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必吃一條街(廣西美食夜市的扛把子裡)
2023-05-19 00:18:39 10
華燈初上,燈火闌珊。
烹炒的火苗,蒸騰的熱氣,琳琅滿目的美味……共同構成了一幅名為「美食夜市」的寫實畫卷。
熱鬧的路邊小攤、人聲鼎沸的露天大排檔、裝潢風格各異的夜宵店......在整座城市慢慢睡去的時候,它們鮮活地、飽滿地、頑強地生存著,用它特有的方式便利著你我的生活,充實著食客們的胃和心靈。
▲玉林博白-文化路夜市 小紅書@你噗噗我
煙火人間,風味長存。
在廣西,無數關於市井、關於煙火氣的街頭巷尾,都少不了「玉林風味」的攤子,它可能叫「玉林牛腩粉」,可能叫「博白白切」,或許店名之前還會冠以「老牌」或是「正宗」的字樣,又以幾道主打美食,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變遷。
▲街巷中隨處可見的玉林風味
▲街巷中隨處可見的玉林風味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美食如潮。
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玉林富有特色的飲食文化逐漸成為廣西美食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玉林風味小攤 小紅書@凌程
「千州萬州鬱林州,甘香酥脆滿嘴油。」
「肉蛋落地跳三跳,牛巴甘香味道妙,竹板一響雲吞來,還有茶泡天下遊。」
流傳於當地的打油詩,是人們對玉林風味食品的讚嘆和自豪。
▲玉林風味小攤 小紅書@信肉絲
玉林人從不吝惜花費時間與精力,想出辦法來把普通的食材變得活色生香,形成玉林的「獨家記憶」,在廣西乃至全國的街巷之中掙得一席之地。
▲玉林美食 小紅書@你好小鱷魚
豐富而具體的玉林美食,也正在成為大眾挖掘桂菜文化的新焦點。
「很好吃的玉林」,這裡的美食,24小時不打烊……
「玉林風味」有哪些?
01 或許要從「牛」說起
02 或許一碗「粉」足以提煉精華
03 最簡單的,也是最美味的
04 玉林美食,24小時不打烊
01
「玉林風味」 有哪些?
或許要從「牛」說起
受粵菜影響,玉林美食講究醇香新鮮,以突出食材本味為主。
牛巴、牛肉丸、牛腩、牛雜和生炒牛料這些採用新鮮牛料製作而成的「牛」字號名小吃,滿足了絕大多數吃貨對「玉林風味」的幻想。
▲新鮮牛料 圖@欽州美食偵探
▲炒牛料 小紅書@蓉yóng
生炒牛料,玉林美食的金字招牌。
▲小攤老闆正熟練烹製生料米粉 小紅書@折翼的奧爾良烤翅
熱鍋,下油滑鍋,將醃製好的牛料倒進鍋裡不停地翻炒。
食材在騰起的火苗中歡快跳躍、翻騰,再輔以辣椒、蔥蒜等配料繼續翻炒,兩分鐘不到,一碟色香味俱全的炒牛料就做好了。
▲剛出鍋的牛料 圖@欽州美食偵探
不止生炒,一份冒著騰騰熱氣的牛料火鍋,也是你不能錯過的美味。
牛肉、蜂窩肚、牛百葉、牛鞭、牛蛋……品類眾多直接讓牛肉愛好者的靈魂得到升華,吃上一口就再也停不下來。
同樣令人慾罷不能的,還有玉林牛巴。鹹甜適口,香味濃鬱,吃後滿口生香,堪稱地方一絕。
從散裝菜餚到罐裝食品,原味、麻辣味、香辣味等不同口味的牛巴遠銷全國各地,成為名副其實的「看劇標配」。
▲玉林牛巴 小紅書@差點是瘦菇涼
玉林牛肉丸,也稱肉蛋,口感又松又脆、細嚼無渣、湯清味鮮,可謂是最流行的一道菜。
▲玉林牛肉丸 小紅書@差點是瘦菇涼
吃貨必看
×
店鋪推薦
蘇肥佬大排檔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清淳路99號
曾獲2015年中國東協國際旅遊美食節地方美食評審大賽「金獎」,上過CCTV4《走遍中國》節目的蘇肥佬大排檔,「不見天」牛肉火鍋一口入魂,許多食客慕名前往。
▲「不見天」牛料&玉林生炒牛料 圖@延美映畫
美極大排檔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江濱路581-582號
