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風豪放悲壯(南宋遺民朱嗣發)
2023-10-21 02:12:30 1
前言朱嗣發,字士榮,號雪崖,他的祖先在北宋靖康之變前後,南渡避兵烏程常樂鄉(今浙江湖州)。
在南宋覆滅之前,朱嗣發專心在家鄉侍奉雙親。南宋滅亡以後,有人舉薦其擔任掌管地方教育行政的學官,朱嗣發婉拒不受,是一個真正的隱士。
朱嗣發生卒不詳,也沒有太多事跡流傳下來。傳世詩詞作品只有一首。
朱嗣發是宋末遺民,他僅有的傳世詞作,是一首棄婦詞《摸魚兒》:
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前事流水。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渾不記、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雲翻,情寬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樓外。愁壓空雲欲墜。月痕猶照無寐。陰晴也只隨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一時左計。悔不早荊釵,暮天修竹,頭白倚寒翠。
棄婦詩歌,源於詩經,例如《邶風·日月》、《召南‧江有汜》、《王風·中谷有蓷》、《小雅·我行其野》、《邶風·谷風》、《衛風·氓》等等。
這類詩歌作品,無非」始亂終棄「四個字。在朱嗣發的這首詞中,發端即是棄婦獨對西風流水: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前事流水。
然後懷念當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
接著,又回到現實中的苦悶:「渾不記 ,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迴文詩是棄婦常用典故,棄婦寫給遠在他方的丈夫,勸其回心轉意。清朝人朱存孝在《回文類聚.序》中說:「 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 。」
安花著蒂。奈雨覆雲翻,情寬分窄 ,石上玉簪脆。雨覆雲翻,出自杜甫《貧交行》: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男子的花心易變,女子一片真情如玉簪一般,可以輕易被擊碎。
下闋寫到,愁人無寐,自己的愛情,如同天意陰晴不定。即使」枉了玉消香碎「也無可奈何。這是一種自己無法把控的命運。
長門青草春風淚,用漢武帝與陳阿嬌的典故,金屋藏嬌的陳阿嬌貴為皇后,也改變不了自己任人擺布的命運。
一時左計。悔不早荊釵,暮天修竹,頭白倚寒翠 。「 左計 」,意謂失策,決策不周。「荊釵」,《烈女傳》講:「梁鴻妻孟光 ,荊釵布裙 。」表示做個普通的民家婦女。杜甫《佳人》詩云:「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表示民女清貧寂寞而品質忠貞高尚。
這幾句大意是,當年追求富貴生活,但是事不如意,還不如嫁給一個普通人家過著平淡的日子。不過杜甫詩中的佳人,其實也是一個棄婦。
南宋遺民,再也不能像嶽飛、辛棄疾、陳亮那樣慷慨高歌,直抒胸臆。只能借寫景詠物等等題材委婉地表示出對於故國的思念。讀書人寫棄婦詞,又處於這個興亡交替的時代,自然令讀者有所聯想。
結束語
南宋龔大明曾有《搗練子·贈道友雪崖朱先生》云:
清高絕,雪崖翁,向上元機頓觀通。金鼎有丹成九轉,凝然宴坐白雲中。」
不過,龔大明是宋寧宗時代的人,這裡的朱雪崖可能不是宋末元初的朱嗣發。關於朱嗣發的故事,只能說這麼多了。
結束時,錄入一首《摸魚兒》為今天作業:
悵西園、夜來風雨,匆匆花落無計。題詩桐葉今何處,往事盡隨流水。渾忘記、燕子入誰家,春草池塘翠。一霄無寐。算有限光陰,無涯愁思,疏影笛聲脆。
珠簾外,猶恨釵盟鈿誓,芙蓉又見並蒂。雙鴛不解遊人意,攪了一池萍碎。心似寄,鹹陽道、酸風眸子天公淚。休辭沉醉。嘆歲歲楊花,總無人惜,零落從教墜。
這首詞用朱嗣發原韻,不過他的詞重韻,用了兩個」碎「字,老街加了一個韻腳:寄。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82|誰念客身輕似葉,崖山海戰後,鄧剡與文天祥同押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