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早餐特色小吃(濟南最負盛名的美食)
2023-05-04 05:02:32
濟南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美食名吃自然也是數不勝數,比如糖醋鯉魚、九轉大腸、油旋、甜沫等等,都是外地人到了濟南必吃的美食。
不過,濟南還有一個老字號,名字很奇怪,卻近百年來長盛不衰,聞名遐邇,就是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始創於1937年,到今天已經有83年的歷史了,在遍地珍饈的今天,草包包子鋪的生意依然非常紅火,尤其是位於普利街15號的總店,成為不少濟南人逛完趵突泉、五龍潭之後,最便捷、最實惠的用餐場所。
前幾天,我的幾位外地朋友來濟南遊玩,從趵突泉出來的時候,正好趕上飯點兒,大家提議找一家有地方特色的餐館,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草包包子鋪。聽了這個餐館的名字,那幾位朋友都樂不可支,紛紛嘲笑這個名字取得又老土又低俗。
其實說到「草包」,我們就得提一下這個店鋪的創始人張文漢了。
張文漢是濟南濼口人,曾在繼鎮園飯莊學藝,拜在名廚李安的門下。李文漢憨厚老實,口不多言,任勞任怨,被一起學藝的師兄弟們戲稱為「草包」。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張文漢為了餬口,就開了一家包子鋪,直接沿用了自己學藝時的綽號,名為「草包包子」。
由於他做的包子餡多味美、價格公道、老少皆宜,所以深受周圍百姓的喜愛,久而久之,「草包」漸漸成了一個品牌,象徵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逐漸形成了濟南特有的「草包文化」。
「草包文化」,恰如其分地體現了濟南人敦厚、質樸、謙遜的性格特點,他們或許沒有北京人、上海人的時尚前衛,嘴裡說的方言也略顯老土,但只要慢慢接觸下來,你會發現他們大多心靈手巧,性格率真,熱情好客。
另外,濟南人通常會稱呼陌生人一聲「老師」,雖然沒有「先生」、「女士」來得斯文客套,也沒有「大爺」、「大媽」來得熱情親近,卻更能體現出濟南人的謙遜和對陌生人的尊敬。
再說我們一行人來到草包包子鋪,大堂裡放著十幾張大方桌,方桌方凳樸實無華,卻桌桌爆滿,過道裡還有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地點餐、取餐具,好不熱鬧。服務員大多是大叔大嬸,衣著樸實,既不獻媚也不傲慢,餐具更談不上精美,可每樣菜都分量十足,店裡還會提供新鮮的荷葉,方便顧客外帶或是打包吃不完的包子。
就這麼一家餐館,有著最土最俗的名字,卻總能讓客人品出絲絲縷縷的親切和自然。
原來,當年張文漢開包子鋪的時候一窮二白,是靠鄉鄰好友的資助,他的包子鋪才得以開張,因此這家包子鋪不僅是賺錢的買賣,也是四方鄰裡自家的食堂。久而久之,這家包子鋪便少了一些唯利是圖的算計,多了幾分真誠和實在,這就是這家包子鋪能讓人感到親切和自然的原因。
多年來,草包包子在濟南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發展成了久負盛名的老字號,這除了與其口味、價格、經營等方面有關係之外,更離不開濟南人的支持和惠顧。毫無疑問,濟南人認可「草包」的經營理念,也認同它流傳至今的文化與情懷。
草包包子鋪的存在,恰恰也反映出了濟南人樂善好施、豪爽豁達、知恩圖報等性格特點。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濟南正像這家草包包子鋪一樣,看起來樸實無華,甚至還有點土氣,但是品嘗過之後,你就會驚嘆於它內在的美味,從此把它當成一個可以終生陪伴的老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