同樣以大排檔自居的,還有二十幾年如一日,匠心秘制的美極大排檔,食材新鮮,經濟實惠,就餐便捷,很受當地人歡迎。
▲美極大排檔炒牛料 小紅書@只想做只貓
樓上大排檔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一環東路50號(百花匯購物廣場B1-F4)
樓上大排檔,濃縮了玉林的美味,充滿80年代回憶的裝潢風格,非常適合打卡拍照。
帶著煙火氣的美味俘獲了一票吃貨的味蕾,許多人專程過來打卡,美食氛圍可見一斑。
▲樓上大排檔美食 小紅書@大丫頭
▲打卡樓上大排檔 小紅書@尹表妹
老街大院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文津路93號
同樣出圈的,還有老街大院。「人是鐵飯是鋼」大字標語以及高懸的老街大院「菜單」,配上綠桌椅、白面牆,瞬間夢回大院食堂。
▲老街大院食堂 圖@玉林美食
鐵板鯽魚外焦裡嫩、骨脆肉香,富含膠原蛋白的醬羊蹄是女孩子們最愛的美容佳品,三杯雞甜中帶鹹、鹹中帶鮮……
▲鐵板鯽魚 圖@玉林美食
經驗豐富的大廚牢牢掌握了每道菜的火候,也拿捏了吃貨們的口味。
▲老街大院醬羊蹄 圖@玉林美食
玉林杜十八叔老牌牛料店
地址:玉林杜十八叔老牌牛料店
玉林杜十八叔老牌牛料店,一家開了三十多年的老牌牛料店,食客們讚不絕口的「貨真價實」,三兩好友圍坐,談天說地,最是好滋味!
▲炒牛料 小紅書@逛吃逛吃的中年少女
02
「玉林風味」 有哪些?
或許一碗「粉」足以提煉精華
玉林美食,包羅萬象。
但對於玉林人來說,「粉」就可以把絕大多數美食串聯起來。
▲街頭粉攤 圖@玉林美食
生活的城市高樓林立、霓虹旖旎,曾經攘來熙往的老街似乎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變成了寶貴的回憶,只有市井老街裡的那一碗美味,在全新的環境中開啟新的旅程,並且經久不衰。
起源於玉林的生料粉,集魚片、牛肉、豬粉腸於一鍋,滿滿一大盆的滾燙鮮香,還未動手便已垂涎三尺。
▲生料粉 圖@玉林美食
遍及兩廣地區的玉林牛腩粉,牛肉、牛雜軟嫩中帶著獨有的奶香與姜香,滑嫩的手工切粉與牛料相得益彰,就是忙碌了一天的最好慰藉。
▲牛腩粉 圖@玉林美食
製作歷史悠久的玉林卷餡粉,以其潔白、薄亮、嫩滑、柔韌、吸味力強、耐煮耐嚼等特點而譽滿玉林。
直接吃或者淋上醬料,都非常好吃。
▲卷餡粉 圖@玉林美食
一碗粉,交織多種不同的口感,堪稱一場舌尖上的小型盛宴,也順其自然地走進千萬人心中。
吃貨必看
×
店鋪推薦
老芳牛腩粉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人民東路40-1號新都香格裡拉商住小區2幢1層02號
玉林牛腩粉的翹楚老芳牛腩粉,風味獨特,是玉林的美食名片之一,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至今,深受廣大朋友的喜愛。
▲老芳牛腩粉 圖@玉林美食
大骨湯粉店(江南路店)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民主南路76號歐景嘉園28幢28-05鋪
大骨湯粉店,是眾多食客都愛光顧的一家牛料店,不單本地人喜歡吃,連外地來玉林的朋友也喜歡吃。
玉林凌記老街粉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清寧路263號
玉林凌記老街粉,玉林人一日三餐的首選,不管是去上班的清晨,還是結束一天工作的夜晚,只要嘗一口熱乎乎的湯,吃到嫩滑的粉,就能一掃陰霾,充滿能量。
▲玉林老街粉 圖@玉林美食
遠香招牌涼拌粉(玉林老牌店)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一環東路153號
遠香也是一家不得不提的老牌粉店,一碗招牌涼拌粉,舀上一瓢牛腩,正是食客念念不忘的理由……
▲玉林涼拌粉 小紅書@差點是瘦菇涼
03
「玉林風味」 有哪些?
