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凝吸引剝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0:52:26 1
專利名稱:電凝吸引剝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電凝吸引剝離器,它主要 適於人體的鼻竇手術中。
背景技術:
在進行人體鼻竇手術時,由於要將病變組織取下後吸出,所以需要用
電凝吸引器。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中國專利申請200610050577、 9、名稱為 "鼻竇電凝吸引器"的發明專利申請,它包括中空結構的手柄,並同時設 置有吸引接頭、電極、熱塑管和吸引管,吸引接頭與手柄通過螺紋連接, 電極與手柄也通過螺紋連接,熱塑管與手柄膠接,而吸引管與熱塑管之間 則通過套接固定,並在吸引管的一端焊接有開孔的電凝吸引頭。這種結構 的電凝吸引器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其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功能少,只 有電凝和吸引兩種功能,不能剝離,要剝離需用其它專用醫療器械,使用 不夠方便。而中國專利申請92108653、 9、名稱為"耳鼻喉科中空電凝器" 的實用新型,其同樣存在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功能少的缺陷,它不能在一 個產品中同時實現電凝、吸引和剝離,而只能電凝和吸引,無法剝離,使 用不方便。中國專利申請200420048447、 8、名稱為"鼻骨骨膜剝離器" 的實用新型,它包括手柄和剝離頭,手柄和剝離頭為一體結構,剝離頭上 有一月牙形缺口;但該剝離器只能剝離,而不能電凝、吸引。同時,以上 中國專利申請也不能進行簡單的組合,達到能同時實現電凝、吸引和剝離 的功能。至今為至,要同時實現電凝、吸引和剝離的專用醫療器械尚未被 成功研發。儘管有人一直在研究這方面的結構,但最終還是發現結構不夠 合理,設計太複雜,成本高,實用性不夠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 供一種結構設計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可靠,既能實現電凝、吸引,又能進行剝離的電凝吸引剝離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電凝吸引剝離器包 括中空結構的手柄,並同時設置有電極、中空結構的吸引接頭、絕緣管和 吸引管,手柄位於吸引管和吸引接頭之間,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吸引管一端 設置有一個與吸引管連成一體的剝離頭,該剝離頭上開有附助吸引孔,且
該剝離頭的端面與吸引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3°—43°。由此使得本實用 新型能同時在一個產品上進行電凝、吸引和剝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剝離頭的前部上翹,該上翹曲面的投影線與剝離頭 端面的夾角為25°—35°。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手術能更方便地進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孔有兩個。由此使得本發明當一個附助吸引孔 堵塞時,另一個附助吸引孔還能工作,又不影響剝離頭的抗彎強度。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剝離頭一端到耐高溫高壓絕緣管一端的距離為 9一llmm。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能更方便地電凝和剝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結構設計合理, 簡單,緊湊;既能實現電凝、吸引,又能同時進行剝離,且使用方便、可 靠。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剖視圖(主視)。 圖2為圖1中剝離頭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以鼻竇手術為例。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手柄l、
電極2、吸引接頭3、耐高溫高壓絕緣管4和吸引管5組成;其中手柄l、
吸引接頭3、耐高溫高壓絕緣管4和吸引管5均為中空結構。吸引接頭3 與手柄l通過螺紋連接,電極2與手柄1也通過螺紋連接;耐高溫高壓絕 緣管4與手柄1膠接,而吸引管5與耐高溫高壓絕緣管4之間則通過套接 固定,且手柄1位於吸引管5和吸引接頭3之間,即手柄l的兩端分別與 吸引管5和吸引接頭3固定。其中使用耐高溫高壓絕緣管4是為了能更 方便地高溫消毒;手柄1位於吸引管5和吸引接頭3之間是為了方便手術。 本實用新型的吸引管5 —端設置有一個與吸引管5連成一體的剝離頭
46,該剝離頭6上可開有兩個0.9--1. lmra直徑的附助吸引孔7;在本實施 例中,該兩個附助吸引孔7的直徑均為lmra;因為附助吸引孔7的直徑若 小於0.9mm,就非常容易在手術中出現堵塞,但大於l. lmm會影響剝離頭6 的抗彎強度;所以兩個附助吸引孔7的直徑均為lran為最佳實施例;這也 使得本實用新型當一個附助吸引孔7堵塞時,另一個附助吸引孔7還能進 行吸引。同時,該剝離頭6的端面6-l與吸引管5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5 °一40°;在本實施例中,該夾角0為38°,以方便手術的進行,並使剝離和 吸引的效果更好。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在一個產品上進行電凝、吸 引和剝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剝離頭6的前部上翹,該上翹曲面6-2的投影線與 剝離頭端面6-1的夾角為25°—35° ;在本實施例中,該上翹曲面6-2的投 影線與剝離頭端面6-1的夾角e為30° ;由此使得醫生手術的動作更協調, 手術能更方便地進行。此處所說的上翹曲面6-2中的曲面是指剝離頭6的 最前端尖部在俯視圖中所形成的圓柱面,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看了本實施例 圖後能得知該曲面的含義。
本實用新型中的剝離頭6 —端到耐高溫高壓絕緣管4 一端的距離H1 為9—llmm,在本實施例中為10mm;這樣能更方便地電凝止血和剝離病變 組織,使手術順利進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吸引管5孔的直徑可以為2. 7mm,使得本實用新型 尤其適用於鼻竇手術中。
使用時,可以將本實用新型的電極2與現有技術中的高頻發生器連接, 將吸引接頭3與現有技術中的吸引器連接,由此便可進行鼻竇手術。
在鼻竇手術中,剝離頭6和兩個吸引孔7起到了剝離鼻骨和骨膜、吸 引血水的作用;電極2通電後使剝離頭6的端部起到了電凝止血的作用; 吸引接頭3起到了吸引整個血水和病變組織的作用。
權利要求1. 一種電凝吸引剝離器,包括中空結構的手柄,並同時設置有電極、中空結構的吸引接頭、耐高溫高壓絕緣管和吸引管,手柄位於吸引管和吸引接頭之間,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吸引管一端設置有一個與吸引管連成一體的剝離頭,該剝離頭上開有吸引孔,且該剝離頭的端面與吸引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5°—4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凝吸引剝離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剝離頭 的前部上翹,該上翹曲面的投影線與剝離頭端面的夾角為25°—35°。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凝吸引剝離器,其特徵是所述的附 助吸引孔有兩個。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凝吸引剝離器,其特徵是所述的附助吸引孔的直徑為0. 9—1. l腿。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凝吸引剝離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剝離頭一端到耐高溫高壓絕緣管一端的距離為9--ll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電凝吸引剝離器,它主要適於人體的鼻竇手術中。本實用新型包括中空結構的手柄,並同時設置有電極、中空結構的吸引接頭、絕緣管和吸引管,手柄位於吸引管和吸引接頭之間,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吸引管一端設置有一個與吸引管連成一體的剝離頭,該剝離頭上開有0.9-1.1mm直徑的吸引孔該剝離頭上開有吸引孔,且該剝離頭的端面與吸引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5°-40°。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簡單,緊湊;既能實現電凝、吸引,又能同時進行剝離,且使用方便、可靠。
文檔編號A61B18/04GK201286743SQ20082016379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日
發明者徐天松 申請人:徐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