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1080P!8000元建超爽高清硬體環境
2023-12-12 01:24:18 1
高清其實是在上個世紀就已提出的話題。而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高清硬體、高清信號源逐漸豐富。隨著相關部分高畫質電視標準的出臺,「高清」逐漸成為熱門的話題。高清電影、高畫質電視機、高清遊戲,甚至PC方面的顯卡、顯示器、光存儲,在某些宣傳的時候都爭相和「高清」沾邊。一時之間,「高清」似乎已經離我們很近了。不過,對於一些朋友來說,高清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因此也存在一些誤解:要想實現遊戲和電影的高清享受需要比較複雜的步驟,比較昂貴的投入。
「高清」在最近一段時間都是熱門話題
實際上,高清現在離我們已經很近了,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就可以組建基本的家庭高清娛樂環境:遊戲、電影、電視全部包括。很難相信?那麼跟我們進入文章的部分吧。
一、什麼叫「高清」?
簡單來說,我們日常說的高清,主要是指一種解析度。你所常聽到的720P、1080I、1080P等名詞,其實指的是視頻信號的掃描格式。P=Progressive scan,逐行掃描;I=Interlace scan,隔行掃描。這裡我們用信號源,例如電影視頻、遊戲、電視信號等來理解,就比較好形容了。
逐行和隔行的概念主要誕生於CRT時代
按照比較常見的HDTV標準,所謂720P,指的是解析度1280×720、逐行掃描的信號源;1080i,相應指1920×1080解析度,隔行掃描;1080P,指1920×1080解析度,逐行掃描。
這裡我們要清楚一點,其實逐行和隔行掃描,以及掃描線的概念,是CRT時代的產物,高清標準制定的時候,CRT還是市場的主流,並沒有像現在這樣過渡到LCD時代(還有PDP)。就LCD硬體上來看,所謂隔行逐行已經失去了意義,我們可以理解為所有LCD都是逐行掃描的,就算信號源是隔行掃描,也是可通過插值輸出為逐行掃描的。
無論是1280×720,還是1920×1080,都是標準的16:9解析度,而16:9的寬屏格式,基本上成為基礎的標準。這裡還要說明一點,按照信號源處理幀頻和場頻的不同,720P分為720P/60、50、30、25、24等,而1080又分為1080I/50和1080I/60,1080P又分為1080P/24。不過,日常應用我們不用管那麼多,一般顯示設備都是兼容的,了解一下就行。
高清是高清晰度信號源以及硬體的泛稱。CCIR(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對於「高清」並沒有特別精確的定義:「當觀看距離約為屏幕高度的3倍時,該系統能使顯像的實際效果等於或接近於由視力正常的觀眾觀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時所取得的印象。」而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則是:「HDTV具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大約是常規電視機的兩倍,圖像寬高比為16:9。主觀的圖像質量與隔行掃描的HDTV演播室的標準相當。」
ITU對於高清標準的定義也不是十分精確
從定義來看,標準並不是十分精確。我們大概理解為在一定視距內,信號影像與實物比例相當,並且是16:9規格寬屏。這樣,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或地區開始制定高清信號源標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將1920×1080作為高清信號源解析度,美國部分地區採用1280×720標準。
因此,現行的高清信號源標準裡,720P、1080I、1080P是最為常見的標準。習慣上,我們把720P以上的標準(720I信號源現在已經極為少見),叫做「高清」。
【內容導航】
三、實現高清應該包括哪些軟硬體?
四、PC玩家如何搭建省錢的高清環境
2.高清遊戲、視頻播放一體化推薦——Xbox 360
VR網球3
Wii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