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方法
2023-05-31 23:43:06 1
專利名稱::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方法。該添加劑材料添加在潤滑油中,能夠表現出優異的減摩抗磨性能,從而有效延緩摩擦副的使用壽命。
背景技術:
:能源與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兩大主題。對於機械零部件而言,摩擦磨損是在所難免的。機械部件的摩擦磨損在帶來材料和能源大量損耗的同時,還會造成十分嚴重的環境汙染。在潤滑油中加入摩擦學添加劑是有效減緩機械零部件摩檫磨損、降低能量損耗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以石墨、金剛石為代表的碳材料在摩擦學添加劑領域己得到廣泛應用。近來的許多研究工作表明,利用納米材料的比表面積大、高擴散性和熔點低等突出特點,將碳材料納米化,能夠進一步提高碳材料作為摩擦學添加劑的減摩抗磨性能。例如,王豔輝等在"納米金剛石在摩擦副界面的減摩耐磨機理探討"的文章中指出(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01,4(124):4~10.),在鋼鐵材料摩擦副之間加入含納米金剛石顆粒的潤滑油,可使摩擦係數降低約50%,動力消耗明顯減少;中國專利(公開號CN1632082A.)公開的一種含有納米片狀石墨的潤滑油,將片狀納米石墨添加至潤滑油中,有效地提高了潤滑油的減摩抗磨能力和承載能力。最近,陳國華(GuohuaChen,WenguiWeng,DajunWu,etal.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graphitenanosheetsfromultrasonicpowderingtechnique.Carbon,2004,42:753759.)等提出以膨脹石墨為原料,用超聲波粉碎製備納米石墨薄片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相中形成的空化氣泡,衝擊並加速固體顆粒的摩擦,進而產生脆性顆粒的粉碎,進而形成厚度為納米尺度的石墨薄片。但是由於天然石墨插層處理不充分,導致膨脹石墨膨化程度不均勻,所獲納米石墨薄片厚度差異很大。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方法,該發明以高純天然石墨為原料,採用重複插層膨化處理技術,製備膨化程度均勻的膨脹石墨;採用超聲波振蕩技術對膨脹石墨進行振蕩破碎,製備片狀納米石墨粉體;將一定量片狀納米石墨粉體添加至潤滑油中,以改善機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損行為。這種納米膨脹石墨潤滑添加劑的製備方法是(1)一次膨脹石墨的製備對35—80目的天然鱗片石墨進行插層處理,插層劑為濃度9098%的濃硫酸,氧化劑是濃度2540%的過氧化氫,在2030。C的溫度下插層處理1020分鐘,隨後,將插層後的產物水洗至PH值78,之後,再在8010(TC下烘乾1.52.5小時,在800100(TC的溫度下進行高溫膨化處理,獲得一次膨脹石墨。(2)膨脹石墨蠕蟲的製備再以一次膨脹石墨為原料,採用與前述相同的插層處理工藝再次進行插層、水洗、高溫膨化處理,製得膨脹石墨蠕蟲;(3)片狀納米石墨粉體的製備採用膨脹石墨蠕蟲為原材料,在高能超聲波振蕩儀中進行振蕩破碎處理。超聲振蕩破碎時,採用乙醇為分散溶劑,膨脹石墨與乙醇溶劑的質量比為1:501:300,振蕩時間為310小時;振蕩破碎結束後,即可獲得用作潤滑油添加劑的片狀納米石墨粉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片狀納米石墨作為潤滑添加劑,能夠顯著改善機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損行為,減少材料損失和能源消耗。具體實施方式(a)—次膨脹石墨的製備在實驗室條件下,採用化學法製備膨脹石墨。其中,所用原料是粒度為50目的天然鱗片石墨(純度99.9%,產地:山東南墅石墨公司),插層劑為濃度98%的濃硫酸,氧化劑是濃度30%的過氧化氫。在約25t:的室溫下插層處理10分鐘,隨後,將插層後的產物水洗至PH值8,之後,再在IO(TC下烘乾2小時,在800。C的溫度下進行高溫膨化處理,獲得膨脹倍數約200倍的一次膨脹石墨。(b)膨脹石墨蠕蟲的製備再以一次膨脹石墨為原料,同樣採用濃度98%的濃硫酸為插層劑,濃度30%的過氧化氫為氧化劑,在約25。C的室溫下插層處理8分鐘,之後再將插層後的產物水洗至PH值8,並在10(TC下烘乾2小時,最後在800。C的溫度下再次進行高溫膨化處理,製得本發明用膨脹石墨蠕蟲。(c)片狀納米石墨粉體(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在實驗室條件下,採用膨脹石墨蠕蟲為原材料,在KQ118型超聲波振蕩儀(崑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中進行振蕩破碎處理。超聲振蕩破碎時,採用乙醇為分散溶劑,膨脹石墨與乙醇溶劑的質量比為1:150,振蕩時間為6小時。振蕩破碎結束後,獲得粒徑不大於20um,厚度為10~20nm的片狀納米石墨粉體,即本發明的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d)潤滑劑配製在SJ15W-40型崑崙潤滑油中添加2%(以質量分數計)的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調配成潤滑劑。為確保片狀納米石墨粉體在潤滑油中充分分散,採用山梨糖醇酐油酸酯為分散劑。(e)摩擦學性能評價採用MMU-5G型萬能摩擦磨損試驗機進行摩擦學試驗。其中,實驗載荷為200牛頓,轉速為300轉/分,試驗時間為l小時,兩種對磨材料分別為噴鉬合金塗層和45#鋼。不同溫度摩擦學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溫度下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摩擦學試驗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實驗結果表明與純基礎油相比,潤滑油中添加本發明的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添加劑時,在較高載荷下,常溫和高溫均具有明顯的減摩抗磨效應。權利要求1.一種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一次膨脹石墨的製備對35~80目的天然鱗片石墨進行插層處理,插層劑為濃度90~98%的濃硫酸,氧化劑是濃度25~40%的過氧化氫,在20~30℃的溫度下插層處理10~20分鐘,隨後,將插層後的產物水洗至PH值7~8,之後,再在80~100℃下烘乾1.5~2.5小時,在800~1000℃的溫度下進行高溫膨化處理,獲得一次膨脹石墨;(2)膨脹石墨蠕蟲的製備再以一次膨脹石墨為原料,採用與前述相同的插層處理工藝再次進行插層、水洗、高溫膨化處理,製得膨脹石墨蠕蟲;(3)片狀納米石墨粉體的製備採用膨脹石墨蠕蟲為原材料,在高能超聲波振蕩儀中進行振蕩破碎處理;超聲振蕩破碎時,採用乙醇為分散溶劑,膨脹石墨與乙醇溶劑的質量比為1∶50~1∶300,振蕩時間為3~10小時;振蕩破碎結束後,即可獲得用作潤滑油添加劑的片狀納米石墨粉體。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的製備方法。所述片狀納米石墨潤滑油添加劑是以高純天然石墨為原料,採用重複插層膨化處理技術,製備膨化程度均勻的膨脹石墨;採用超聲波振蕩技術對膨脹石墨進行振蕩破碎,製備片狀納米石墨粉體;將一定量片狀納米石墨粉體添加至潤滑油中,以改善機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損行為。文檔編號C09C3/04GK101270313SQ20081005482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申請日期2008年4月18日優先權日2008年4月18日發明者張瑞軍,楊育林,齊效文申請人: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