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蔬菜的原則
2025-07-17 14:03:08
蔬菜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因為蔬菜中含有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但是如果選擇的蔬菜不對和烹飪方法不對,那吃再多的蔬菜對身體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下面小編總結了老人吃蔬菜的原則,做到這些才會讓身體最大化的攝入蔬菜中的營養。
首先是深色大葉菜吃得不夠。中國疾控中心近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老年人日常所吃的蔬菜中深色菜只佔1/3,再加上脂肪、熱量和鹽攝入不平衡,就導致了中國老人體內鉀/鈉比例嚴重失衡。
其實,提倡多吃深色大葉菜是有道理的。菠菜、油菜、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的的維生素k、鈣和核黃素含量比淺色蔬菜高很多倍。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各種維生素的含量比淺色蔬菜和水果高。此外,深色葉菜中鈣的含量也非常高。 還有就是,牙齒不好是老年人生活中最煩惱的事情,為了方便吃蔬菜,他們更願意做些蔬菜汁、蔬菜湯什麼的,可就是這些做菜方法讓蔬菜的大部分營養白白流失了。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後就放在水裡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麼的。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後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麼營養價值。所以,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
菠菜、空心菜、莧菜這些草酸含量高的菜,是不能直接燉湯喝的,喝了這種湯會影響體內鈣質吸收,對容易骨質疏鬆的老人來說,這樣吃就不光讓營養流失了,而且不利於日常鈣質的消化吸收,從而加速骨質疏鬆等症的發生。
此外,吃青菜儘量不要把外層的葉子扔掉,因為青菜外層葉子維生素c含量比內層菜葉多;吃蔬菜的時候也不妨同菌菇類一起,這樣營養更加豐富和均衡。此外,做蔬菜餡的包子餃子時,可以先放點香油,然後加鹽,這樣既可以防止餡中出水,又可以保持蔬菜中的營養成分不流失。
「先洗後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顏色選深」是老人做蔬菜的二十字要訣。
老年人平時除了吃蔬菜之外,還應該適量吃些肉,像魚蝦,瘦肉都是應適量的攝取,只有做到葷素搭配才能讓營養均衡,使身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