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6:36:11
專利名稱: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包裝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
背景技術:
[0002]對於諸如超細粉體、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粉體之類的精細化工原料、醫藥化工原料、 染料、顏料、碳酸鈣、高嶺土、酚醛樹脂乃至食品如麵粉、食品調料等等之類的粉末或顆粒材料的包裝普遍由已往的手工包裝模式逐漸過渡為目前的半自動和全自動化的機械包裝。自動化包裝機具有包裝效率高、計量準確、投入人力少和有助於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等長處, 因而被並不限於上面提及的產品的生產單位廣為使用。[0003]在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見諸關於全自動定量包裝機的技術內容,如CN2333623Y (自動定量包裝機)、CN201512126U (全自動定量包裝機上的帶鋼帶的袋夾機構)和 CN201872967U (一種自動定量包裝機)、CN2538672Y (自動定量包裝機)、CN2778680Y (下稱量式自動定量包裝機)和CN2778681Y (吊掛式自動定量包裝機),等等。[0004]上述專利技術方案雖然各有各的技術優勢即技術效果,但是存在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停機清潔除塵的缺憾,停機清除塵埃會影響包裝機的連續工作效率,並且還額外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尤其,一旦疏於及時清潔,則毫無疑問會影響產品質量。例如當包裝的物料為潔淨度要求嚴苛的藥物粉劑時,如果遭到塵雜汙染,則會引發臨床醫療事故。[0005]鑑於上述已有技術中的缺憾,甚有改進之必要,對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並且在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作了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基於該前提下產生的。發明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無需在停機狀態下並且無需由工人以手工方式實施清潔的有助於保障包裝機的清潔效果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0007]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包括具有機架平臺的一機架,在該機架上固設有一定位盤,該定位盤的中央構成有一稱重進料管套筒,該稱重進料管套筒的中央構成為入料腔;一儲料機構,該儲料機構安裝在機架的頂部,並且該儲料機構在對應於所述入料腔的部位與所述稱重進料管套筒連接;一稱重機構,該稱重機構支承在所述的機架平臺上,並且對應於所述儲料機構的下方;一用於將由儲料機構引入的物料引至所述稱重機構稱重的稱重進料管,該稱重進料管的上端與稱重進料管套筒連接,並且與所述入料腔相通,而稱重進料管的下端與稱重機構連接;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並且分別對應於所述稱重進料管兩側的用於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或釋放的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一用於將稱重機構稱重後的物料引出的稱重料出料機構,該稱重料出料機構與所述的稱重機構配接;一灌裝出料夾袋機構,與所述機架平臺連接,並且對應於所述稱重出料機構的下方;一用於對稱重機構補料而藉以保障稱重機構稱量準確的物料補償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與所述儲料機構配接,並且還與稱重機構配接,所述的機架平臺朝向所述稱重料出料機構的一側以懸臂狀態固定連接有一護套筒,該護套筒具有一稱重鬥容入腔,所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位於所述的稱重鬥容入腔內,所述的灌裝出料夾袋機構與護套筒連接,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稱重鬥容入腔的腔壁上開設有一吸塵孔,在該吸塵孔上連接有一吸塵管,該吸塵管與負壓吸塵裝置連接。[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儲料機構包括一儲料筒和一真空引入料管,真空引入料管的一端與儲料筒的頂壁配接,並且與儲料筒的儲料筒腔相通,而真空引入料管的另一端與真空引料機連接,儲料筒的下部窄縮構成有一儲料筒出料鬥,該儲料筒出料鬥與所述的稱重進料管套筒連接;所述的物料補償機構包括振蕩器、振蕩出料管、配接管、振蕩進料管和補料鬥,振蕩器固定在所述的機架上,振蕩出料管大體上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振蕩器上,並且在該振蕩出料管的水平懸臂端配接有一補料管,該補料管與稱重機構配接,配接管固定在振蕩出料管上,並且與振蕩出料管的振蕩出料管腔相通,振蕩進料管的一端與配接管配接,另一端與補料鬥連接,而補料鬥位於所述儲料筒腔內。