最簡單的,也是最美味的
提到一地美食,率先進入人們腦海的雞鴨魚肉自然少不了,玉林也不例外。
玉林人口味比較清淡,其中,「白切」是最出圈的吃法。而白切雞又是最為出名的一道。
▲只需簡單加工即可食用的白切雞深受食客喜愛 小紅書@不是源源
▲白切拼盤 小紅書@小小辛老師
在眾多白切吃法中,陸川白切豬腳也稱得上是一枝獨秀。
原料選用中國八大地方優良豬種之一的陸川豬,豬腳香脆爽口,肥而不膩,蘸上香料配製的「汁」,妥妥的下飯佳餚。
▲白切豬腳 小紅書@小小辛老師
此外,福綿鴨也是採用白切作法。
鴨身經過特殊的醃製,經水煮熟,然後斬塊擺碟,淋上獨門的醬汁,不腥不膩,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福綿鴨 小紅書@差點是瘦菇涼
玉林人的「白切」,講究原汁原味,味道多清淡鮮美,醬料香醇,如今,「博白白切」「玉林白切」的餐飲品牌早已迅速風靡廣西的大街小巷。
▲博白風味店 小紅書@小小辛老師
吃貨必看
×
店鋪推薦
三千館食府
地址:玉林市玉州區新民路464號
三千館食府,玉林本地特色大排檔,人氣非常旺。
最受食客喜愛的,當屬白切鴨。不同於福綿鴨的做法,玉林白切鴨味甘且香,鴨肉的味道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下來,鴨肉帶皮一起吃進口中,肉質脆韌有彈性,鮮香十足,一口就是一份滿足。
還有白切鵝、滷鴨腸、野菜鴨紅湯等,這種最簡單的烹調方式,卻成就了最經典的好滋味。
▲圖源/小紅書@哈哈哈、
04
「玉林風味」 有哪些?
玉林美食,24小時不打烊
口腔裡揮之不去的美味,當然不止這些。
到玉林來,不用做太多的攻略,因為隨便的一個美食攤位都能做出讓你味蕾滿意的美食。
▲藏在街巷中的玉林美食 小紅書@water不長肉
玉林豆腐角,內裡填滿肉末等餡料,表皮又香又脆,是玉林人童年的味道。
▲玉林豆腐角 小紅書@肉肉又胖了
白糤,又稱米花,2019年列入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形狀如圓盤,白中微黃,甘香酥脆,是玉林人招待賓客的名小吃之一。
▲玉林白糤 小紅書@辛小辛
簸箕炊,又一道玉林傳統名小吃,在博白最為受歡迎。米漿多次多層的蒸熟、冷卻,形成厚厚的米糕,碼上頭菜碎肉,再淋上秘制的醬料,真真是樸實無華的美味。
▲玉林簸箕炊 小紅書@南寧食客
落水包,俗稱「落水狗」,是玉林博白的「冬至美食」和「特色元宵」……
▲博白落水包 小紅書@雙魚座221
酥肉入口香酥,粉蒸肉口感軟糯,偏酸甜口的扣肉恰到好處,還有滿是柚子香味的容縣柚皮釀……
▲柚皮釀 小紅書@小玲
▲玉林酸甜扣肉 圖@玉林美食
玉林雲吞,則是玉林風味中的經典味道。石南老街的雲吞,是石南人「小時候的味道」。粉紅色的雲吞肉晶瑩有光澤,咬上一口,肉質彈牙又細膩,美味難以言表。
▲雲吞
不勝枚舉的風味美食,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朋友形成了「很好吃的玉林」的印象,萬千道美食也構成了玉林獨一無二的煙火氣。
讓味蕾去旅行,以美食之名,一起逛逛美食24小時不打烊的玉林吧……
綜合整理 |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編輯設計 | 羅琳 黃伊瑩
校對 | 甘維良 凌雪麗
責編 | 雷鑫瑩
總編 | 才巍 李志雄
運營 | 廣西文化和旅遊創新發展中心
文中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權,請聯繫文旅君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