冷壓膠帶纏繞在一個圓芯上,彎曲形成一個膠帶盤時,由於牛皮紙厚度較大,導致整卷膠帶長度較短。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以PET膜為基材層、具有優良的抗拉強度、韌性好的冷壓自粘膠帶。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ー種冷壓自粘膠帶,從上至下依次為PET膜層、粘合劑層、棉紙層、乳膠層。
[0006]進ー步的,所述的粘合劑層為丙烯酸壓敏膠層。
[0007]進ー步的,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
丙烯酸丁酯25~35份;
丙烯酸異辛酯120~140份;
醋酸乙烯15~23份;
甲基丙烯酸4~7份;
甲基丙烯酸羥丙酯4~7份;
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2~4份;
丙烯醯胺1~3份;
偶氮二異丁腈0.f0.3份;
過氧化二苯甲醯0.3、.5份;
甲苯65~90份;
こ酸こ酯100~130份;
異氰酸酯1-5份。
[0008]進ー步的,所述的乳膠層為天然乳膠層。
[0009]進ー步的,所述的天然乳膠層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
天然乳膠80~120份;
松香乳液20~40份;
對甲酚和雙環戊二烯共聚物廣3份。[0010]進一步的,所述的PET膜層厚度為20-30μm。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粘合劑層厚度為18~25 μ m。
[0012]進一步的,所述的棉紙層厚度為15~20μm。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乳膠層厚度為15~20μm。
[0014]傳統的冷壓自粘膠帶是以牛皮紙作為基材層,單牛皮紙的厚度就大於100 μ m;而在本發明中,發明人採用PET膜作為基材層,其厚度較小,但是其與天然乳膠粘極性相差大,導致結合力差,容易脫膠。因此,發明人巧妙的在PET膜層和天然乳膠層中間增加丙烯酸壓敏膠層和棉紙層。利用丙烯酸壓敏膠的作用使PET膜和棉紙能夠依次連接構成;另外,天然乳膠再通過滾壓工藝可以與棉紙層緊密結合,而且天然乳膠在棉紙上有明顯的滲入效果,能夠進一步加強兩者間的結合力,增強附著力。最終形成以PET膜作為基材層的冷壓自粘膠帶。
[0015]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冷壓自粘膠帶初粘小,使用時兩膠帶對粘,粘貼牢固,粘著力> 5N/in,粘貼容易,保持性好,無殘膠,韌性好,抗拉效果好,抗拉強度> 150N/in,不會有斷裂現象。而且本發明的冷壓自粘膠帶厚度薄,整卷膠帶長度高達1000米以上,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冷壓自粘膠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發明的製備工藝為本【技術領域】的常規技術,在此不做詳細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9]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所述冷壓自粘膠帶,從上至下依次為PET膜層1、丙烯酸壓敏膠層2、棉紙層3、天然乳膠層4。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的配方為:丙烯酸丁酯30份;丙烯酸異辛酯130份;醋酸乙烯20份;甲基丙烯酸6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5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3份;丙烯醯胺1份;偶氮二異丁腈0.16份;過氧化二苯甲醯0.35份;甲苯80份;乙酸乙酯120份;異氰酸酯3份。所述的天然乳膠層配方為天然乳膠100份;松香乳液30份;對甲酚和雙環戊二烯共聚物1份。最後通過滾壓工藝得到冷壓自粘膠帶。所述的PET膜層厚度為25 μ m ;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厚度為20 μ m ;所述的棉紙層厚度為18 μ m ;所述的天然乳膠層厚度為17 μ m。
[0020]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所述冷壓自粘膠帶,從上至下依次為PET膜層1、丙烯酸壓敏膠層2、棉紙層3、天然乳膠層4。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的配方為:丙烯酸丁酯25份;丙烯酸異辛酯121份;醋酸乙烯23份;甲基丙烯酸4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7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4份;丙烯醯胺3份;偶氮二異丁腈0.3份;過氧化二苯甲醯0.5份;甲苯65份;乙酸乙酯130份;異氰酸酯5份。所述的天然乳膠層配方為天然乳膠83份;松香乳液40份;對甲酚和雙環戊二烯共聚物2.5份。最後通過滾壓工藝得到冷壓自粘膠帶。所述的PET膜層厚度為20 ii m ;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厚度為25 ii m ;所述的棉紙層厚度為15 y m ;所述的天然乳膠層厚度為20 u m。
[0021]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所述冷壓自粘膠帶,從上至下依次為PET膜層1、丙烯酸壓敏膠層2、棉紙層3、天然乳膠層4。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的配方為:丙烯酸丁酯32份;丙烯酸異辛酯135份;醋酸乙烯18份;甲基丙烯酸5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6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3份;丙烯醯胺2份;偶氮二異丁腈0.2份;過氧化二苯甲醯0.4份;甲苯85份;こ酸こ酯105份;異氰酸酯3.5份。所述的天然乳膠層配方為天然乳膠115份;松香乳液25份;對甲酚和雙環戊二烯共聚物2份。最後通過滾壓エ藝得到冷壓自粘膠帶。所述的PET膜層厚度為28 ii m ;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厚度為22 ii m ;所述的棉紙層厚度為20 y m ;所述的天然乳膠層厚度為15 Pm。
[0022]實施例4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所述冷壓自粘膠帶,從上至下由PET膜層1、丙烯酸壓敏膠層
2、棉紙層3、合成乳膠層4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的配方為:丙烯酸丁酯30份;丙烯酸異辛酯122份;醋酸乙烯21份;甲基丙烯酸6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5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2.5份;丙烯醯胺1份;偶氮二異丁腈0.1份;過氧化二苯甲醯0.45份;甲苯75份;こ酸こ酯125份;異氰酸酯2份。所述的合成乳膠層配方為合成乳膠90份;松香乳液35份;對甲酚和雙環戊二烯共聚物1.5份。最後通過滾壓エ藝得到冷壓自粘膠帶。所述的PET膜層厚度為22 y m ;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厚度為24 y m ;所述的棉紙層厚度為19 um ;所述的天然乳膠層厚度為17 u m。
[002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但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從上至下依次為PET膜層、粘合劑層、棉紙層、乳膠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粘合劑層為丙烯酸壓敏I父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丙烯酸壓敏膠層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 丙烯酸丁酯25~35份; 丙烯酸異辛酯120-140份; 醋酸乙烯15~23份; 甲基丙烯酸4~7份; 甲基丙烯酸羥丙酯4~7份; 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2~4份; 丙烯醯胺1~3份; 偶氮二異丁腈0.1~0.3份; 過氧化二苯甲醯0.3~0.5份; 甲苯65~90份; 乙酸乙酯100~130份; 異氰酸酯1~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乳膠層為天然乳膠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天然乳膠層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 天然乳膠80~120份; 松香乳液20~40份; 對甲酚和雙環戊二烯共聚物廣3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PET膜層厚度為20~30 μ mD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粘合劑層厚度為18~25 μ mD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棉紙層厚度為15~20 μ mD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壓自粘膠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乳膠層厚度為15~20 μ mD
【文檔編號】B32B7/12GK103589363SQ201310562154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明者】江日新 申請人:惠州市新豪源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