[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稱重機構包括稱重罐、重量傳感器和稱重罐架,重量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的機架平臺上,稱重罐固定在稱重罐架上,而稱重罐架與重量傳感器固定,其中稱重罐的上部配有一稱重罐蓋,該稱重罐蓋與所述稱重進料管的下端連接,而稱重罐的下部窄縮成有一稱重罐出料鬥,該稱重罐出料鬥與所述稱重料出料機構連接。[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各包括第一作用缸、第一連接頭、一對彼此對應的第一夾臂、第一夾腳和夾臂座,夾臂座與所述機架固定,第一作用缸固定在夾臂座上,第一連接頭固定在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的末端,在該第一連接頭上並且朝向夾臂座的一側的一端固設有一第一銷軸,而另一端固設有一第二銷軸,一對第一夾臂中的其中一個第一夾臂的中部樞軸連接在夾臂座上,上端開設有一銷軸槽,下端與第一夾腳的一端固定,而第一夾腳的另一端與一對第一夾臂中的另一個第一夾臂的下端固定,一對第一夾臂中的另一個第一夾臂的中部樞軸連接在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的另一個夾臂座上,所述的第一銷軸與一對第一夾臂中的其中一個第一夾臂的上端的銷軸槽相配合,而第二銷軸與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中的另一個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的一對第一夾臂中的與第二銷軸相對應的第一夾臂的上端所開設的銷軸槽相配合。[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包括稱重出料管、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出料套筒和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的上端固定有一連接套筒,該連接套筒的上端與所述的稱重罐出料鬥連接,稱重出料管的上端與連接套筒的下端固定連接,而稱重出料管的下端與出料套筒連接,並且還與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的下端固定,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中的其中一個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對應於所述稱重出料管的一側,而另一個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對應於稱重出料管的另一側。[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各包括一第二作用缸、一第二連接頭、一夾臂橫杆、一第二夾臂、一第三夾臂和一第二夾腳,第二作用缸縱向設置在所述的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上,並且對應於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的一側的外壁,該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朝向上,第二連接頭固定在第二作用缸柱的末端,夾臂橫杆穿置在第二連接頭上,第二夾臂的中部樞軸連接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上, 而第二夾臂的一端與所述夾臂橫杆的一端固定,第二夾臂的另一端與第二夾腳的一端固定,第三夾臂的中部樞軸連接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上,而第三夾臂的一端與夾臂橫杆的另一端固定,第三夾臂的另一端與第二夾腳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夾腳與所述稱重出料管的一側相對應。[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灌裝出料夾袋機構包括接料箱和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接料箱與所述的護套筒固定連接,該接料箱具有一接料箱腔, 在該接料箱腔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用於與所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相配合的配接孔, 在接料箱的底壁外並且在對應於所述配接孔的部位延伸有一包裝袋袋口套管,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中的其中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設置於所述接料箱的一側的外壁上,而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設置在接料箱的另一側的外壁上,並且兩者彼此對應。