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對焦驅動器及光學成像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5:07:51 1
專利名稱:自動對焦驅動器及光學成像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對焦驅動器以及應用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光學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在一種相關的光學成像系統中,通常通過單一線圈的上下運動來驅動鏡筒的上下運動,實現不同的拍攝效果。由於單一線圈的驅動力較弱、驅動效率不高,有時不能滿足較重鏡筒的驅動要求。另一方面,當鏡筒在上下運動過程時,其軸心偏移角度(tilt)不能有效控制,當軸心偏移角度較高時,會使得所得的圖像或視頻抖動,影響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光學成像系統的驅動效率不高和軸心偏移角度不能控制。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自動對焦驅動器,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包括第一支架、上彈簧片、鏡筒、下彈簧片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配合收容所述上彈簧片、所述鏡筒和所述下彈簧片。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還包括若干組驅動單元,所述若干組驅動單元分別位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四側,所述上彈簧片和所述下彈簧片分別沿著所述鏡筒的光軸方向設置在所述鏡筒的上方和下方。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每組驅動單元包括一第一磁鋼、一第二磁鋼、一線圈和一極片,所述第一磁鋼和所述第二磁鋼形成磁鋼組件,所述線圈設置在所述磁鋼組件的外側,所述極片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側。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鋼抵接所述鏡筒的頸部凸緣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磁鋼抵接所述鏡筒的底部凸緣的上表面。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鋼的N極相鄰所述第二磁鋼的S極,所述第一磁鋼的S極相鄰所述第二磁鋼的N極。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還包括絕緣墊,所述絕緣墊位於所述下彈簧片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還包括多個插腳,所述多個插腳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架連接,且所述多個插腳的底端低於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光學成像系統,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包括自動對焦驅動器,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包括第一支架、上彈簧片、鏡筒、下彈簧片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配合收容所述上彈簧片、所述鏡筒和所述下彈簧片。所述自動對焦驅動還包括四組驅動單元,所述四組驅動單元分別位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四側,每組驅動單元的磁鋼組件帶動所述鏡筒沿著其光軸方向運動,所述上彈簧片和所述下彈簧片分別沿著所述鏡筒的光軸方向設置在所述鏡筒的上方和下方。[0012]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對焦驅動器通過在四側分別設置四個獨立的驅動單元,通過驅動單元的磁鋼帶動鏡筒的上下運動,其驅動效率較高。此外,各個驅動單元的線圈施加不同的電流,可以控制所述鏡筒的軸心偏移角度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均處於較低水平,對應提高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為光學系統帶來防抖效果。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對焦驅動器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自動對焦驅動器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自動對焦驅動器,其應用於一種光學系統(圖未示)中。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對焦驅動器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自動對焦驅動器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包括第一支架2、上彈簧片3、鏡筒4、下彈簧片5、四組驅動單元9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6配合收容所述上彈簧片3、所述鏡筒4和所述下彈簧片5。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四組驅動單元9分別位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的四相鄰側面。每組驅動單元9包括磁鋼組件(未標示),所述磁鋼組件與所述鏡筒4相對固定在一起,且同步移動。所述磁鋼組件帶動所述鏡筒4沿著其光軸方向運動,所述上彈簧片3和所述下彈簧片5分別沿著所述鏡筒4的光軸方向設置在所述鏡筒4的上方和下方。此外,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還包括絕緣墊7和插腳8,所述絕緣墊7位於所述下彈簧片5和所述第二支架6之間,所述多個插腳8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架6連接,且所述多個插腳8的底端低於所述第二支架6的底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包括四對插腳8,每對所述插腳8與所述第二支架6的邊角凸柱60卡接,所述插腳8的底端還延伸超出所述第二支架6的底面,以便可以與一外部驅動器(圖未示)相接。具體的,每組驅動單元9包括一第一磁鋼12、一第二磁鋼14、一線圈16和一極片
