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5:56:32 4
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包括第一撐杆、第二撐杆、座椅、車身、方向輪和後輪,座椅固定安裝在車身上,後輪包括第一後輪、第二後輪和飛輪,第一後輪、第二後輪通過後輪軸與車身軸接,飛輪通過滑輪和皮帶與後輪軸傳動連接,小車的前輪控制車的移動方向,小車的驅動力由撐杆提供,撐杆可伸縮且可自由轉動,且下端設有橡皮墊片。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於實現,性能穩定,抗疲勞性能好,並且能夠有效避免打滑,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撐杆驅動的小車,尤其涉及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用撐杆驅動的小車撐杆長度是固定的,或者撐杆不可以自由轉動,不能達到更方便操縱小車的目的,並且撐杆在有些地面上使用時,容易出現打滑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由一對可伸縮且可自由轉動的撐杆驅動、能夠有效避免打滑的小車。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包括第一撐杆、第二撐杆、座椅、車身、方向輪和後輪,所述第一撐杆和第二撐杆的結構相同,其特徵在於:
[0006]所述第一撐杆包括第一連接段、第二連接段和第一橡皮墊片,其中,所述第二連接段套接在第一連接段內、能夠相對第一連接段上下滑動,所述第二連接段的上端設有用於鎖緊或者鬆開所述第一連接段的鎖緊裝置、下端和第一橡皮墊片鉸接。
[0007]使用第一撐杆時,先鬆開鎖緊裝置,從第二連接段內抽出或推入第一連接段後,再擰緊鎖緊裝置,以固定第一連接段,第二撐杆也按照同樣方法使用。
[0008]採用橡皮墊片,使得撐杆在任何地形上都可以穩穩地抓住地面,並且充分利用橡皮材料的減震作用。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第二連接段與所述第一橡皮墊片之間的最大轉動角度不超過45度。
[0010]第二連接段與橡皮墊片之間的最大轉動角度不超過45度,可以有效地避免撐杆打滑現象的發生。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座椅包括椅身、第一支撐腿、第二支撐腿、第三支撐腿和第四支撐腿,所述椅身通過第一至第四支撐腿固定安裝在車身上。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車身上設有圓形的車身前孔;
[0013]所述方向輪包括踏杆、支架、前輪軸和前輪,所述支架穿過車身前孔並通過止推軸承安裝在車身上,所述踏杆設置在支架在車身上的部分、與支架成十字形,所述前輪軸設置在踏杆底部,所述前輪通過軸承安裝在前輪軸的車身前孔上。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車身的底部設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0015]所述車身上設有第一皮帶孔、第二皮帶孔;
[0016]所述後輪包括第一支撐軸、第二支撐軸、飛輪軸、後輪軸、第一滑輪、第二滑輪、飛輪、第一皮帶、第二皮帶、第三滑輪、第四滑輪、第一後輪和第二後輪,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軸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腿和第二支撐腿之間,所述第二支撐軸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三支撐腿和第四支撐腿之間,所述飛輪軸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支撐軸和第二支撐軸上,所述後輪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
[0017]所述第一滑輪、飛輪、第二滑輪依次固定安裝在飛輪軸上;
[0018]所述第一後輪和第二後輪分別固定安裝在後輪軸的兩端,所述第三滑輪、第四滑輪固定安裝在後輪軸上;
[0019]所述第一滑輪和第三滑輪通過穿過第一皮帶孔的第一皮帶傳動連結,第二滑輪和第四滑輪通過穿過第二皮帶孔的第二皮帶傳動連結。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飛輪採用鐵質材料製成。
[0021]飛輪的質量比較大,在小車行駛時帶有的慣性使得人們在不用撐杆驅動小車時,小車仍然能夠向前行駛,加大了用戶的舒適性。
[0022]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第一皮帶孔、第二皮帶孔為長方形。
[0023]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0024]1.撐杆長度可調、可以自由轉動,方便操作;
[0025]2.性能穩定,抗疲勞性能好;
[0026]3.有效避免打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三維示意圖;
[0028]圖2是小車車身三維示意圖;