[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各包括第三作用缸、第四、第五夾臂、第三夾腳和第四夾腳,第四夾臂的上端樞軸連接在所述的接料箱上,第三夾腳固定在第四夾臂的下端,第五夾臂的上端樞軸連接在接料箱上,第四夾腳固定在第五夾臂的下端,其中第四、第五夾臂彼此對應,並且第三、第四夾腳同樣彼此對應,第三作用缸的第三作用缸柱與第五夾臂的中部連接,而第三作用缸的作用缸座與第四夾臂的中部連接,並且第四夾臂的中部還通過至少一根第一加強杆與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的第四夾臂連接,而第五夾臂的中部同樣通過至少一根第二加強杆與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的第五夾臂連接。[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負壓吸塵裝置為除塵風機。[0016]在本實用新型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振蕩進料管是傾斜設置的。[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於在位於機架平臺下方的對應於灌裝區域的護套筒的稱重鬥容入腔的腔壁上開設了吸塵孔,並且在吸塵孔上配接了用於與負壓吸塵裝置連接的吸塵管,因經在灌裝過程中向上彌散的物料粉塵在進入到稱重鬥容入腔內後能被及時吸除,既可體現在不停機的狀態下除塵而確保包裝機持續工作,增進包裝效率,又因無需手工除塵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0019]圖2為圖1撤去灌裝出料夾袋機構的詳細結構圖。[0020]圖3為圖1所示的稱重料出料機構與灌裝出料夾袋機構相配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範疇。[0022]敬請參見圖1和圖2,給出了一機架1,該機架1也可稱之為機架罩,它被固定在機架平臺11上,機架1還具有機架頂板13和機架底板14,機架頂板13與機架底板14之間構成為機架隔腔15。在機架1上,更確切地講在前述機架頂板13上設有一個定位盤12,該定位盤12用一組定位盤固定螺釘122與機架頂板13固定,並且定位盤12的中央形成有一稱重進料管套筒121,該稱重進料管套筒121伸展到前述的機架隔腔15內,稱重進料管套筒 121的中央容腔構成為入料腔1211。[0023]在前述的機架平臺11朝向下的一側以焊接、鉚接、緊固件或者以其它類似方式固接有一護套筒111,在本實施例中,採用緊固件例如採用護套筒固定螺釘1114將護套筒111 與機架平臺11固定,該護套筒111的頂部並且居於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稱重鬥容入腔1111, 並且在護套筒111的側壁上開設有一吸塵孔1112,在吸塵孔1112上連接有一吸塵管1113, 該吸塵管1113與負壓裝置例如吸塵風機或類似的設備連接,以便將在包裝(灌裝)過程中向上彌散的護套筒腔1111內的塵雜吸除,避免經稱重料出料機構6而進入由圖1及圖3示意的包裝袋9,保障進入包裝袋9內的物料的純潔。又由於除塵與包裝機工作不產生幹涉,因此能提高包裝效率(無需停機),並且由於是自動除塵,因此工人的作業強度得以顯著降低。[0024]一儲料機構2安裝在機架1的頂部,即安裝在機架頂板13上。由圖所示,儲料機構 2包括一儲料筒21和一真空引入料管22,儲料筒21的下部窄縮成有一儲料筒出料鬥213, 該儲料筒出料鬥213的底部的邊緣部位通過第一緊固箍2132與前述的定位盤12密封固定,具體是由圖1示意的緊固箍螺釘2133將第一緊固箍2132的一對端點收緊。又,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儲料筒出料鬥213的壁體上開設有一用於供下面還要詳細描述的物料補償機構8的補料鬥85的補料鬥連接管851穿過的讓位孔2131。在儲料筒21的頂壁211上配設有一蓋2111。真空引入料管22通過接口 221與儲料筒21的儲料筒腔212相通,由圖所示, 接口 221通過接口固定板2211與前述機架頂板13固定,真空引入料管22與真空引料機連接。由真空引料機將需要包裝的粉末或顆粒料經真空引入料管22引入儲料筒腔212內。[0025]稱重進料管5為矽膠管,該稱重進料管5的上端即朝向儲料筒21的一端通過第一夾管盤51並且藉助於夾管盤固定螺釘511與稱重進料管套筒121固定,具體是將稱重進料管5的上端鑲入稱重進料管套筒121的外壁與夾管盤51之間,再將夾管盤固定螺釘511 與機架頂板13固定。[0026]前面提及的稱重機構3包括稱重罐31、重量傳感器32和稱重罐架33,重量傳感器 32即為稱重傳感器,該重量傳感器32以水平懸臂狀態並且用一組傳感器固定螺釘3211支承固定在重量傳感器座321上,而重量傳感器座321用螺釘固定在前述的機架平臺11上, 稱重罐31固定在稱重罐架33上。由圖所示,稱重罐架33具有一稱重罐配合腔331 (本實施例為正方形腔),稱重罐31置於稱重罐配合腔331內,並且用一組稱重罐固定扣件313將稱重罐31的近中部的外壁與稱重罐架33固定,而稱重罐架33與重量傳感器32固定連接。[0027]在前述的稱重罐31的上部用第二緊固箍3111固定有一稱重罐蓋311,前述的稱重進料管5的下端固定有一進料管連接套52,該進料管連接套52具有一固定法蘭邊521,由法蘭邊固定螺釘5211將進料管連接套52與前述的稱重罐蓋311固定連接。優選的方案可在稱重罐蓋311上加設覆板3112,將進料管連接套52與覆板3112固定。稱重罐31的下端窄縮成有一稱重罐出料鬥312,該稱重罐出料鬥312與下面還要詳細描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相連接。[0028]由圖所示,在稱重罐31的外壁上並且圍繞稱重罐31的圓周方向構成有一擋塵盤 314,藉由該擋塵盤314與機架平臺11之間形成迷宮式的防塵空間,避免塵雜侵入到位於機8架平臺11下方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 (具體可見圖1示意)。