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柔性冷卻散熱、溫控充電樁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3:28:5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線電纜領域,具體是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柔性冷卻散熱、溫控充電樁電纜。
背景技術:
目前新能源電動汽車在充電領域中,公共設計電動汽車「加油」站,為提高充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均使用直流低壓大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故充電過程中,大功率低壓電能通過充電樁槍電纜與汽車儲能連接,使用過程中,無論是來自自身的發熱,還是來自充電樁模塊、汽車電池的傳熱,充電槍電纜均無法安裝外部散熱系統、檢測系統,導致電纜內部溫度過高,起火燃燒現象。
現有技術中,各類充電樁電纜只針對電纜的耐高溫性能做評估,未對電纜中心溫度監控,及其降溫系統進行研究確定,從而電纜長期使用,電纜發熱而無法得到快速降溫,會導致電纜過熱而損壞電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自身降溫、溫度監控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柔性冷卻散熱、溫控充電樁電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柔性冷卻散熱、溫控充電樁電纜,包括纜芯,在纜芯外依次設有棉紙隔離層、中被、凱夫拉編織層以及耐磨性熱塑性彈性體外被;所述的纜芯由兩根兩芯動力線、一根地線、兩根開關電源線、兩根兩芯控制電纜、兩根四芯控制電纜、兩根填充尼龍編織繩以及兩根冷卻液管分布排列組合而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兩芯動力線由動力導體以及擠包在動力導體外的熱固性絕緣層構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地線由地線導體以及擠包在地線導體外的屏蔽層構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兩芯控制電纜由一組對絞的控制線芯、以及依次擠包在控制線芯外的絕緣層、鎧裝層以及外護層構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四芯控制電纜由四根控制線芯以及擠包在控制線芯外的外護層構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控制線芯由控制導體以及擠包在控制導體外的熱塑性絕緣層構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控制導體內設有銅箔絲,增加該導體的抗拉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新能源電動汽車電纜的自身降溫、溫度監控進行了設計,使得電纜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溫度超高而無法監控測量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另因有冷卻液循環,可適當降低電纜中心溫度。本實用新型的老化絕緣電阻率、載流、發煙電流、耐溫、耐寒、極低溫柔軟性、瞬間過載均有所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柔性冷卻散熱、溫控充電樁電纜,包括纜芯,在纜芯外依次設有棉紙隔離層13、中被14、凱夫拉編織層15以及耐磨性熱塑性彈性體外被16;所述的纜芯由兩根兩芯動力線、一根地線、兩根開關電源線11、兩根兩芯控制電纜、兩根四芯控制電纜、兩根填充尼龍編織繩12以及兩根冷卻液管10分布排列組合而成。其中,所述兩芯動力線由動力導體1以及擠包在動力導體外的熱固性絕緣層2構成;所述的地線由地線導體3以及擠包在地線導體外的屏蔽層4構成;所述兩芯控制電纜由一組對絞的控制線芯、以及依次擠包在控制線芯外的絕緣層5、鎧裝層6以及外護層7構成;所述的四芯控制電纜由四根控制線芯以及擠包在控制線芯外的外護層7構成;所述的控制線芯由控制導體8以及擠包在控制導體外的熱塑性絕緣層9構成,在控制導體內設有銅箔絲,增加該導體的抗拉強度。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電纜內部有兩條尼龍管的冷卻液管,可將其中一條設為冷卻液進口,另一端設為冷卻液出口,電纜工作中,注入設有冷卻設施循環液,使電纜內部部分熱量轉移,同時在冷卻出口位置設溫度檢測系統,檢測冷卻液溫度,已推測出電纜內部溫度狀況,時時監控電纜內部工作時溫度,防止電纜因長期工作而溫度過高。
本實用新型具體應用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