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清明前後應該如何養生
2025-07-16 17:45:08
到了清明,因為天氣交替,所以總是變化無常,一會冷了一會熱了。這時候的天氣是最容易生病的,尤其是對於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來說清明節如何沒有做好養生工作很可能會生病,下面小編總結了老年人清明前後應該如何養生,一起看看吧。
堅持鍛鍊
春天,萬木吐翠,空氣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動」為養陽最重要一環。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風景區去春遊。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鬱滯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強體防病。
注意養肝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洩而惡抑鬱。所以,養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志。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
順應氣候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穿著冬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體溫。如果衣著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
宜甘減酸
《千金方》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而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有利於發寒散邪,扶助陽氣。
很多老年人患有各種疾病,像高血壓或者心臟病等等。小編提醒患有疾病的老年朋友在清明的時候應該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寒氣入侵引起心肌梗塞或者中風等嚴重疾病的出現。上述所講的方法希望朋友們能夠牢記,這樣就不用太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