[0029]在稱重機構3稱重時,前述的稱重進料管5停止向稱重機構3的稱重罐31供料, 為了阻止稱重進料管5供料,因此由本實用新型推薦的一對結構相同的並且分別對應於稱重進料管5的兩側的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保障,優選而非絕對限於的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各包括第一作用缸41、第一連接頭42、一對第一夾臂43、第一夾腳44和夾臂座 45,第一作用缸41既可以使用氣缸,也可以使用油缸,本實施例選擇前者,並且固定在夾臂座45上,第一連接頭42固定在第一作用缸41的第一作用缸柱411的末端,在該第一連接頭42上並且朝向夾臂座45的一側的一端一體構成有一第一銷軸421,而另一端一體構成有一第二銷軸422,一對第一夾臂43的形狀均呈「匚」形,其中一個第一夾臂43的中部通過夾臂樞置軸432樞軸設置在夾臂座45上,上端即一端開設有一銷軸槽431,下端即另一端與第一夾腳44的一端固定,而第一夾腳44的另一端與一對第一夾臂43中的另一個第一夾臂 43的下端固定,一對第一夾臂43中的另一個第一夾臂43的中部樞軸連接在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的另一個夾臂座45上,前述的第一銷軸421與一對第一夾臂43中的其中一個第一夾臂43的上端的銷軸槽431相配合,而第二銷軸422與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 中的另一個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的一對第一夾臂43中的並且與第二銷軸422相對應的第一夾臂43的上端所開設的銷軸槽431相配合。[0030]由上述說明可知,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共有兩個第一作用缸41、兩個第一連接頭42、四個第一夾臂43、兩個第一夾腳44和兩個夾臂座45,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 4的動作是同步的,當第一作用缸41的第一作用缸柱411向缸外伸出時,則由第一連接頭 42上的第一、第二銷軸421、422分別帶動一對第一夾臂43的上端,使一對第一夾臂43的下端帶動一對第一夾腳44合攏,使位於一對第一夾腳44之間的矽橡膠材質的稱重進料管 5收癟,阻斷通料,反之亦然。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位於前述的機架隔腔15內。[0031]在稱重機構3稱重的過程中,為了避免重量誤差超出標準合理允許的範圍,即為了使計量精確,防止缺斤短兩現象,因此,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而配備有一物料補償機構8。[0032]優選而非絕對限於的物料補償機構8包括振蕩器81、振蕩出料管82、配接管83、振蕩進料管84和補料鬥85,振蕩器81固定在機架1上,更確切地講固定在機架底板14上,位於機架隔腔15內。振蕩出料管82的一端固定在在振蕩器81上,另一端朝著稱重罐3的稱重罐蓋31的方向伸展,並且固定有一補料管821,補料管821與稱重罐蓋311固定並且與稱重罐31的稱重罐腔相通。配接管83固定在振蕩出料管82上,並且與振蕩出料管82的振蕩出料管腔822相通(圖1示)。振蕩進料管84的一端與配接管83配接,另一端與補料鬥85的補料鬥連接管851配接,補料鬥配接管851經前述的讓位孔2131伸展到儲料筒21 的儲料筒腔212內,並且將補料鬥85固定其上。前述的振蕩進料管84是傾斜的,更具體地講,振蕩進料管84的高度自補料鬥85朝著振蕩出料管82的方向降低。[0033]一旦需要補料時,則在振蕩器81的工作下,由補料鬥85將物料依次經補料鬥連接管851、振蕩進料管84、配接管83、振蕩出料管82和補料管821將料補償給稱重罐31。由圖所示,振蕩進料管84是傾斜的,朝向儲料筒21的一端高,而朝向配接管83的一端低。[0034]前述的物料補償機構8的補償原理即為電磁振動給料的工作原理,振蕩器81即為磁振蕩器,磁振蕩器電磁線圈811的電流是經過單相半波整流的,當電磁線圈81接通電源後在正半周內有電流通過,銜鐵與鐵芯之間便產生了一脈衝電磁力互相吸引,這時振蕩出料管82向後運動,振蕩器81的主彈簧812 (也可稱簧片)發生變形而儲存了一定的勢能, 在負半周線圈中無電流通過,電磁力消失。主彈簧812釋放能量,使銜鐵和鐵芯朝相反方向 (振蕩出料管82的相反方向)運動,於是,電磁振動以交流電源的頻率作每分鐘3000次的往復振動,由于振蕩出料管82的底面與激振力作用線之間具有一定的夾角,因此振蕩出料管 82中的物料沿著拋物線的軌跡連續不斷地向稱重罐31的方向運動。調節整流電壓的高低, 即可控制物料補償機構8的給料量。[0035]請見圖3並且繼續結合圖1和圖2,申請人對上面已經提及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的優選而非限於的結構如下包括稱重出料管61、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出料套筒63和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上端即朝向稱重罐31的稱重罐出料鬥312的一端固定有一連接套筒621,該連接套筒621的上端通過配置在稱重罐出料鬥312的出料口部位的第三緊固箍3121與稱重罐出料鬥312的出料口部位配接。稱重出料管61的上部通過夾盤611並且藉助於夾盤固定螺釘6111與出料套筒63的下端固定。 