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美食的最後一種你肯定沒吃過(諸暨人常吃的這10種獨屬春天的美食)
2023-05-03 20:41:28 1
山野嫩蔬、河海時鮮、時令美味……暖春三月,萬物復甦,終於又迎來一波春季美食。是時候一口「鮮」一口「嫩」,把春天吃進肚子裡啦~
爆炒螺螄
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
俗語說的好,「清明螺,賽肥鵝」。清明前後,在休眠中甦醒的螺螄從泥土中爬了出來。也只有在這個時節的螺螄肉鮮嫩肥美,而且在殼中又沒有小螺螄,肉質極佳的同時又保證了口感,是吃螺螄的最佳時令。
油燜春筍
嘗鮮無不道春筍
民間素有「嘗鮮無不道春筍」的習慣,雖說竹筍四季都有,但春筍卻是一年裡最鮮美的筍。再挑剔的人,恐怕也不能拒絕這春天裡最嫩、最好吃的春筍吧。
涼拌馬蘭頭
人氣最高的野菜
春天的田間地頭,遍地都是馬蘭頭。它們探頭探腦地長在雜草叢中,葉呈橢圓形,顏色深綠;莖長兩三寸,帶點紅色的馬蘭頭為「上品」。馬蘭頭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加筍或香乾涼拌或小炒,焯水去掉馬蘭頭的苦味,拌上芝麻油,清熱去火。
清明餜
怎麼都吃不膩
搗青草為汁,和粉做清明餜,色如碧玉。清明時節,吃清明餜是諸暨人的傳統習俗。上好的清明餜該是用早春艾草芽頭擠出來的汁,將糯米粉染成碧綠色,同時留有清香。
香椿炒雞蛋
入春必吃的一道菜
香椿的味道,說是香也不準,貶為臭也不妥。香椿又叫「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穀雨前後,是吃香椿的最佳時節,民諺稱,「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故清代文雅之人喚其為「吃春」。
Tips:香椿為發物,食易誘使痼疾復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爆炒蟶子
肉嫩味鮮的「唐僧肉」
每年的3~5月都是吃蟶子、蛤蜊等貝殼類水產品最佳的季節,其中蟶子肉質最肥、口感最好。此時的蟶子色白味鮮,咬下去的每一口都帶著鮮嘖嘖的大海味道,卻讓人慾罷不能。
桃花釀
春光在舌尖跳躍
春風拂面的季節,最適合配上一絲絲微醺了。一壺醞釀著春天味道的桃花酒,不僅顏值爆表,聞上去還帶著微甜的妙味。一杯下肚,入口順滑溫和,仿佛萬畝桃源就在眼前呈現,滿滿的春意拂面,連心情都跟隨著這春光在跳躍。
薺菜
吃了薺菜,百蔬不鮮
春天是一個適合咀嚼的季節。薺菜鮮美,非一般菜蔬所能比擬。薺菜食用方法多樣,或涼拌、或清炒,或汆湯,夾一筷子入口,薺菜的清香混合著山野間的靈氣,那叫一個好吃。
河蚌豆腐湯
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
春天,是吃河蚌的好時節。老人們常說「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而愛吃河鮮的人,都喜歡用燒熟了的河蚌肉燒菜苔。河蚌的鮮味兒配上菜苔的清爽,讓人吃過之後便不會忘記。
豌豆炒飯
一口氣可以吃下兩碗
春天是豌豆上市的季節。童年記憶裡,奶奶會親手剝出最新鮮的豌豆,和糯米、鹹肉一起在灶頭大鐵鍋裡翻炒至出香氣,還可以放入炒散的雞蛋,無需過多醬料配菜,單吃飯就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