[0029]圖3是皮帶傳動機構示意圖;
[0030]圖4是小車方向輪示意圖;
[0031]圖5是一對撐杆示意圖;
[0032]圖6是撐杆最大轉動角度示意圖。
[0033]圖中標號名稱:1、第一撐杆,2、第二撐杆,3、椅身,4、第一支撐腿,5、第二支撐腿,6、第三支撐腿,7、第四支撐腿,8、第一滑輪,9、第二滑輪,10、飛輪軸,11、第一支撐軸,12、第二支撐軸,13、飛輪,14、第一皮帶,15、第二皮帶,16、第三滑輪,17、第四滑輪,18、後輪軸,19、第一後輪,20、第二後輪,21、車身,22、踏杆,23、支架,24、前輪,25、第一橡皮墊片,26、第二橡皮墊片,27、車身前孔,28、第一皮帶孔,29、第二皮帶孔,30、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前輪軸,33、鎖緊裝置,34、第二緊鎖螺母,35、第二連接段,36、第四連接段,37、第一連接段,39-第三連接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5]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包括第一撐杆1、第二撐杆2、座椅、車身21、方向輪和後輪,所述第一撐杆I和第二撐杆2的結構相同,其特徵在於:
[0036]所述第一撐杆I包括第一連接段37、第二連接段35和第一橡皮墊片25,其中,所述第二連接段35套接在第一連接段37內、能夠相對第一連接段37上下滑動,所述第二連接段35的上端設有用於鎖緊或者鬆開所述第一連接段37的鎖緊裝置33、下端和第一橡皮墊片25鉸接。
[0037]所述第二連接段35與所述第一橡皮墊片25之間的最大轉動角度不超過45度。
[0038]所述座椅3包括第一支撐腿4、第二支撐腿5、第三支撐腿6和第四支撐腿7,所述椅身通過第一至第四支撐腿固定安裝在車身21上。
[0039]所述車身21上設有圓形的車身前孔27 ;
[0040]所述方向輪包括踏杆22、支架23、前輪軸32和前輪24,所述支架23穿過車身前孔27並通過止推軸承安裝在車身21上,所述踏杆22設置在支架23在車身21上的部分、與支架23成十字形,所述前輪軸32設置在踏杆22底部,所述前輪24通過軸承安裝在前輪軸32的車身前孔27上。
[0041]所述車身21的底部設有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31,所述車身21上設有第一皮帶孔28、第二皮帶孔29 ;
[0042]所述後輪包括第一支撐軸11、第二支撐軸12、飛輪軸10、後輪軸18、第一滑輪8、第二滑輪9、飛輪13、第一皮帶14、第二皮帶15、第三滑輪16、第四滑輪17、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其中,
[0043]所述第一支撐軸11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腿4和第二支撐腿5之間,所述第二支撐軸12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三支撐腿6和第四支撐腿7之間,所述飛輪軸10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支撐軸11和第二支撐軸12上,所述後輪軸18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31上;
[0044]所述第一滑輪8、飛輪13、第二滑輪9依次固定安裝在飛輪軸10上;
[0045]所述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分別固定安裝在後輪軸18的兩端,所述第三滑輪16、第四滑輪17固定安裝在後輪軸18上;
[0046]所述第一滑輪8和第三滑輪(16)通過穿過第一皮帶孔28的第一皮帶14傳動連結,第二滑輪9和第四滑輪17通過穿過第二皮帶孔29的第二皮帶15傳動連結。
[0047]所述飛輪13採用鐵質材料製成。
[0048]所述第一皮帶孔28、第二皮帶孔29為長方形。
[0049]圖1是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三維示意圖,座椅3固定安裝在車身21上,第一撐杆I和第二撐杆2分別驅動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轉動,通過後輪軸18連接帶動第三滑輪16和第四滑輪17轉動,同時帶動飛輪13轉動,通過踏杆22控制前輪的方向。
[0050]圖2是小車車身三維示意圖,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31固定安裝在車身21底部,車身21開方形通孔第一皮帶孔28和第二皮帶孔29,以及圓孔車身前孔27。
[0051]圖3是皮帶傳動機構示意圖,第三滑輪16、第四滑輪17、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固定安裝在後輪軸18上,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的轉動通過後輪軸18的轉動帶動第三滑輪16和第四滑輪17轉動。第一滑輪8和第三滑輪16通過第一皮帶14傳動連結,第一皮帶14以平行皮帶傳送的方式連接在第一滑輪8和第三滑輪16之間,第三滑輪16的轉動通過第一皮帶14傳動使得第一滑輪8轉動。第二滑輪9和第四滑輪17通過第二皮帶15傳動連結,第二皮帶15以平行皮帶傳送的方式連接在第二滑輪9和第四滑輪17之間,第四滑輪17的轉動通過第二皮帶15傳動使得第二滑輪9轉動。飛輪軸10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支撐軸11和第二支撐軸12上,飛輪軸10可以自由轉動,第一滑輪8和第二滑輪9的轉動通過帶動飛輪軸10的轉動使飛輪13轉動。