18。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包括四個第一磁鋼12、四個第二磁鋼14、四個線圈16和四個極片18,而且四個所述第一磁鋼12、四個所述第二磁鋼14、四個所述線圈16和四個所述極片18均為獨立結構。所述線圈16為導電線圈,例如由銅導線繞制而成,其在通電後會產生磁場,而且根據所通電流的大小不一,其磁場的強度也不一樣。進一步,針對每一組驅動單元9而言,位於同一側的所述第一磁鋼12和所述第二磁鋼14形成一所述磁鋼組件,所述線圈16設置在所述磁鋼組件的外側,所述極片18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6的外側。其中,所述第一磁鋼12抵接所述鏡筒4的頸部凸緣4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磁鋼14抵接所述鏡筒4的底部凸緣44的上表面,而且所述第一磁鋼12的N極相鄰所述第二磁鋼14的S極,所述第一磁鋼12的S極相鄰所述第二磁鋼14的N極。在工作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所述驅動單元9保持驅動所述鏡筒4沿著其光軸方向進行上下運動,而且需要保持所述鏡筒4的軸心偏移角度在精度允許範圍內。具體而言,當每組驅動單元9的所述線圈16通以電流時,所述線圈16受到沿著所述鏡筒4的光軸方向向下的力,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所述第一磁鋼12和所述第二磁鋼14受到沿著所述鏡筒4的光軸方向向上的力,該反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磁鋼12和所述第二磁鋼14帶動所述鏡筒4向上運動。當所述鏡筒4向上運動時,所述上彈簧片3會產生回彈力,通過控制電流的大小,使得所述上彈簧片3對所述鏡筒4施加的回彈力和施加在所述鏡筒4的電磁力相平衡,從而可以將鏡筒4控制在不同的所需位置。類似的,當線圈16中通以反向電流時,所述下彈簧片5產生的回彈力和電磁場產生的電磁力可以驅動所述鏡筒4向下運動,並控制所述鏡筒4停留在不同的所需位置。每組驅動單元的所述線圈16所通的電流可以相同,也可以相異。例如,當所述鏡筒4的軸心偏移角度在允許範圍內時,每組驅動單元的所述線圈16所通的電流相同。當所述鏡筒4的軸心偏移角度超出允許範圍內時,可以加大所述鏡筒4所偏向的這一側線圈16的電流,也可以減小對面一側線圈16的電流,從而使得所述鏡筒4的軸心偏移角度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均處於較低水平,可以提高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因此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可以為光學系統帶來防抖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對焦驅動器中,通過在四側設置四個獨立的驅動單元,通過驅動單元的磁鋼帶動鏡筒的上下運動,其驅動效率較高。此外,各個驅動單元的線圈通以不同的電流,可以控制所述鏡筒的軸心偏移角度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均處於較低水平,對應提高採用該自動對焦驅動器I的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為光學系統帶來防抖效果。同時,本實用型還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包括自動對焦驅動器I,通過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I的驅動單元9驅動控制所述鏡筒4的偏移量,保證所述鏡筒的偏移角度在設定範圍內,提高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質量,且具有防抖動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對焦驅動器,包括第一支架、上彈簧片、鏡筒、下彈簧片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配合收容所述上彈簧片、所述鏡筒和所述下彈簧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還包括若干組驅動單元,所述若干組驅動單元分別位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相鄰側面,所述上彈簧片和所述下彈簧片分別沿著所述鏡筒的光軸方向設置在所述鏡筒的上方和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對焦驅動器,其特徵在於,每組驅動單元包括一第一磁鋼、一第二磁鋼、一線圈和一極片,所述第一磁鋼和所述第二磁鋼形成磁鋼組件,所述線圈設置在所述磁鋼組件的外側,所述極片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對焦驅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鏡筒頸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凸緣,所述第一磁鋼抵接所述鏡筒的頸部凸緣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磁鋼抵接所述鏡筒的底部凸緣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對焦驅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磁鋼的N極相鄰所述第二磁鋼的S極,所述第一磁鋼的S極相鄰所述第二磁鋼的N極。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對焦驅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還包括絕緣墊,所述絕緣墊位於所述下彈簧片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對焦驅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還包括多個插腳,所述多個插腳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架連接,且所述多個插腳的底端低於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面。
7.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自動對焦驅動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對焦驅動器以及應用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光學成像系統。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包括第一支架、上彈簧片、鏡筒、下彈簧片、第二支架和四組驅動單元。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配合收容所述上彈簧片、所述鏡筒和所述下彈簧片。所述四組驅動單元分別位於所述自動對焦驅動器的四側,每組驅動單元的磁鋼組件帶動所述鏡筒沿著其光軸方向運動,所述上彈簧片和所述下彈簧片分別沿著所述鏡筒的光軸方向設置在所述鏡筒的上方和下方。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對焦驅動器的驅動效率較高,而且可以控制所述鏡筒的軸心偏移角度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均處於較低水平,對應提高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為光學系統帶來防抖效果。
文檔編號G03B13/36GK203084271SQ20122047051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範婧 申請人:瑞聲聲學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