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近視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2:10:16 2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近視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開一種學生用防治近視的書及作業本。具體說是一種每頁逐排「由下向上讀寫」的;可防治近視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
背景技術:
現行的書及作業本均採用每頁「由上向下讀寫」形式,學生在讀寫現行的書及作業本過程中,由於書及作業本是平放在桌面上的,眼睛就明顯處於由遠向近看的狀態,這種狀態使眼睛的睫狀肌長期處於慢收縮狀態,使睫狀肌緊張,而換頁時的瞬間放鬆,在時間上就很難保證完全釋放這部分由遠向近看的收縮力,特別是當這種由遠向近看的視距(書及作業本跟眼睛的距離)小於33釐米,超過了人類決定有效觀視的快速調節能力這個範圍,這部分的看近壓力是絕對不能快速釋放的;而視距大於33釐米,適好是學生讀寫現行作業本時很難做到的。原因是學生在讀寫時,眼睛離作業本的距離,以距每頁的第一排為33釐米作為標準習慣,由於現行的作業本是從上向下讀寫,在眼睛與作業本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讀寫的距離是由遠向近的,也就是說讀寫現行的作業本,學生眼睛的視距小於等於33釐米。這樣,久而久之,這很難完全釋放的部分,加上絕對不能快速釋放的部分,就會形成近視的度數。這與「青少年學生近視的發生主要是長期看近引起的」的觀點是一致的。只是這裡的「看近」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由遠向近看這個過程」。如OO眼保儀有由遠向近看與由近向遠看二個使眼睛調節的過程,近點只有20釐米;又如防近視專家提倡的一種眼保健操用眼睛看自己的鼻尖二分鐘,再看5米以外處二分鐘,這樣來回幾次,可防止近視的發生;這說明看近是必要的,不必害怕,關鍵是「由遠向近看」必須有「由近向遠看」來使眼睛的調節得到完全放鬆。重點中學的學生讀寫現行的作業本多,近視率相對較高,就是最好的例證。學生的用眼方式主要是看書寫字,讀寫現行的書及作業本會導致最強的視覺疲勞,睫狀肌長期處於過度的收縮狀態,得不到放鬆,形成近視。所以,讀寫現行的書及作業本,對近視的形成影響很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書及作業本的這一缺陷,本發明採用印製每頁「由下向上讀寫」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學生在讀寫「由下向上的讀寫」形式的書及作業本時,以距每頁的第一排為33釐米作為標準習慣,逐排向上看,最大距離可達56釐米。這樣,學生讀寫時,大多數時間被動地處於由近向遠看的過程,視距也始終大於33釐米,也就是說,學生的有效觀視始終處於快速釋放的範圍內,並且,眼睛睫狀肌收縮只有換頁時一瞬間,而長期處於慢放鬆過程。即使視距偶爾小於33釐米,也可由於慢放鬆而釋放。這樣,本發明就很好地把讀寫與保護視力結合起來,有效防治近視的發生。
技術解決方案本發明印製「由下向上讀寫」的書及作業本,以現行的作業本為基礎;只是在印製時變成了「由下向上讀寫」的形式,並在封面加上讀寫提示符號。印刷方法按常規印刷,這裡不再敘述。有益效果學生在讀寫「由下向上讀寫」的書及作業本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輕了眼睛的疲勞,使睫狀肌得到充分的放鬆,做到保護視力和學習兩不誤,有利於學生使用。以下是我們具體的實施效果我們在象山三小601班做過試驗,先檢查視力並記錄,抽視力在0.6-1.0的學20名,分為A、B二組各10名。A組閱讀現行的書,B組閱讀由下向上讀寫的書,1個小時後馬上檢查視力,發現A組3名學生5隻眼睛的視力下降1-2行,B組8名學12隻眼睛有1-2行的視力提高。我們還在象山東港中201班做過試驗,先檢查視力並記錄,抽視力在0.5一1.2的學生20名分為A、B二組各10名,A組閱讀現行的書,B組閱讀由下向上讀寫的書,1小時後馬上檢查視力發現A組4名學生5隻眼睛有1-2行的視力下降,B組有6名學生8隻眼睛有1-2行的視力提高。這樣的試驗我們做了好多次,結果大同小異。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由下向上由左向右讀寫的書及作業本封面的印製圖,讀寫符號1在每本書及作業本的封面圖2是由下向上由右向左讀寫的書及作業本封面的印製圖,讀寫符號2在每本書及作業本的封面1.由下向上由左向右的讀寫符號。2.由下向上由右向左的讀寫符號。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近視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其特徵在於書及作業本的印製採用,每頁可分為1-3塊,每塊以逐排「由下向上閱讀」的形式印刷,每排1-60字
2.根據權利1,其特徵在於1)每排從左向右閱讀,用符號 表示2)每排從右向左閱讀,用符號 表示。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以由下向上讀寫的防治近視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本發明利用由下向上讀寫的學生用書及作業本,使青少年的眼睛在閱讀做作業時,多數時間處於由近向遠看的狀態,從而使眼睛的調節變成由近向遠,使睫狀肌及眼神經多數時間處於放鬆狀態,眼睛不易疲勞,可防止睫狀肌痙攣,創造了一種健康、舒適的視覺環境來防治近視。
文檔編號B42D12/00GK1789008SQ200510099768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8日
發明者史濟忠 申請人:史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