具體是將稱重出料管61的上端鑲入於連接套筒621的外壁與夾盤611之間,用夾盤固定螺釘6111將夾盤與前述的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固定。稱重出料管61的下端配接有一出料管連接盤612,該出料管連接盤612的外壁的圓周方向構成有一定位法蘭邊6121,用定位螺釘6122將定位法蘭邊6121與前述的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下端固定。出料套筒63的上端與前述的出料管連接盤612配接,下端與下面將要描述的灌裝出料機構7相對應。在出料套筒63上構成有一擋塵盤631,由該擋塵盤631擋止自上部沉降的塵雜侵入灌裝出料機構7。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分別對應於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兩側。[0036]前述的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各包括第二作用缸641、第二連接頭642、夾臂橫杆643、第二、第三夾臂644、645和第二夾腳646,第二作用缸641優選使用氣缸(本實施例即是),但並不排斥使用油缸,因此如果對第二作用缸641的形式變換,則應當屬於本實用新型方案公開的範疇,第二作用缸641以縱向設置的方式並且以其第二作用缸柱6411朝向上的方式設置,由圖所示,第二作用缸641的作用缸座6412鉸接在固定於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外壁的下端的鉸接座622上,而第二連接頭642固定在第二作用缸柱6411的末端。夾臂橫杆643的中部穿置固定於第二連接頭642上,第二、第三夾臂644、645的形狀均呈L形或稱阿拉伯數字的7字形,其中第二夾臂644的中部由小軸6441樞軸連接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上端的第一樞座623上,而第二夾臂644的一端(上端)與前述的夾臂橫杆643的一端固定,第二夾臂644的另一端(下端)與第二夾腳646的一端固定,第三夾臂645的中部同樣由小軸樞軸連接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上端的第二樞座6M 上,而第三夾臂645的一端(上端)與前述夾臂橫杆643的另一端固定,第三夾臂645的另一端(下端)與第二夾腳646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夾腳646與由矽橡膠管充任的稱重出料管61 的一側相對應。[0037]由圖所示,整個稱重料出料機構6位於前述的護套筒111的容腔內。當第二作用缸 641工作,例如使第二作用缸柱6411向缸體內回縮時,由第二作用缸柱6411拉動夾臂橫杆 643,由於第二、第三夾臂644、645與夾臂橫杆643連接,因此由夾臂橫杆643帶動第二、第三夾臂644、645的上端向下擺動,同時使第二、第三夾臂644、645的下端連同第二夾腳646朝著稱重出料管61的方向貼靠,由於稱重料出料機構6有一對並且同步動作,因此將稱重出料管61夾緊,使其不能向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輸料。[0038]依然見圖3並且仍然結合圖1和圖2,前述的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的優選而非絕對限於的結構如下包括一接料箱71和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接料箱71與前述的護套筒111連接,由圖3所示,在護套筒111的底部的四周邊緣部位構成有一連接折邊1115, 用連接螺釘1116將連接折邊1115與接料箱71的上沿上的螺釘孔713固定。接料箱71具有一大體上為正方體的接料箱腔711,在該接料箱腔711的底部的居中位置開設有一配接孔7111,前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的出料套筒63的下端探入到該配接孔7111內,在接料箱 71的底壁外並且在對應於前述配接孔7111的部位(圍繞配接孔7111的四周)構成有一包裝袋袋口套管712,該包裝袋袋口套管712用於套置包裝袋9,由稱重料出料機構6引入的物料進入包裝袋9內。優選的方案,在包裝袋袋口套管712的壁體上開設一個排塵孔7121, 在排塵孔7121上連接排塵管7122,排塵管7122的功用如同對吸塵管1113的描述。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中的其中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配置在前述接料箱71的一側, 而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配置在接料箱71的另一側,兩者彼此對應,並且在協同作用下將圖示的包裝袋9的袋口夾持或釋放。由於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結構、安裝方式以及工作原理均相同,因此申請人擇其一作如下描述。[0039]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包括第一作用缸721、第四、第五夾臂722、723和第三夾腳 724以及第四夾腳725,第三作用缸721以水平狀態設置,並且該第三作用缸721優選使用氣缸,但同樣不排斥使用油缸。