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4:28:4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花卉培養基,尤其涉及一種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
背景技術:
兜蘭,又叫拖鞋蘭、仙履蘭等,由於其獨特的花型、絢麗的花色、持久的花期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國際花卉市場上十分流行的高檔花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由於人們對兜蘭野生資源的毀滅性採挖,兜蘭現已成為世界上瀕危的物種之一,所有野生種類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而被禁止交易。
國際上對兜蘭屬植物的研究起步比較晚,相對於其他種類蘭花,在無菌播種時,兜蘭萌發比較困難,種間差異大,成苗差等問題。
通過無菌播種提高種子的萌發率,生產出大量觀賞價值高的兜蘭原種及雜交種滿足市場需求,有利於降低兜蘭的商品價格,從而加強對兜蘭原生種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包括:
播種培養基:1/4MS+胰蛋白腖2g/L+蔗糖20g/L+瓊脂5.8g/L,pH=6;
繼代培養基:花寶1#2g/L+香蕉10g/L+土豆泥100g/L+蔗糖20g/L+活性炭1g/L+瓊脂5.8g/L,pH=6;
壯苗培養基:花寶1#2g/L+NAA0.1mg/L+6-BA0.2mg/L+香蕉10g/L+土豆泥100g/L+蔗糖20g/L+活性炭2g/L+瓊脂5.8g/L,pH=6。
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通過對現有的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培養基進行創新改良,採用MS和花寶1#為基本培養基,培養基中配有NAA植物生長調節劑、6-BA細胞分裂素、活性炭、土豆、香蕉等物質。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萌發率均在80%以上,可在8個月內快速成苗,達到出瓶移栽要求。將兜蘭無菌播種快速成苗的時間由傳統的12-15個月縮短為8個月,大大縮短了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發明的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是:
包括:
播種培養基:1/4MS+胰蛋白腖2g/L+蔗糖20g/L+瓊脂5.8g/L,pH=6;
繼代培養基:花寶1#2g/L+香蕉10g/L+土豆泥100g/L+蔗糖20g/L+活性炭1g/L+瓊脂5.8g/L,pH=6;
壯苗培養基:花寶1#2g/L+NAA0.1mg/L+6-BA0.2mg/L+香蕉10g/L+土豆泥100g/L+蔗糖20g/L+活性炭2g/L+瓊脂5.8g/L,pH=6。
所述單花類兜蘭包括小萼亞屬(Parvisepalum)、短瓣亞屬(Brachypetalum)、兜蘭亞屬(Paphiopedilum)、斑葉亞屬(Barbata)類兜蘭原生種和雜交種。
採取成熟果莢時期培養:果莢未開裂,果莢果柄部位開始變黃時。
本發明的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培養基,通過對現有的兜蘭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培養基進行創新改良,採用MS和花寶1#為基本培養基,培養基中配有NAA植物生長調節劑、6-BA細胞分裂素、活性炭、土豆、香蕉等物質。單花類兜蘭無菌播種萌發率均在80%以上,可在8個月內快速成苗,達到出瓶移栽要求。將兜蘭無菌播種快速成苗的時間由傳統的12-15個月縮短為8個月,大大縮短了無菌播種和快速成苗的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單花類兜蘭包括小萼亞屬(Parvisepalum)、短瓣亞屬(Brachypetalum)、兜蘭亞屬(Paphiopedilum)、斑葉亞屬(Barbata)類兜蘭原生種和雜交種。
具體實施例:
成熟果莢採收期:果莢未開裂,果莢果柄部位開始變黃時。
播種培養基:1/4MS+胰蛋白腖2g/L+蔗糖20g/L+瓊脂5.8g/L,pH=6;
繼代培養基:花寶1#2g/L+香蕉10g/L+土豆泥100g/L+蔗糖20g/L+活性炭1g/L+瓊脂5.8g/L,pH=6;
壯苗培養基:花寶1#2g/L+NAA0.1mg/L+6-BA0.2mg/L+香蕉10g/L+土豆泥100g/L+蔗糖20g/L+活性炭2g/L+瓊脂5.8g/L,pH=6。
具體實施包括步驟:
(1)用於無菌播種的果莢以剛成熟但尚未開裂時效果較好,以果莢果柄部位開始變黃時為準。這時,蒴果內種子可相互分離,容易播種。未成熟的種子播種時都粘連在一起,不利於後期生長。另外未開裂的果莢滅菌容易,可只對果莢表皮滅菌;果莢開裂後,粉末狀種子滅菌較為困難,且種子發芽力降低。果莢採收後宜即採即播,未來得及播時,可以用密封的塑膠袋裝好放入4℃的冰箱中保存,但時間不宜過久,否則易長黴或降低發芽率。
(2)無菌播種必須在超淨工作檯上進行,在操作前準備好所有的藥劑和工具,保持超淨工作檯的無菌狀態。
(3)將未開裂的莢果去除宿存花被、蕊柱、果柄,經自來水洗淨後,置於10%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20分鐘,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3分鐘,直接在酒精燈上灼燒去除果莢表面酒精,這樣就可以完成消毒。
(4)將果莢剖開,將種子均勻撒在播種培養基表面。保持溫度25℃左右,暗培養。
(5)25-40天左右,生出白色原球莖,可以轉入光下培養,光照強度為60μmol·m-2s-1,光照時間12小時/天,保持溫度25度左右。
(6)6-8周可生出第一片葉,此時轉入繼代培養基中。光照強度為100μmol·m-2s-1,光照時間12小時/天,保持溫度25度左右。
(7)當分化出具有2-3片葉、葉長1.0-1.5cm小苗時,轉入壯苗培養基中。光照強度為150μmol·m-2s-1,光照時間12小時/天,保持溫度25度左右。
(8)30-32周後當兜蘭小苗長到4~5cm、有2~3個較好的根時,可進行出瓶移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