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
2023-12-03 11:07:06 1
專利名稱: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對農作物及果樹具有殺菌、治病以及抗旱、抗寒增產作用的一種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農作物秸稈一般棄放在田間或作焚燒處理,造成很大浪費和環境的汙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含有複合腐植酸、黃腐酸、多種胺基酸核酸的對農作物及果樹具有治病殺菌以及抗旱、抗蟲害、抗寒增產作用的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將農作物秸稈玉米秸稈、高梁稈、麥秸、稻秸莖稈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進行粉碎、混料,在80-90℃高溫下滅菌10-30分鐘,然後降至35-40℃進行發酵,加入速效菌發酵10-20天,製取提取液。
本發明在發酵旋轉罐內進行固體發酵、水解取得提取液。
本發明積極效果如下本發明為混合液,在常溫下可長期保存,本發明利用玉米秸稈、麥秸、稻秸等植物莖體為原料,所生產的產品,對植物具有營養、保健功能,可激活植物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有明顯治病抗菌作用,本發明提高產量,具有較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率。
本發明產品對大田作物,可用作葉面肥、殺菌劑,具有治病、殺菌的作用,可提高發芽率10%以上。抗病、抗蟲、抗旱、抗寒增產10-25%。本發明對果樹不治之症—乾枯黃葉病有特效。對治療果樹腐爛病,不用刮皮,不留傷疤,無毒無汙染,對果樹的炭疽病、黑星病、霜黴病有好的防治效果,可增產25%左右,提高一級果品率在10%左右。
下面結合實例作介紹2001年在河北欒城縣兩果園進行試驗。示範、試驗證明本發明產品用藥後效果顯著,對枯死樹梢有明顯的激活作用,可使黃綠葉在7天內變綠,使梨樹恢復正常生長,解決了梨樹生產當中一大難題,較好地解決枯梢黃葉病。
2002年在河北欒城縣小麥地用本發明產品,在冬小麥生長後期,和多種產品作噴施對照,增產幅度本發明產品CHA10.2%、赤黴素6.9%、旱地龍2.24%。
2003質年在河北南皮縣作試驗,拌種後可提高發芽率10%,提高產量10-20%。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將農作物秸稈玉米秸稈進行粉碎,在80℃高溫下滅菌10分鐘,然後降至40℃進行發酵,加入速效菌發酵20天,製取提取液;本發明在發酵旋轉罐內進行固體發酵、水解取得年取液。
實施例2將農作物秸稈麥秸進行粉碎,在85℃高溫下滅菌30分鐘,然後降至35℃進行發酵,加入速效菌發酵15天,製取提取液;本發明在發酵旋轉罐內進行固體發酵、水解取得提取液。
實施例3將農作物秸稈玉米秸稈、麥秸、稻秸莖稈的混合物進行粉碎、混料,在90℃高溫下滅菌20分鐘,然後降至37℃進行發酵,加入速效菌發酵10天,製取提取液;本發明在發酵旋轉罐內進行固體發酵、水解取得提取液。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農作物秸稈玉米秸稈、高梁稈、麥秸、稻秸莖稈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進行粉碎、混料,在80-90℃高溫滅菌10-30分鐘,然後降至35-40℃進行發酵,加入速效菌發酵10-20天,製取提取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發酵旋轉罐內進行固體發酵、水解取得提取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植物秸稈生產複合腐植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製備方法,其將農作物秸稈玉米秸稈、高梁稈、麥秸、稻秸莖稈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進行粉碎、混料,在80-90℃高溫下滅菌10-30分鐘,然後降至35-40℃進行發酵,加入速效菌發酵10-20天,製取提取液;本發明為混合液,在常溫下可長期保存,本發明利用玉米秸稈、麥秸、稻秸等植物莖體為原料,所生產的產品,對植物具有營養、保健功能,可激活植物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有明顯治病抗菌作用,本發明提高產量,具有較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率。
文檔編號A01N63/00GK101040622SQ20071006173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4日
發明者郝鎖振, 左貞姐 申請人:郝鎖振, 左貞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