第三作用缸721的作用缸座7212通過作用缸座銷軸7214與第四夾臂722的中部鉸接,第四夾臂722的上端通過銷軸螺釘7222與前述的接料箱71的箱壁樞軸連接,而第四夾臂722的下端構成為自由端,第三夾腳724固定在該第四夾臂722 的下端。第三作用缸721的第三作用缸柱7211的末端通過缸柱銷軸7213與第五夾臂723 的中部鉸接,而第五夾臂723的上端通過軸銷螺釘7232與接料箱71的外壁樞軸連接,第五夾臂723的下端構成為自由端,第四夾腳7251固定在該第三夾腳724的下端。[0040]由圖3所示,第四、第五夾臂722、723的形狀均呈L形並且彼此對應,第三、第四夾腳724、725同樣彼此對應。優選地,在第四夾臂722上連接有一對彼此間隔的第一加強杆 7221的一端,而一對第一加強杆7221的另一端與另一個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的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第四夾臂722連接;同樣,在第五夾臂723上連接有一對彼此間隔的第二加強杆7231的一端,而一對第二加強杆7231的另一端與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的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第五夾臂723連接。[0041]進一步地,在第三夾腳7M上連接有一第一夾袋帶7241的一端,而第一夾袋帶 7241的另一端與另一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的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第三夾腳7M連接; 同樣,在第四夾腳725上連接有一第二夾袋帶7251的一端,而第二夾袋帶7251的另一端與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的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第四夾腳725連接。[0042]申請人結合圖1至圖3敘述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當要啟用本實用新型實施包裝時, 通過對配置在機架平臺11下方的電氣控制箱112的操作,由真空引料機將有待包裝的物料引入儲料機構2的儲料筒21的儲料筒腔212,在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對稱重進料管5釋放的狀態下,儲料筒腔211內的物料(粉末或顆粒料)自儲料筒21的儲料筒出料鬥213進入稱重進料管5,由稱重進料管5將物料引入稱重機構3的稱重罐31內,當重量傳感器32稱取每一次包裝所定的重量時,也就是說當物料達到預設的重量時,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 工作,將稱重進料管5夾緊,以阻止儲料筒腔212內的物料被稱重進料管5導出。在前述稱重機構3稱重時,稱重料出料機構6的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將稱重出料管61夾住,以阻止稱重罐31內的物料經稱重出料管61引至套置於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上的包裝袋9。又, 在稱重機構3稱重時,不免出現物料重量超出標準允許的誤差範圍的情形,因此由本實用新型推薦的物料補償機構8補償。當稱重機構3稱重完畢時,由稱重機構3將信號反饋給電氣控制箱112,物料補償機構8暫停工作,同時稱重料出料機構6工作,將稱重出料管61 釋放,還同時,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工作,由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同步工作將包裝袋9的袋口夾住。稱重罐31內的物料便自稱重出料管61並經出料套筒63餵入包裝袋9 內。灌裝結束,在電氣控制箱112的指令下,稱重出料管61又處於被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 64夾緊的狀態,同時,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對包裝袋9釋放,還同時,釋放對稱重進料管 5的夾持狀態,使儲料筒腔212內的物料再次經稱重進料管5引入稱重罐31。如此反覆,直至完成對依需數量的物料的包裝。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包括具有機架平臺(11)的一機架(1),在該機架(1)上固設有一定位盤(12),該定位盤(1 的中央構成有一稱重進料管套筒(121),該稱重進料管套筒(121)的中央構成為入料腔(1211);—儲料機構O),該儲料機構(2)安裝在機架(1)的頂部,並且該儲料機構(2)在對應於所述入料腔(1211)的部位與所述稱重進料管套筒(121)連接;一稱重機構(3),該稱重機構C3)支承在所述的機架平臺(11)上,並且對應於所述儲料機構O)的下方;一用於將由儲料機構O)引入的物料引至所述稱重機構C3)稱重的稱重進料管(5),該稱重進料管(5)的上端與稱重進料管套筒(121)連接,並且與所述入料腔(1211)相通,而稱重進料管(5)的下端與稱重機構(3)連接;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並且分別對應於所述稱重進料管( 