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窗戶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23:42:11 1
專利名稱:一種窗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窗戶,具體涉及一種雙層玻璃的具有溫度調節功能的窗戶,屬於建築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每年以10億平方米的民用建築投入使用,建築能耗佔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已從1978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27. 5%,使得建築成為 我國當前的能耗大戶,持續消耗著大量的能源,對工業用能造成嚴重的威脅。為此,國家從1997年開始強制實施建築節能50%的標準,大力發展節能型住宅成為當務之急。在建築中,外牆圍護結構的熱損耗較大,在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實施了外牆內保溫技術,但是對窗戶的研究和改進比較少。南方的窗戶大都是單層比例,單層玻璃的保溫隔熱性能較差。夏天開空調降低室溫,因為陽光照在玻璃上,玻璃窗消耗掉很多能源,因此改善玻璃保溫性能差的缺點。如果窗戶能進一步增加保溫隔熱的性能,也將會節約大量能源,還能給住戶提供舒適的環境,產生綜合經濟效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窗戶,以克服現有單層玻璃窗戶所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本發明所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窗戶,包括窗框和玻璃,所述窗框設置於玻璃的外周,其特徵在於,所述玻璃包括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其中一種實施例,所述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設置為真空狀態。其中一種實施例,所述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之間設置透明的保溫材料,所述窗框上設置保溫材料的進料口和出料口。進一步,所述保溫材料為水。其中,所述進料口設置於窗框的上方。其中,所述出料口設置於窗框的下方。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具有保溫隔熱的優點,降低能源的消耗,節能環保,同時給室內的使用者提供一個比較舒適的空間環境。
圖I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
窗框100、內層玻璃200、外層玻璃300、進料口 400、出料口 500、保溫材料600。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下列實施例中未註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廠商提供的條件進行。
實施例I—種窗戶,包括窗框100、內層玻璃200、外層玻璃300。如圖I所示,窗框100設置於玻璃的外周,玻璃包括內層玻璃200和外層玻璃300。內層玻璃200和外層玻璃300設置為真空狀態。實施例2一種窗戶,包括窗框100、內層玻璃200、外層玻璃300、進料口 400、出料口 500、保溫材料600。窗框100設置於玻璃的外周,玻璃包括內層玻璃200和外層玻璃300。如圖2所示,內層玻璃200和外層玻璃300之間設置透明的保溫材料600。保溫材料600為水。窗框100上設置保溫材料600的進料口 400和出料口 500。通常情況喜愛,進料口400設置於窗框100的上方。出料口 500設置於窗框100的下方。進料口 400、出料口 500分別設置大小相匹配和蓋子。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從進料口 400將保溫材料600如水罐進內層玻璃200與外層玻璃300之間的空間後,用蓋子蓋上。使用時,出料口 500的蓋子是密封蓋上的。不使用時,可以將出料口 500的蓋子打開,將保溫材料600如水排出,然後再將出料口 500的蓋子蓋上。本發明製備的窗戶能進一步增加保溫隔熱的性能,也將會節約大量能源,還能給住戶提供舒適的環境,產生綜合經濟效應。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窗戶,包括窗框和玻璃,所述窗框設置於玻璃的外周,其特徵在於,所述玻璃包括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窗戶,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之間設置透明的保溫材料,所述窗框上設置保溫材料的進料口和出料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窗戶,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材料為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窗戶,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口設置於窗框的上方。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窗戶,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口設置於窗框的下方。
全文摘要
一種窗戶,包括窗框和玻璃,所述窗框設置於玻璃的外周,玻璃包括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設置為真空狀態。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之間設置透明的保溫材料,所述窗框上設置保溫材料的進料口和出料口。保溫材料為水。進料口設置於窗框的上方。出料口設置於窗框的下方。本發明具有保溫隔熱的優點,降低能源的消耗,節能環保,同時給室內的使用者提供一個比較舒適的空間環境。
文檔編號E06B3/67GK102758579SQ20111010936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明者吳衛華, 許駿樂 申請人:上海市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