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用具何時出現(烹飪器具之鐵器時期)
2023-05-19 00:48:35 1
在民間還有一句特別經典的俗語:「生老病死退,吃喝拉撒睡」。從這句俗語中可以看出,人這一輩子,除了所謂的理想或追求之外,每天都要面臨的事情都非常平凡。而且「吃喝拉撒睡」中,將「吃」放在首位,就足以證明「民以食為天」的重要性。今天我們聊聊鐵器時期。
商代人曾用天然隕鐵製作過刀刃和飾物.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中國最早關於使用鐵製工具的文字記載是《左傳》中的晉國鑄鐵鼎.在春秋時期,中國已經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上廣泛使用鐵器.而用於烹調的鐵鼎大約出現在公元前475年前.鐵的高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鐵迅速在烹飪領域裡取代青銅並普及.鐵器堅硬、韌性高、鋒利,勝過石器和青銅器.鐵器的廣泛使用,使人類的工具製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
漢代鐵鍋,出土於甘肅武威,現藏甘肅嘉峪關博物館
鐵器烹飪階段,從秦漢開始直至明清時代。中國烹飪史把秦漢以來鐵器的普及使用,作為烹飪發展進入鐵烹時代的標誌。鐵烹時代大致可分為秦漢至南北朝的鐵烹早期、隋唐至南宋的鐵烹中期、元明清時代的鐵烹盛期和辛亥革命以後至今的現代鐵烹時期。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人工冶煉鐵,製作出了鐵鼎,但當時鐵器沒有得到普及,烹飪上仍以青銅器為主。進入秦漢時期冶鐵技術的成熟極大促進了鐵器的使用和推廣,鐵器大量出現,鐵製炊具廣泛用於烹飪之中,並由此帶來飲食烹飪多方面的進步與變化,使中國烹飪進入了鐵器烹飪階段。秦漢以後,由於將煉鐵鑄造收歸國家規模經營,鐵製炊具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很大提高,被廣泛用於飲食烹飪之中。鐵釜、鐵鑊、鐵鍋(南方多用生鐵耳鍋,北方多用熟鐵炒勺)等具有耐高溫、傳熱快的特點,與火力足、火勢旺的煤一起烹飪食物形成新的優勢,一些高溫快速成菜的油熟烹飪法如爆、炒、汆、煎、貼、烙等應運而生,並為烹飪工藝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此外,鐵製刀具比銅刀更耐磨、更鋒利,也為廚師提高刀工技藝創造了物質條件。
雙耳鐵釜 北朝 鄂爾多斯市出土
能仁鐵鑊 年代:宋
在鐵器烹飪階段,除常用陶製、銅製餐具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瓷製餐縣的大量使用,並逐漸呈現出絕對的優勢。瓷器是以高嶺土、長石和石英為原料,經混合、成形、乾燥、燒制而成的製品。它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
諸葛行鍋
漢代以來,不僅有生鐵鑄的鼎、釜、甑、爐等器具,還出現了鐵煅的廚刀、輕薄的供小炒用的小釜、大口寬腹的小爨、類似隔艙鍋的五熟釜和夾層蓄熱的諸葛行鍋等等.隋唐以後,各類烹飪鐵器有了明顯改進,加熱器具由厚變薄,形制不斷推陳出新.元明清時期,各種鐵製烹飪器具的製作技術更加先進,樣式更加繁多.直到今天,鐵器仍是烹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烹飪器具.中國烹飪能走向繁榮,與鐵製烹飪器具的使用密切相關的。
多樣化的宋代鐵鍋現代社會中每個家庭中,都有不同樣式的鍋,炒鍋、湯鍋、燉菜鍋等琳琅滿目。事實上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已經出現了比較先進的「淺底鐵鍋」。
這種鍋與現代社會的炒鍋十分類似,有一起鍋底趨於平整並比鍋壁更薄,所以不但受熱面積比較大,而且炒菜速度也得到了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