兩側的用於對稱重進料管(5)夾緊或釋放的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G),設置在所述的機架(1)上;一用於將稱重機構(3)稱重後的物料引出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該稱重料出料機構(6)與所述的稱重機構(3)配接;一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與所述機架平臺(11)連接,並且對應於所述稱重出料機構(6)的下方;一用於對稱重機構(3)補料而藉以保障稱重機構(3)稱量準確的物料補償機構(8),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與所述儲料機構(2)配接,並且還與稱重機構(3)配接,所述的機架平臺(11)朝向所述稱重料出料機構(6)的一側以懸臂狀態固定連接有一護套筒(111),該護套筒(111)具有一稱重鬥容入腔(1111),所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位於所述的稱重鬥容入腔(1111)內,所述的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與護套筒(111)連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稱重鬥容入腔(1111)的腔壁上開設有一吸塵孔(1112),在該吸塵孔(1112)上連接有一吸塵管(1113),該吸塵管(1113)與負壓吸塵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儲料機構(2)包括一儲料筒和一真空引入料管(22),真空引入料管02)的一端與儲料筒(21)的頂壁011)配接,並且與儲料筒的儲料筒腔(212)相通,而真空引入料管02)的另一端與真空引料機連接,儲料筒的下部窄縮構成有一儲料筒出料鬥013),該儲料筒出料鬥(213)與所述的稱重進料管套筒(121)連接;所述的物料補償機構(8)包括振蕩器(81)、振蕩出料管(82)、配接管(83)、振蕩進料管(84)和補料鬥(85),振蕩器(81)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振蕩出料管(82)大體上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振蕩器(81)上,並且在該振蕩出料管(82)的水平懸臂端配接有一補料管(821),該補料管(821)與稱重機構(3)配接,配接管(83)固定在振蕩出料管(82)上,並且與振蕩出料管(82)的振蕩出料管腔(822)相通,振蕩進料管(84)的一端與配接管(83)配接,另一端與補料鬥(85)連接,而補料鬥(8 位於所述儲料筒腔012)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稱重機構C3)包括稱重罐(31)、重量傳感器(3 和稱重罐架(33),重量傳感器(3 設置在所述的機架平臺(11)上,稱重罐(31)固定在稱重罐架(3 上,而稱重罐架(3 與重量傳感器(3 固定,其中稱重罐(31)的上部配有一稱重罐蓋(311),該稱重罐蓋(311)與所述稱重進料管( 的下端連接,而稱重罐(31)的下部窄縮成有一稱重罐出料鬥(312),該稱重罐出料鬥(312)與所述稱重料出料機構(6)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4)各包括第一作用缸(41)、第一連接頭(42)、一對彼此對應的第一夾臂(43)、第一夾腳04)和夾臂座(45),夾臂座05)與所述機架(1)固定,第一作用缸Gl)固定在夾臂座G5)上,第一連接頭G2)固定在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411)的末端,在該第一連接頭0 上並且朝向夾臂座0 的一側的一端固設有一第一銷軸021),而另一端固設有一第二銷軸022),一對第一夾臂03)中的其中一個第一夾臂(43)的中部樞軸連接在夾臂座G5)上,上端開設有一銷軸槽G31),下端與第一夾腳04)的一端固定,而第一夾腳G4)的另一端與一對第一夾臂G3)中的另一個第一夾臂G3)的下端固定,一對第一夾臂^幻中的另一個第一夾臂的中部樞軸連接在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的另一個夾臂座G5)上,所述的第一銷軸G21)與一對第一夾臂G3)中的其中一個第一夾臂^幻的上端的銷軸槽(431)相配合,而第二銷軸(42 與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中的另一個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的一對第一夾臂G3)中的與第二銷軸(422)相對應的第一夾臂G3)的上端所開設的銷軸槽(431)相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包括稱重出料管(61)、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出料套筒(63)和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 的上端固定有一連接套筒(621),該連接套筒(621)的上端與所述的稱重罐出料鬥(312)連接,稱重出料管(61)的上端與連接套筒(621)的下端固定連接,而稱重出料管(61)的下端與出料套筒(6 連接,並且還與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 