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曲面加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8:47:31 2
專利名稱: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曲面加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零件加工製造領域,具體為一種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 曲面加工器,可用於泡沫模樣的曲面加工或異形體的加工。
背景技術:
在新產品試製或其它創新設計製造中,消失模鑄造技術是一種成形速 度快、產品質量高、勞動環境好的製造方法。其工藝過程是先將泡沫材料 加工成零件的原型,再利用泡沫原型當模樣填砂造型,然後將高溫金屬液 澆注到型中的模樣上,使模樣燃燒、氣化、消失而形成金屬零件。因此泡 沫模樣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直接影響到鑄件質量。常用的泡沫加工方法可分為切削加工和電熱加工兩類。切削加工常用 的刀具有鋸條、銼刀、車刀、銑刀等,由於泡沫材料熔點低,質軟疏鬆,用刀具機械加工時,易粘刀龜裂,切削麵粗糙,泡沫屑四處飛揚;電熱加 工常採用電烙鐵或電阻絲,用電烙鐵加工時,由於刀具表面溫度較高,工 件易發生膠合硬化,且加工尺寸不易控制。用電阻絲熱切割時,只要電壓 和電阻絲的直徑控制適當,便可加工出平整光滑的表面,且無泡沫顆粒飛揚。以往釆用的電阻絲呈直線,便於切割平面,不便於加工各種異形曲面, 不能直接加工出由各種曲線形成的迴轉體。但是零件的形狀是千變萬化的, 特別是藝術性要求高的產品,主要由曲面構成。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曲面加工器,該 加工器能夠方便地加工出合乎要求的各種形狀的泡沫模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曲面加工器,其特徵在於該 加工器包括電阻絲、支撐框架和電源,電阻絲為曲線形狀,電阻絲的兩端 固定在支撐框架上,電阻絲與電源連接組成閉合迴路,支撐框架通過固定 軸安裝在固定板上。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泡沫加工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加工器能夠 方便地加工出帶有異形曲面的泡沫模樣,其輪廓清晰,表面光滑平整,加 工過程無泡沫顆粒飛揚。通過消失模鑄造方法,可將泡沫模樣翻製成金屬 零件,如玩具、工藝品、輕工產品、機器零件等。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加工器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工器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加工器包括電阻絲l、支撐框架2和電源6。 電阻絲1製作成需要的曲線形狀,電阻絲1的兩端固定在支撐框架2上, 電阻絲1與電源6組成閉合迴路。電阻絲1為直徑為1 3mm的鐵鉻鎳電 阻絲;電源6的電壓為6 12V。支撐框架2可以通過固定軸4安裝在固定 板3上。固定軸4可以採用螺母5緊固在固定板上,也可以不要螺母5固 定,而繞固定軸4旋轉,加工,出迴轉體。加工泡沫模樣吋,先接通電源,通電,電阻絲1發熱。將需要加工的 泡沫毛坯7與電阻絲l接觸,並使之相對運動,電阻絲l利用熱量可切割 多餘的泡沫材料,即可加工出帶有曲面的模樣表面。實例例一如圖l,利用泡沫模樣異形曲面加工器加工圓柱面或球體。電阻絲l為直徑2mm的鐵鉻鎳電阻絲,做成半圓形,並固定在支撐框架2上。支撐框架2由螺母5緊固在固定板3上。接通12V交流電源,電 阻絲髮熱,將泡沫毛坯7與電阻絲接觸並垂直於半圓弧運動,可加工出圓柱面。要加工球體時,固定泡沫毛坯,拿開壓緊螺母5,使支撐框架2繞固定 軸4水平旋轉一周,即可得到泡沫球體。例二如圖2,利用泡沫模樣異形曲面加工器加工異形體。 電阻絲l為直徑lmm的鐵鉻鎳電阻絲,做成所需的工字形異形體,並 固定在支撐框架2上。支撐框架2的固定軸4裝在固定板3的孔中,可繞 固定軸旋轉。接通6V直流電源,電阻絲髮熱,將支撐框架2水平繞固定軸 4旋轉一周,即可得到旋轉工字體泡沫原型。要加工柱形工字體時,加上壓緊螺母,由螺母5將支撐框架緊固在固 定板3上。將泡沫塊與電阻絲1接觸並垂直於工字形框運動,可加工出工 字形柱休。改變泡沫塊方向可加工出另一半柱體,從而成為工字形柱體。
權利要求1、一種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曲面加工器,其特徵在於該加工器包括電阻絲(1)、支撐框架(2)和電源(6),電阻絲(1)為曲線形狀,電阻絲(1)的兩端固定在支撐框架(2)上,電阻絲(1)與電源(6)連接組成閉合迴路,支撐框架(2)通過固定軸(4)安裝在固定板(3)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異形曲面加工器,其特徵在於固定軸(4) 通過螺母(5)固定在固定板(3)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零件加工製造領域,為一種製作泡沫模樣的異形曲面加工器。該加工器包括電阻絲、支撐框架和電源,電阻絲為曲線形狀,電阻絲的兩端固定在支撐框架上,電阻絲與電源連接組成閉合迴路,支撐框架通過固定軸安裝在固定板上。本加工器既可加工出各種曲面,如錐狀面、雙曲面、球面、各種曲線迴轉面等,也可直接加工出各類迴轉體,如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圓環等。使用本加工器加工的泡沫模樣,輪廓清晰,表面光滑平整,無顆粒切屑;同時加工效率高,操作靈活方便。
文檔編號B26F3/12GK201095145SQ20072008680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4日
發明者鈺 吳 申請人:鈺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