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胎兒猛漲是什麼時候開始(胎兒進入猛漲期)
2023-08-08 07:28:13
懷孕28周左右,胎兒陸續進入發育高峰期,體重迅速增加。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從一個胚胎長成一個小嬰兒,仔細想來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可惜隔著肚皮,我們沒辦法見證寶寶的成長過程,只能眼看著肚子一天天變大。
作為媽媽,我們很想知道寶寶在肚子裡的發育過程進行到了哪一步。其實如果寶寶生長發育很快,寶媽還是能感覺得到的。
孕媽開始頻繁跑廁所,反而感到十分高興
小楠本身就不是什麼骨感美人,有了寶寶以後,這肚子一點都不顯懷,弄得她生怕自己的寶寶長得小,問了醫生後,醫生告訴她還沒到「猛漲期」。
結果這個小插曲過去沒多久,小楠就感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很多變化,比如明明剛去過廁所,不一會就又有感覺,每天跑廁所的次數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同事告訴她這是胎兒長大了,所以會「存不住尿」,儘管每天跑廁所多少有點尷尬,但是曉楠的心裡卻很高興,自己的寶寶終於到了「猛漲期」了。
孕7個月開始,胎兒陸續進入「猛漲期」
胎兒在孕媽媽肚子裡並不是勻速生長,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發育側重點。孕7個月後,胎兒大腦已基本發育完善,各器官逐步趨於成熟,逐步形成嬰兒的雛形。
胎兒在腹中體型逐漸增長,對孕媽媽的影響也十分明顯,每天看著肚子很難發現它的增長變化,孕媽可以從自身的一些感受入手,判斷胎兒是否進入了「猛漲期」。
孕媽突然出現這些感覺,是由迅速長大的寶寶造成的
1.胸口發悶
此時胎兒增大,但還沒有入盆,因此會形成一個向上「頂」的力,許多媽媽明明還沒到孕晚期,卻已經有了沒走幾步就喘,爬樓梯費勁的感覺。
甚至有些孕婦覺得胸口發悶,喘氣費力,由此擔心寶寶會不會缺氧。實際上孕媽覺得呼吸困難,正是由體型變大,逐步佔據更多空間的寶寶造成的。
2.下肢浮腫
孕晚期浮腫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現象,寶媽大多只知道孕婦會浮腫很正常,卻不知浮腫的發生是因為寶寶變大,影響了靜脈回流造成的。
因此孕媽看著自己腫脹的「大象腿」,可以安慰自己這也是寶寶在卓壯成長的表現,在睡前泡泡腳,把下肢抬高能有效緩解孕期水腫。
3.小腿抽筋
很多孕媽都曾出現小腿抽筋的症狀,老人會說這是因為忽視保暖凍的。但其實孕期腿抽筋往往是孕婦缺鈣的表現。
孕29周左右的胎兒體重約1200~1300克左右,身長約38~43釐米,骨骼在此期間充分硬化,指甲同時清晰可見,對鈣元素的需求量猛增。
嬰兒想要獲取足夠的微量元素,不可避免地會分流母體的營養。鈣元素都被寶寶「奪」了過去,媽媽自然會有一些缺鈣的表現。
受影響最深的就是骨骼和牙齒。小腿抽筋、牙齒鬆動都是缺鈣的表現。
4.出現妊娠紋
我們每天盯著肚子很難看出它的細小變化,但是長期不見面的朋友卻能看出肚子變得越來越大。人的感官有誤差,但身體卻不會說謊。
寶寶逐漸變重、孕肚逐漸變大,對肚子上的皮膚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此時妊娠紋就容易慢慢爬上媽媽的肚皮和大腿等部位。
孕7~9個月,有哪些護理細節需要注意
1. 持續補充營養
很多孕媽覺得堅持了多半個孕期了,在最後關頭就容易鬆懈。想著偷一下懶或是在飲食上破個戒應該沒什麼事。
孕中晚期的孕婦為維持身體所需,每天需攝入的鈣約為1000mg,比普通人群多出200mg以上。
殊不知此時正是寶寶發育高峰期,孕媽要趁著「猛漲期」多補充鈣、蛋白質等,做到飲食均衡,不要挑食,更要遠離垃圾食品。
2. 注意保持體重
補充營養不等同於無節制地胡吃海塞。在注重營養搭配的同時,時刻監測體重,瘋狂進補的後果就是媽媽胖了不少,對寶寶卻沒多少好處。
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不僅會讓孕婦與胎兒都處於最健康的狀態,更會讓分娩過程更加順利。
3. 休息與運動結合
孕7~9個月的孕婦常常感到勞累,日漸增大的孕肚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但是一直躺在床上會讓身體機能倒退,肌肉功能下降,不利於分娩。
最好的做法是保持充足休息,每天都進行一定時間的合理運動,散步、孕婦瑜伽等都是適合孕婦的運動。
糖果媽媽叮囑:在孕晚期按時產檢,注意安全,守護胎兒不鬆懈,才能平安度過孕期的最後一個階段。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