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襄公和先軫之間有何矛盾?先軫犯了什麼罪?
2023-12-07 02:16:46 3
公元前628年,奠定了晉國稱霸基業的晉文公重耳病逝了,文公死後,晉國擁立公子歡繼位,是為晉襄公。文公一死,被晉國鎮壓多年的個別諸侯國按捺不住,挑戰晉國的權威,例如秦國秦穆公居然還不來參加文公葬禮的蔑視行為,衛國也不來朝拜晉國。
秦穆公是晉文公妻子文贏的父親,就是文公的嶽父,晉襄公應該尊稱秦穆公一聲外公,秦晉多次結為煙親,兩國之間的關係卻並沒有外人看上去的那般親近。秦穆公對於文公的死,沒有感到絲毫傷心,反而蠢蠢欲動,意圖發動秦軍遠徵鄭國。精明一世的秦穆公這次卻沒有聽從百裡奚等人的勸阻,一意孤行發兵攻鄭。秦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在半路遇到了鄭國商人弦高,誤以為鄭國使者就是弦高,還以為鄭國已經知道秦國要攻打他,所以就沒有按照原計劃進攻鄭國。鄭國沒有得到,軍隊已經出了秦國,若是不帶些戰利品回去,豈不是白白跑了一趟,於是秦軍滅掉了晉國的附屬國滑國,就準備浩浩蕩蕩的回國了。
滑國是晉國的附屬國,按理說小弟挨打了,作為大哥的晉國無論如何都要替小弟出這口氣的。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呢,秦國肆無忌憚攻打滑國,不顧秦晉之好,晉國應該趁此機會消消敵人的銳氣。這是中軍將先軫在晉國朝政會議上的發言,他認為晉國應該趁著秦軍撤退的時機,攻其不備,將秦軍全部消滅。這一次,秦國為了攻打鄭國,派出的軍隊很龐大,如果殲滅了這支秦軍,秦國的氣焰就會被湮滅。聽了先軫的發言,性格溫厚的晉襄公動心不已,最終決定按照先軫的提議,聯合姜戎,在崤山谷中設置埋伏,意圖剿滅秦軍。
秦軍經歷了多天的長途跋涉,軍隊已經疲憊不堪,原本攻打鄭國的計劃也沒有實現。雖然攻滅了滑國,但是眾將士心中還是有些不得勁。帶著勉勉強強的滑國戰利品,他們踏上了回國之路。秦穆公是個很驕傲的人,他認為晉國的幾代國君都是他插手後所立的,晉國已經不能再稱為霸主了,秦國才應該是真正的霸主,他根本不將晉國放在眼裡。晉文公在世的時候,秦穆公就多次表現出了這種不屑,文公死了,秦穆公的這種不羈表現的更加明顯。秦軍和秦穆公一樣,他們認為晉國沒有膽量趁機襲擊他們,所以放心大膽的回國。
然而,事實卻是,晉國不但有膽子發兵,更是準備進行春秋以來的第一場殲滅戰,將他們這支秦軍全部消滅。早就在崤山設下埋伏的晉軍糧草充足,兵器、陷阱、軍事部署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秦軍這股東風了。毫無防備的秦軍在崤山遭到晉軍和姜戎的合攻,被打得措手不及,軍心大亂。作戰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亂了軍心,秦軍看到一下子殺出這麼多的勇猛的晉軍,能不害怕嗎?於是,秦軍先戰畏怯,始終殺不出晉軍的包圍圈,被盡數消滅,全軍覆滅。先軫率領晉軍全勝而歸,還帶回了秦軍的三個大將。
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戰役,在先前晉楚的城濮之戰中,晉國取得勝利,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這一次晉秦的崤山之戰,晉國又勝利了,打敗了另一個和晉國爭霸的大國秦,霸主的地位更加穩固。先軫作為兩次大戰的統帥和主謀,功勞巨大。回國以後,忙完了其他事務的先軫想起來秦國的三員大將,就來到宮裡問晉襄公,沒想到晉襄公給了他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晉襄公的母親文贏是秦穆公之女,她勸說晉襄公放走三秦將,不要加深秦晉之間的仇怨,讓秦國自己處置敗將。於是,晉襄公就放走了三個秦將。先軫聽了氣得眼睛鼓起來,當即暴跳如雷,指著晉襄公大罵,還對晉襄公的母親文贏不敬,最後還不遵從君臣之禮,吐了一口口水就離開了宮殿。秦將被放,晉國顏面盡失,反應過來的晉襄公派人去追放走的秦將,但是已經趕不上了。
晉襄公和先軫之間的矛盾就在於對三位秦將的處置問題,而先軫犯下了不尊君主,辱罵國母的重罪,不過晉襄公並沒有怪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