的下端固定,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中的其中一個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對應於所述稱重出料管(61)的一側,而另一個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對應於稱重出料管(61)的另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對稱重出料管夾緊裝置(64)各包括一第二作用缸(641)、一第二連接頭(642)、一夾臂橫杆(643)、一第二夾臂(644)、一第三夾臂(645)和一第二夾腳(646),第二作用缸(641)縱向設置在所述的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 上,並且對應於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2)的一側的外壁,該第二作用缸(641)的第二作用缸柱(6411)朝向上,第二連接頭(642)固定在第二作用缸柱(6411)的末端,夾臂橫杆(643)穿置在第二連接頭(642)上,第二夾臂(644)的中部樞軸連接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 上,而第二夾臂(644)的一端與所述夾臂橫杆(64 的一端固定,第二夾臂(644)的另一端與第二夾腳(646)的一端固定,第三夾臂(64 的中部樞軸連接在出料管夾緊裝置定位座(6 上,而第三夾臂(64 的一端與夾臂橫杆(643)的另一端固定,第三夾臂(64 的另一端與第二夾腳(646)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夾腳(646)與所述稱重出料管(61)的一側相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灌裝出料夾袋機構(7)包括接料箱(71)和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接料箱(71)與所述的護套筒(111)固定連接,該接料箱(71)具有一接料箱腔(711),在該接料箱腔(711)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用於與所述的稱重料出料機構(6)相配合的配接孔(7111),在接料箱(71)的底壁外並且在對應於所述配接孔(7111)的部位延伸有一包裝袋袋口套管(712),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m中的其中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m設置於所述接料箱(71)的一側的外壁上,而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 設置在接料箱(71)的另一側的外壁上,並且兩者彼此對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對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 各包括第三作用缸(721)、第四、第五夾臂(722、723)、第三夾腳(724)和第四夾腳(725),第四夾臂(72 的上端樞軸連接在所述的接料箱(71)上,第三夾腳(724)固定在第四夾臂(72 的下端,第五夾臂(72 的上端樞軸連接在接料箱(71)上,第四夾腳(72 固定在第五夾臂(72 的下端,其中第四、第五夾臂(722、72;3)彼此對應,並且第三、第四夾腳(7M、725)同樣彼此對應,第三作用缸(721)的第三作用缸柱(7211)與第五夾臂(723)的中部連接,而第三作用缸(721)的作用缸座(7212)與第四夾臂(722)的中部連接,並且第四夾臂(722)的中部還通過至少一根第一加強杆(7221)與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2)的第四夾臂(722)連接,而第五夾臂(723)的中部同樣通過至少一根第二加強杆(7231)與另一個包裝袋袋口夾持裝置(7 的第五夾臂(72 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負壓吸塵裝置為除塵風機。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振蕩進料管(84)是傾斜設置的。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除塵功能的全自動定量包裝機,屬於包裝機械技術領域。包括具有機架平臺的機架,在機架上設有定位盤,定位盤的中央構成有稱重進料管套筒,稱重進料管套筒的中央構成為入料腔;儲料機構;稱重機構;稱重進料管;一對稱重進料管夾緊機構;稱重料出料機構;灌裝出料夾袋機構;物料補償機構,機架平臺朝向稱重料出料機構的一側固定有護套筒,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稱重鬥容入腔的腔壁上開設有一吸塵孔,在該吸塵孔上連接有一吸塵管,該吸塵管與負壓吸塵裝置連接。優點既可體現在不停機的狀態下除塵而確保包裝機持續工作,增進包裝效率,又因無需手工除塵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65B1/32GK202320810SQ20112048123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蔡耀中 申請人:常熟市貝普包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