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臂迴轉割圓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02:28:01 1
專利名稱:雙臂迴轉割圓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薄板圓件加工刀具,特別是一種雙臂迴轉割圓具,適於厚度小於6毫米的板料。
目前人們對於園形薄片零件的加工、下料往往使用單臂迴轉割圓具,如
圖1所示。這種割圓具的動作原理是工具機動力軸頭帶動迴轉軸旋轉時,裝有割刀的刀架杆隨之繞迴轉軸轉動,當割刀下降,壓於工件時,便產生切削,割出一個圓來。調整割刀與迴轉軸之距離,可加工出相應大小的圓片零件。這種割圓具在結構上,僅由迴轉軸、刀架杆、割刀組成,因而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點(1)工件在工作檯上加工,事先需經壓板加壓固定,故裝卸化費的時間多,工效低。(2)由力的分析可知,偏心單刀割圓,工具機動力軸產生一個側向分力作用於軸孔上,對於在普通鑽床絲攻機上使用,容易產生振動,造成零件加工質量差,割刀易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效高、工作平穩、零件加工質量高的雙臂迴轉割圓具。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迴轉軸上具有一個沿其軸線能轉動的壓緊裝置,與軸對稱的一對臂杆及臂杆上的兩個可調刀架。刀架的下端裝有割刀。所述的壓緊裝置設在迴轉軸的底部,它由能旋入迴轉軸底部且同軸的調整螺栓、平面軸承、承壓板、壓簧、壓腳和橡膠墊構成。當用該雙臂迴轉割圓具加工零件時,利用加壓工具機操作手柄,動力軸便通過迴轉軸、壓緊裝置,將工件壓緊於工作檯上,然後自動進刀切割工件。調整每一臂杆上刀架及刀架上的割刀位置,使其中一割刀切割內圓,另一割刀切割割縫之外圓。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利用對工具機操作手柄加壓,能自動壓緊固定工件於工作檯上,自動地進刀切割,省卻了裝卸工件的夾具和時間,工效高。切割一塊厚2毫米,直徑φ150的圓鐵片只需一分鐘時間。(2)雙臂中的雙刀同時切割同一圓,工件對工具機軸側向分力小,且雙刀架與旋轉軸對稱,故工作平穩、振動小,且每一割刀發揮各自的作用,因而零件的加工深度大,切口平整,加工質量好,割刀壽命長。(3)還能同時一次加工成圓環零件。
圖1是單臂迴轉割圓具縱向剖面圖,圖2是
圖1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雙臂迴轉割圓具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沿圖3A-A剖面圖。
圖中1-迴轉軸2-刀架杆3-割刀4-螺釘5-大圓柱面6-孔7-臂杆8-螺釘9-螺孔10-上圓柱面11-孔12-刀架13-孔14-螺孔15-底面
16-鎖緊螺母17-調節螺杆18-平面軸承19-承壓板20-壓簧21-壓腳22-橡膠墊23-壓緊裝置24-上蓋25-螺釘26-螺孔27-平面現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
圖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在一支具有階梯的迴轉軸(1)的大圓柱面(5)上,有兩個對稱的孔(6),每一孔中各插入一根臂杆(7)。為保證強度,用電焊將孔(6)與臂杆(7)接觸區焊接牢固。臂杆的截面呈「O」形,其上套有一個能滑動的刀架(12),該刀架為上大下小的階梯圓柱體,上圓柱面(10)上有一與臂杆截面相適應的圓通孔(11),上底面有一螺孔(9),可擰入螺釘(8)使刀架在臂杆上定位鎖緊。刀架的下底面有一能插入割刀(3)的孔(13),孔的側面有螺孔(26)和夾緊割刀的螺釘(4)。迴轉軸(1)的底部(15)有一同軸的螺孔(14),可擰入一個壓緊裝置(23)中的調節螺杆(17),該調節螺杆中有一鎖緊螺母(16),以便調節螺杆在螺孔(14)中固緊,它的腰部有一對便於用扳動調節螺杆的平面(27)。壓緊裝置(23)還包括杯狀的壓腳(21)內的壓簧(20)、承壓板(19)、平面軸承(18)、壓腳底部的橡膠墊(22)及壓腳口的上蓋(24)。在圖3的具體結構中,調節螺杆坐於平面軸承(18)的上圈,橡膠墊(22)卡入壓腳底部的凹坑內,並以膠粘接,亦可用沉頭螺釘固緊。上蓋(24)與壓腳(21)口用螺釘(25)固緊。
使用時,將迴轉軸(1)的上圓柱面卡入鑽床的卡爪中,調正調節螺杆高度、刀架及割刀位置,加壓工具機操作手柄,雙臂迴轉割圓具隨之下降。當壓緊裝置通過壓簧變形將工件壓緊於工作檯上時,割刀尖剛接觸工件,開機並繼續加壓 工具機手柄,割圓具便能割出圓形零件來。為防止工作檯被劃傷,事先在工件與工作檯面間墊上一塊平整的材料,如鐵板、木板等。
權利要求1.一種雙臂迴轉割圓具,有迴轉軸(1)、割刀(3),其特徵在於迴轉軸下有壓緊裝置(23),與迴轉軸對稱的一對臂杆(7)和兩個可調刀架(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臂迴轉割圓具,其特徵在於壓緊裝置(23)由調節螺杆(17)、平面軸承(18)、承壓板(19)、壓簧(20)、壓腳(21)、橡膠墊(22)、上蓋(24)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雙臂迴轉割圓具,屬於薄板圓件加工刀具,其主要特徵是迴轉軸上有一對臂杆、其上的兩個可調刀架及一個壓緊裝置,與單臂迴轉割圓具相比,具有工作平穩、加工質量好、工效高等優點,適於對金屬、橡膠、塑料等厚度小於6毫米的板料加工。
文檔編號B23D19/08GK2064696SQ9020435
公開日1990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1990年4月6日 優先權日1990年4月6日
發明者葉飛 申請人: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