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2:03:16 3

本發明涉及汽輪機高壓缸,具體地講是一種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
背景技術:
筒形高壓內缸結構無水平中分面法蘭,上下缸為半圓筒形結構,上下半缸通過紅套環箍緊。採用筒形缸的結構設計能夠減小高壓外缸的體積,汽缸總裝在製造廠完成,高壓模塊整體發運到電廠,能夠保證裝配精度,並能夠有效防止運行時汽缸中分面變形導致的蒸汽洩漏。由於筒形缸具有上述優點,汽輪機組越來越多的採用筒形缸的結構設計。但是,如圖1所示,筒形缸模塊總裝時高壓轉子與高壓內缸1需裝配好後整體裝入高壓外缸5,由於裝配結構限制,高壓末級動葉片3與高壓外缸汽封體2之間存在較大空間空位6,高壓蒸汽從高壓末級動葉片3流出時在此空間位置會產生渦流,影響了高壓缸的經濟性與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該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拆卸簡單易行,生產及安裝成本低,可以有效減小蒸汽在高壓缸後部的渦流,減小蒸汽的損失,提高高壓缸的經濟性與效率。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導流體,該導流體安裝在高壓外缸汽封體上,使其處於高壓末級動葉片與高壓外缸汽封體之間,填補高壓末級動葉片與高壓外缸汽封體之間的蒸汽通道的空缺;所述導流體沿徑向分為若干導流體段,分別安裝在高壓汽缸上、下半;每個導流體段的安裝部分為t形結構,各t形結構安裝在高壓外缸汽封體上相對應的t形槽內。
所述導流體段的t形結構中間位置開有碟簧安裝孔,並安裝有碟簧。
所述導流體至少有一個導流體段開設有壓板槽,所述壓板槽內安裝有壓板。
所述壓板槽開設在高壓汽缸上半左右靠近中分面的兩個導流體段。
所述導流體的軸向剖切導流面型線與高壓外缸汽封體蒸汽通道面型線平滑連接。
所述導流體分為導流體上、下半,且各有導流體段三個以上。
所述導流體上、下半共有六個導流體段。
所述導流體的導流面所在邊與安裝部分所在邊之間有筋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通過採用t形槽及碟簧和壓板的結構,將導流體滑入汽封體的方式,成功解決了因筒形缸結構限制而無法安裝導流環的問題。此種導流體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拆卸時便於操作。
2、本發明彌補了筒形缸結構高壓缸後部氣動性能差的缺點,使汽道更加連續光順,可以有效減小蒸汽在高壓缸後部的渦流,減小蒸汽的損失,提高高壓缸的經濟型與效率。
3、本發明導流體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拆卸簡單易行,生產及安裝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局部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局部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導流體軸向截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導流體徑向布置示意圖。
圖中標號:1—高壓內缸,2—高壓外缸汽封體,3—高壓末級動葉片,4—轉子,5—高壓外缸,6—空間空位,7—導流體,8—碟簧安裝孔,9—碟簧,10—壓板槽,11—中分面壓板,12—隔板,13—筋板,14—t型槽,15—導流面型線,16—高壓外缸汽封體蒸汽通道面型線,17—t型結構,18—導流體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至圖4所示,一種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包括導流體7,該導流體7安裝在高壓外缸汽封體2上,使其處於轉子4上的高壓末級動葉片3與高壓外缸汽封體2之間,填補高壓末級動葉片3與高壓外缸汽封體之2間的蒸汽通道的空缺;而且所述導流體7的軸向剖切的導流面型線15與高壓外缸汽封體蒸汽通道面型線16平滑連接,使從隔板12流向高壓末級動葉片3的蒸汽流動順暢,不產生渦流。所述導流體7沿徑向分為六個導流體段18,分別安裝在高壓汽缸上、下半,所述高壓汽缸上、下半各安裝三個;每個導流體段18的安裝部分為t形結構17,各t形結構17安裝在高壓外缸汽封體2上相對應的t形槽14內。所述各t形結構17中間位置均開有一碟簧安裝孔8,並安裝有碟簧9。設在高壓汽缸上半左右靠近中分面的兩個導流體段18各開有一處壓板槽10,並安裝中分面壓板11,防止導流體段18產生周向移動。在所述導流體7的導流面所在邊與安裝部分所在邊之間有筋板13。
本發明的安裝過程是:先將高壓外缸汽封體2下半裝入高壓外缸5,然後將裝配好的高壓轉子4與筒形高壓內缸1整體裝入高壓外缸5下半,此時將碟簧9裝入導流體7下半三個導流體段18的碟簧安裝孔8後,分別將下半三個導流體段18通過t形結構17滑動裝配在t形槽14內,完成導流體7下半裝配到高壓外缸汽封體2下半;同理將上半三個導流體段18與高壓外缸汽封體2上半裝配好後,在中分面通過中分面壓板11對上半導流體7進行固定,使導流體7上半固定在高壓外缸汽封體2上半上,然後導流體7上半與高壓外缸汽封體2上半整體進行吊裝。
本發明導流體結構通過碟簧結構使各導流體段18與汽封體結合緊密,同時使用壓板結構限制了各導流體段18在t形槽中周向的運動,通過t形槽結構解決了由於筒形缸結構限制而導致的安裝和拆卸問題。本發明導流體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拆卸簡單易行,生產及安裝成本低,可以有效減小蒸汽在高壓缸後部的渦流,減小蒸汽的損失,提高高壓缸的經濟型與效率。
以上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進行闡述,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變形或替換。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輪機筒形高壓缸後部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導流體,該導流體安裝在高壓外缸汽封體上,使其處於高壓末級動葉片與高壓外缸汽封體之間,填補高壓末級動葉片與高壓外缸汽封體之間的蒸汽通道的空缺;所述導流體沿徑向分為若干導流體段,分別安裝在高壓汽缸上、下半;每個導流體段的安裝部分為T形結構,各T形結構安裝在高壓外缸汽封體上相對應的T形槽內。該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拆卸簡單易行,生產及安裝成本低,可以有效減小蒸汽在高壓缸後部的渦流,減小蒸汽的損失,提高高壓缸的經濟性與效率。
技術研發人員:趙琦;稅妍;陳利;劉興波;黃果;趙衛軍;袁朝興;金亮;謝峰;伍文華;趙贊;彭國偉;鄧宇;徐志輝;尹瑞雲;周華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01
技術公布日: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