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重的鑽中蓋銷孔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3:07: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減重的鑽中蓋銷孔工裝。
背景技術:
目前,在發動機中蓋的加工過程中,對於中蓋上的Φ4銷孔通常是通過人工使用一種手持翻轉放置工裝,以主軸孔、中間軸承蓋的分開面定位,然後夾緊中蓋頂面輔助工具機鑽鉸,從而加工出發動機中蓋銷孔。但是由於中蓋銷孔的加工過程均依靠手工無工具放軸蓋落位,然後扭緊螺釘才能夾緊中蓋,完成加工一面銷孔後再次手工松夾換到另一面進行加工,該工程比較繁雜,在大批量生產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工人勞累疲乏以致出現安全事故的問題,影響生產效率,並且,由於該工裝都是實體的塊狀結構,不僅質量重,而且各零件連接可靠性低,定位精度較低,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從而影響工裝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作方便,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並達到減重目的的鑽中蓋銷孔工裝。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減重的鑽中蓋銷孔工裝,包括可與發動機中蓋相連的定位塊、位於定位塊上方的模板以及安裝於模板側面並與其相連的夾緊塊,所述的模板包括與定位塊相連的用於定位主軸孔的水平的連接塊和垂直於該連接塊的扇形塊,所述的連接塊上設有多個對稱布置的第一減重孔,所述的扇形塊兩側設有一對與待鑽銷孔位置相對應的導向孔,在該導向孔內側的扇形塊上設有多個對稱布置的第二減重孔,所述的夾緊塊包括與扇形塊相連並平行布置的連接板和自該連接板頂部向所述扇形塊內側延伸的水平的壓緊塊,所述的壓緊塊上與連接板相對的一端設有與中蓋螺孔相適配的夾緊螺釘。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在所述的夾緊螺釘與連接板之間的壓緊塊上設有一對對稱布置的圓形的第三減重孔,相應的,所述的連接板上設有一個圓形的第四減重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塊上設有三個與所述模板相連的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過釘孔,在由所述第一過釘孔所圍成的區域內設有與所述定位塊形狀相適應的矩形的第五減重孔。
進一步地,所述模板的底部設有三個與所述第一過釘孔位置相對應的螺紋孔,並且,該螺紋孔的其中兩個位於所述扇形塊的底部兩端,另一個位於所述連接塊的外緣。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減重孔為長方形的通孔,並且該第一減重孔位於由所述螺紋孔所圍成的區域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減重孔兩個內角均為90°的扇形通孔,並且該扇形通孔的弧度與所述模板的扇形塊的弧度相適配。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實現工裝定位夾緊工件功能的同等條件下,合理布置了減重孔的位置,既可防止工裝的各零件連接發生幹涉,還可避免工裝的各個零件產生應力集中的問題,提高了各零件的剛性強度,有效延長了工裝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中的各個減重孔形狀均與其相對應零件的形狀相適配,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工裝的整體質量,降低了製作成本,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3、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塊與模板之間通過三個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過釘孔相連,並且模板上設有方形的連接塊,提高了定位塊與模板連接的穩定性,從而提高了工裝的定位和裝夾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定位塊的俯視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模板的仰視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模板的後視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夾緊塊的主視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夾緊塊的仰視結構放大示意圖。
其中:1-定位塊、2-模板、3-夾緊塊、4-夾緊螺釘、5-緊固螺栓、11-第一過釘孔、12-第五減重孔、21-連接塊、22-扇形塊、23-第一減重孔、24-導向孔、25-第二減重孔、26-螺紋孔、31-連接板、32-壓緊塊、33-第三減重孔、34-第四減重孔、35-第三過釘孔、36-第二過釘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閱圖1-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減重的鑽中蓋銷孔工裝,包括可與發動機中蓋相連的定位塊1、位於定位塊1上方並與其相連的模板2以及安裝於模板2側面並與其相連的夾緊塊3,模板2包括與定位塊1相連的用於定位主軸孔的水平的方形連接塊21和垂直於該連接塊21的扇形塊22,扇形塊22位於方形連接塊21的側面,在連接塊21上設有多個對稱布置的第一減重孔23,在扇形塊22兩側設有一對與待鑽銷孔位置相對應的導向孔24,在該導向孔24內側的扇形塊22上還設有多個對稱布置的第二減重孔25,夾緊塊3包括與扇形塊22相連並平行布置的連接板31和自該連接板31頂部向扇形塊22內側延伸的水平的壓緊塊32,該壓緊塊32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錐形板,在壓緊塊32上與連接板31相對的一端設有與中蓋螺孔相適配的夾緊螺釘4。模板2通過緊固螺栓5與定位塊1相連,夾緊塊3通過緊固螺栓5連接在模板2的扇形塊22側面,在應用時,利用定位塊1上方的左右兩端區域與發動機中蓋接觸以實現對中蓋的定位,模板2主要用於定位主軸孔以及對鑽孔的刀具起導向作用,夾緊塊3通過夾緊螺釘4與發動機中蓋的螺孔配合實現夾緊發動機中蓋,實現快速定位夾緊發動機中蓋,在滿足工裝定位夾緊工件功能的同等條件下,合理布置了減重孔的位置,既可防止工裝的各零件連接發生幹涉,還可避免工裝的各個零件產生應力集中的問題,提高了各零件的剛性強度,有效延長了工裝的使用壽命。
在夾緊螺釘4與連接板31之間的壓緊塊32上設有一對對稱布置的圓形的第三減重孔33,相應的,在連接板31上設有一個圓形的第四減重孔34,在第三減重孔33的外圍設有一與夾緊螺釘4相適配的第二過釘孔36,並且,該第二過釘孔36與第三減重孔33之間的中心連線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在第四減重孔34的外圍設有一對對稱布置並與緊固螺栓5相適配的第三過釘孔35,並且,該第三過釘孔35與第四減重孔34之間的中心連心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夾緊塊3的連接板31和壓緊塊32上設置減重孔,在材料相同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夾緊塊3可減重4%~10%,既降低了夾緊塊3的質量,又可避免夾緊塊3產生應力集中,提高了夾緊塊3的剛性強度。
在定位塊1上設有三個與模板2相連的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過釘孔11,在由第一過釘孔11所圍成的區域內設有與定位塊1形狀相適應的第五減重孔12,優選的,第五減重孔12為矩形的通孔,在不影響定位和與模板2連接的條件下,採用相同材料製作的定位塊1減重45%~60%;在模板2的底部設有三個與第一過釘孔11位置相對應的螺紋孔26,用於將模板2連接在定位塊1上,相應的,在模板2的扇形塊22上設有一對與夾緊塊3中連接板31的第三過釘孔35位置相對應的螺紋孔26,用於將夾緊塊3連接在模板2上,其模板2底部的其中兩個螺紋孔26位於扇形塊22的底部兩端,另一個位於連接塊21的外緣,其第一減重孔23為長方形的通孔,並且該第一減重孔23位於由螺紋孔26所圍成的區域內,提高了定位塊1與模板2連接的穩定性,從而可提高工裝的定位和裝夾精度;其第二減重孔25兩個內角均為90°的扇形通孔,並且該扇形通孔的弧度與模板2的扇形塊22的弧度相適配,在材料相同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模板2可減重25%~35%,即本實用新型中的各個減重孔形狀均與其相對應零件的形狀相適配,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工裝的整體質量,降低了製作成本,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