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3:59:06 2
專利名稱: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放料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
背景技術:
現在,鋁管線最為常見的放料方式是將其盤旋於放料盤後,將放料盤豎直放置,鋁管線由外進行放料,即隨放料盤旋轉不斷抽動鋁管線。這種結構設置存在不合理性,在放料的過程中,現有鋁管線放料方式由於外界拉力和鋁管線自身轉動存在時間差,尤其是瞬間拉力作用下,鋁管線管體之間因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從而極容易造成鋁管線管體拉傷損壞,成品率降低,造成極大浪費;為緩解這一矛盾,人們主要採用在鋁體之間加設墊隔紙進行保護,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矛盾,但操作複雜,費時費力,從而生產效率低下,不能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成成本低,但放料效果好的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旋轉盤,旋轉盤豎直設立,旋轉盤下方的支撐架上設有至少一個導向套,導向套下方設有放料盤,所述放料盤內設有沉重裝置。其中,所述沉重裝置包括一個導向沉重球和至少一個沉重球。其中,所述放料盤由託板和蓋板卡接而成。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旁設有一校直下料機。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盤、導向套以及沉重裝置共同作用, 即鋁管線依次穿過沉重裝置、導向套,經旋轉盤放料,有效地解決了鋁管線管體之間因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而損壞管體的技術難題,另外,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校直下料機;2、旋轉盤; 3、導向套;4、支撐架;5、沉重球;6、導向沉重球;7、放料盤;8、蓋板;9、託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包括支撐架4,所述支撐架4頂部設有旋轉盤2,旋轉盤2豎直設立,以便旋轉盤2在豎直面內實施活動旋轉。本實用新型旋轉盤2 —般採用塑膠材料製成,以減小旋轉盤2的重量,旋轉更靈活;需要進一步理解的是,為有效旋轉盤2的承重能力和牢固度,旋轉盤2由金屬材料製作自然也可。所述旋轉盤2下方的支撐架4上設有至少一個導向套3,用於穿設有鋁管線,實現鋁管線的順利下料。本實用新型設有兩個導向套3,導向套3的個數可依據旋轉盤2的高度而設定,旋轉盤2越高,導向套3設置的數量可越多,反之,旋轉盤2越低,導向套3設置的數量可越少。所述導向套3下方設有放料盤7,所述放料盤7內設有沉重裝置,所述沉重裝置包括一個導向沉重球6和至少一個沉重球5。所述放料盤7由託板9和蓋板8卡接而成,用於繞放鋁管線。所述支撐架4旁設有一校直下料機1,用於牽引校直鋁管線。工作原理放料盤7內的鋁管線線頭,依次穿過導向沉重球6、沉重球5,經導向套 3,繞過旋轉盤2,牽直校直下料機1,在校直下料機1牽引力的作用下,繞放於放料盤7內的鋁管線下料。導向沉重球6主要起導向和沉重作用,沉重球5主要起沉重作用,使鋁管線始終取於豎直狀態,同時可以有效緩解校直下料機1的瞬間拉力對鋁管線的破壞性影響。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盤、導向套以及沉重裝置共同作用,即鋁管線依次穿過沉重裝置、導向套,經旋轉盤放料,有效地解決了鋁管線管體之間因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而損壞管體的技術難題,另外,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架G),所述支撐架(4)上設有旋轉盤0),旋轉盤( 豎直設立,旋轉盤( 下方的支撐架(4)上設有至少一個導向套(3), 導向套C3)下方設有放料盤(7),所述放料盤(7)內設有沉重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沉重裝置包括一個導向沉重球(6)和至少一個沉重球(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料盤(7)由託板(9)和蓋板(8)卡接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架(4)旁設有一校直下料機(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放料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內抽式鋁管線放料架,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旋轉盤,旋轉盤豎直設立,旋轉盤下方的支撐架上設有至少一個導向套,導向套下方設有放料盤,所述放料盤內設有沉重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盤、導向套以及沉重裝置共同作用,即鋁管線依次穿過沉重裝置、導向套,經旋轉盤放料,有效地解決了鋁管線管體之間因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而損壞管體的技術難題,另外,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65H57/00GK202130913SQ20112018298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勵淑平, 李大軍 申請人:寧波正霖製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