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秸稈切碎還田滅茬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22:04:41 2
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秸稈切碎還田滅茬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機領域,特別是一種對秸杆切碎還田、同時進行滅茬處理的專用農機具。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秸杆切碎還田滅茬機,主要由機架組成,機架前端橫向設有刺滾,機架後端橫向設有帶有旋耕犁刀的旋耕滾,其特徵在於在刺滾的後部還設有一個粉碎倉,粉碎倉內橫向設有帶有粉碎刀的粉碎滾;在粉碎倉內還固裝有定刀,粉碎倉的底面設有漏孔。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後,由於在粉碎倉內設有粉碎刀及定刀,粉碎刀與刺滾同向同速轉動,可有效完成對秸杆的粉碎處理,粉碎徹底,效率高,同時粉碎刀轉動流暢,避免了夾纏及擠刀現象的發生,粉碎後的秸杆通過漏孔落入地下,由設置在後部的旋耕犁刀旋耕埋入地下,同時旋耕犁刀還對地下的秸杆根茬進行旋耕、粉碎處理,具有結構簡單、實用,傳動合理、流暢,粉碎率高的效果。粉碎、滅茬均勻,可直接與拖拉機配套使用,每小時可處理8-10畝秸杆。
附圖
中,1為機架、2為刺滾、3為旋耕犁刀、4為旋耕滾、5為粉碎倉、6為粉碎刀、7為粉碎滾、8為定刀、9為變速箱。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對秸杆粉碎還田、同時可進行滅茬處理的新型農機具,主要由機架1組成,機架1通過懸掛裝置直接懸掛在拖拉機的後懸掛架上。機架1前端的下部設有進料口,在進料口處設有一個橫向的刺滾2,刺滾2轉動時首先將秸杆在根部切斷,倒臥的秸杆再由刺滾2傳送至其後部的粉碎倉5內。粉碎倉5為一個帶有開口的圓柱形腔體,位於刺滾2的後部,其開口的位置與上述刺滾2對應,秸杆通過該開口進入粉碎倉5內。在粉碎倉5的內壁上固裝有定刀8,定刀8設計為三個。粉碎倉5的底部開設有漏孔,從而使得粉碎倉5的底部形成一個網格篩。在粉碎倉5內還設有一個粉碎滾7,粉碎滾7上安裝有彎曲的粉碎刀6,上述定刀8的方向與粉碎刀6相對,二者共同完成對秸杆的粉碎處理,粉碎後的秸杆粉末從網格篩落下。在機架1後端橫向設有一個帶有旋耕犁刀3的旋耕滾4,使用時旋耕犁刀3伸入地下,對地下秸杆的根部進行滅茬處理,同時對土壤進行旋耕,將粉碎後落下的秸杆粉末翻埋地下。
上述刺滾2、旋耕滾4及粉碎滾7由一個設在機架1上的變速箱9提供動力,該變速箱9直接與拖拉機的輸出軸相連。上述刺滾2與粉碎滾7通過一根皮帶與變速箱9相連,從而保證刺滾2與粉碎滾7同向、同速轉動,可有效避免秸杆夾纏現象的發生。
使用時,機架1在拖拉機的帶動下前行,前端高速轉動的刺滾2首先將秸杆在根部切斷,倒臥的秸杆在刺滾2的帶動下從進料口被傳送至粉碎倉5內;粉碎倉5內的粉碎刀6和定刀8一起完成對秸杆的粉碎處理,粉碎後的秸杆粉末大部分可通過漏孔落入地下,殘餘的秸杆在粉碎刀6的帶動下由於離心力的作用,可順勢從粉碎倉5的開口處排出,在該處刺滾2對粉末殘餘進行二次粉碎後排出,避免了夾纏及擠刀現象的發生。機架1後端部的旋耕犁刀3伸入地下,對土壤進行旋耕處理,同時完成對秸杆根部的滅茬工作。旋耕起來的土壤對秸杆粉末進行掩埋,使之埋入土壤以形成有機肥。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秸杆切碎還田滅茬機,主要由機架(1)組成,機架(1)前端橫向設有刺滾(2),機架(1)後端橫向設有帶有旋耕犁刀(3)的旋耕滾(4),其特徵在於在刺滾(2)的後部還設有一個粉碎倉(5),粉碎倉(5)內橫向設有帶有粉碎刀(6)的粉碎滾(7);在粉碎倉(5)內還固裝有定刀(8),粉碎倉(5)的底面設有漏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切碎還田滅茬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刺滾(2)、旋耕滾(4)及粉碎滾(7)由一個設在機架(1)上的變速箱(9)提供動力,該變速箱(9)直接與外部動力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杆切碎還田滅茬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刺滾(2)與粉碎滾(7)同向、同速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秸杆切碎還田滅茬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定刀(8)設置為三個。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秸稈切碎還田滅茬機屬於農機具領域,主要由機架組成,機架上設有刺滾及旋耕滾,特點是在刺滾的後部還設有一個粉碎倉,粉碎倉內設有帶粉碎刀的粉碎滾;粉碎倉內還固裝有定刀。粉碎刀與刺滾同向同速轉動,有效完成對秸稈的粉碎處理,粉碎徹底,效率高,同時粉碎刀轉動流暢,避免了夾纏及擠刀現象的發生,同時旋耕犁刀對根茬旋耕、粉碎。
文檔編號A01D82/00GK2583958SQ022698
公開日2003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9日
發明者張躍芳, 李書立 申請人:張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