[0052]圖4是小車方向輪示意圖,踏杆22和前輪軸32固定安裝在支架23上,前輪24通過軸承安裝在前輪軸32上,支架23穿過車身前孔27並通過止推軸承安裝在車身21上。
[0053]圖5和圖6是撐杆示意圖,所述第一撐杆I和第二撐杆2均可以自由調節其長度,以第一撐杆I為例,第二連接段35套接在第一連接段37內、能夠相對第一連接段37上下滑動,第二連接段35的上端設有用於鎖緊或者鬆開第一連接段37的鎖緊裝置33、下端和第一橡皮墊片25鉸接,為保證撐杆不打滑,撐杆最大轉動角度α不超過45度。第二撐杆2包含第三連接段39、第四連接段36以及第二橡皮墊片26,結構與第一撐杆I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撐杆(I)、第二撐杆(2)、座椅、車身(21)、方向輪和後輪,所述第一撐杆(I)和第二撐杆(2)的結構相同,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撐杆(I)包括第一連接段(37)、第二連接段(35)和第一橡皮墊片(25),其中,所述第二連接段(35 )套接在第一連接段(37 )內、能夠相對第一連接段(37 )上下滑動,所述第二連接段(35)的上端設有用於鎖緊或者鬆開所述第一連接段(37)的鎖緊裝置(33)、下端和第一橡皮墊片(25)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段(35)與所述第一橡皮墊片(25)之間的最大轉動角度不超過45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座椅包括椅身(3)、第一支撐腿(4)、第二支撐腿(5)、第三支撐腿(6)和第四支撐腿(7),所述椅身(3)通過第一至第四支撐腿固定安裝在車身(2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身(21)上設有圓形的車身前孔(27); 所述方向輪包括踏杆(22)、支架(23)、前輪軸(32)和前輪(24),所述支架(23)穿過車身前孔(27)並通過止推軸承安裝在車身(21)上,所述踏杆(22)設置在支架(23)的車身上的部分、與支架(23)成十字形,所述前輪軸(32)設置在踏杆(22)底部,所述前輪(24)通過軸承安裝在前輪軸(32)的車身前孔(27)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身(21)的底部設有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31); 所述車身(21)上設有第一皮帶孔(28)、第二皮帶孔(29); 所述後輪包括第一支撐軸(11)、第二支撐軸(12)、飛輪軸(10)、後輪軸(18)、第一滑輪(8)、第二滑輪(9)、飛輪(13)、第一皮帶(14)、第二皮帶(15)、第三滑輪(16)、第四滑輪(17)、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 所述第一支撐軸(11)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腿(4)和第二支撐腿(5)之間,所述第二支撐軸(12)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三支撐腿(6)和第四支撐腿(7)之間,所述飛輪軸(10)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支撐軸(11)和第二支撐軸(12)上,所述後輪軸(18)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31)上; 所述第一滑輪(8)、飛輪(13)、第二滑輪(9)依次固定安裝在飛輪軸(10)上; 所述第一後輪(19)和第二後輪(20)分別固定安裝在後輪軸(18)的兩端,所述第三滑輪(16)、第四滑輪(17)固定安裝在後輪軸(18)上; 所述第一滑輪(8)和第三滑輪(16)通過穿過第一皮帶孔(28)的第一皮帶(14)傳動連結,第二滑輪(9)和第四滑輪(17)通過穿過第二皮帶孔(29)的第二皮帶(15)傳動連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飛輪(13)採用鐵質材料製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伸縮轉動撐杆驅動的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皮帶孔(28)、第二皮帶孔(29)為長方形。
【文檔編號】B62M29/02GK204096029SQ201420330109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楊璐璐, 王飛, 王豐, 趙麗婷 申請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