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式脫硫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2:49:01 3
專利名稱:乾式脫硫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煙氣脫硫技術,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專門用於煤煙排放過程中進行脫硫處理的乾式脫硫劑。
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無機硫和有機硫,在燃燒過程中除少量硫酸鹽外,其餘硫份均以SOx氣相排放,SOx對大氣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汙染,故此對燃煤煙氣必需進行脫硫處理。目前煙氣脫硫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一是燃燒固硫法,這種方法是在煤中加入一定量的固硫劑,使煤在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硫與固硫劑反應,生成硫酸鹽與爐渣排出,該方法成本較高。另一種方法是溼法脫硫,主要採用噴淋法,用鹼性水溶液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這種方法用水量大,設備防腐要求高;再一種方法是活性碳吸附法,該方法活性碳的使用周期較短,活性碳吸附飽和後再生處理較為複雜。上述三種脫硫方式均存在處理成本較高、處理工藝較為複雜。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本低、操作簡單、脫硫容量大、無二次汙染的煙氣乾式脫硫劑。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乾式脫硫劑由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亞鐵,鈦白粉,硫酸釩,氧化鎂,氧化鈣組成,其中各組分重量百分比是五水硫酸銅 (CuSo4·5H2O)0.3-0.7%七水硫酸亞鐵(FeSo4·7H2O)0.5-1%鈦白粉 (TiO2) 0.1-0.5%硫酸釩 (VSO4·7H2O) 0.3-1%氧化鎂 (MgO)20-35%氧化鈣 (CaO)63-78%
將上述物料混合攪拌均勻後壓製成具有蜂窩孔的圓形或方形的塊狀體脫硫劑,由此塊狀體脫硫劑組裝脫硫罐,脫硫罐的截面積應取塊狀體脫硫劑蜂窩孔總面積略大於煙道截面積來計算。
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應用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圖2是本發明中脫硫罐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方型塊狀體脫硫劑結構圖。
參照圖1,煙氣自爐體1排出後經除塵器2進入脫硫罐3,通過脫硫罐3後經引風機4送至煙囪5排出。
參照圖2,脫硫罐由罐體6和塊狀體脫硫劑7組成,其中方形塊狀體脫硫劑7層疊裝置在罐體6內,塊狀體脫硫劑7上的蜂窩孔8的面積之和應略大於煙囪的截面積。
實施例1,取五水硫酸銅5公斤,七水硫酸亞鐵8公斤,鈦白粉2公斤,硫酸釩5公斤,氧化鎂250公斤,氧化鈣730公斤,氧化鈣可以選用電石渣。
將上述物料混合攪拌均勻後,壓製成具有蜂窩孔的方形塊狀體脫硫劑。用此脫硫劑層疊裝置在罐體內組成脫硫罐。脫硫罐的長度取1.5米。脫硫罐的高度即脫硫煙氣的行程,該行程與脫硫率有線性關係,脫煙行程愈長脫硫率愈高,一般該行程為1.2米時脫硫率達50%以上。
本發明的乾式脫硫劑運行費用低,處理每公斤二氧化硫所需費用為0.35元,操作簡單,脫硫劑失效後隨爐渣排出,無二次汙染,對設備無腐蝕,脫硫效果顯著,經濟實用。
權利要求
1.一種乾式脫硫劑,其特徵在於該劑由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亞鐵,鈦白粉,硫酸釩,氧化鎂,氧化鈣組成,其中各組分重量百分比是五水硫酸銅 (CuSo4·5H2O)0.3-0.7%七水硫酸亞鐵(FeSo4·7H2O)0.5-1%鈦白粉 (TiO2) 0.1-0.5%硫酸釩 (VSO4·7H2O) 0.3-1%氧化鎂 (MgO)20-35%氧化鈣 (CaO)63-78%。
2.一種乾式脫硫劑,其特徵在於將權利要求1所述組分物料混合攪拌均勻後壓製成具有蜂窩孔的圓形或方形的塊狀體脫硫劑,由此塊狀體脫硫劑組裝脫硫罐,脫硫罐的截面積應取塊狀體脫硫劑蜂窩孔總面積略大於煙道截面積來計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脫硫罐,其特徵在於其長度為1.2-1.5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煙氣脫硫技術,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專門用於煤煙排放過程中進行脫硫處理的乾式脫硫劑。乾式脫硫劑由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亞鐵,鈦白粉,硫酸釩,氧化鎂,氧化鈣組成,將上述物料混合攪拌均勻後壓製成具有蜂窩孔的圓形或方形的塊狀體脫硫劑,本發明的乾式脫硫劑運行費用低,處理每公斤二氧化硫所需費用為0.35元,操作簡單,脫硫劑失效後隨爐渣排出,無二次汙染,對設備無腐蝕,脫硫效果顯著,經濟實用。
文檔編號B01D53/82GK1250680SQ9811437
公開日2000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13日
發明者黃福田, 張長春 申請人:黃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