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1:01:11 2
本發明涉及膠黏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
背景技術:
鑄造行業是現代生產不可獲取的行業。作為鑄造行業,模具的製造成為了鑄造生產的必要環節,而製造模具一般都需要走開模流程。傳統的模具生產商為了避免重造模具的風險,一般都在設計和加工模具端下大功夫,因此模具成本也相應較大。
市面上有部分企業不必需要較為精確的模具,因此都採購一些精確度較低、或有二次黏合的模具。傳統的模具黏合直接使用聚氨酯粘合劑進行黏合,成本較低,但模具的壽命不高,往往由於使用強度過高是的黏合處損裂,嚴重影響二次黏合模具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成本低、黏合強度高的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
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其特徵在於,由以下成份按照下列重量份配製合成:
馬來酸酐改性聚合物 10-50份;
順丁橡膠 2-8份;
軟化劑 10-20份;
抗氧化劑 2-3份;
乙酸 0.8-5.9份。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馬來酸酐改性聚合物為馬來酸酐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軟化劑的主要成份為萜烯樹脂。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抗氧化劑的主要為酚類抗氧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使用馬來酸酐改性聚合物作為主要成份,並加入了順丁橡膠作為輔助成份,兩成份可在膠黏劑中形成網狀結構,從而保證熱熔膠在高溫下也能保持粘結強度,不會因鑄造環境惡劣而造成粘結強度降低而出現模具開裂的現象;另外,本配方中加入了乙酸作為輔助劑,乙酸可在高溫下成為乙酸酐,並與基底材料形成化學作用而產生化學鍵,由此進一步加大了膠黏劑與基底材料的黏合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組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由以下成份按照下列重量份配製合成:馬來酸酐改性聚合物30份;順丁橡膠6份;軟化劑12份;抗氧化劑3份;乙酸4.2份。
實施例2: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由以下成份按照下列重量份配製合成:為馬來酸酐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23份;順丁橡膠6份;軟化劑20份;抗氧化劑2份;乙酸0.9份。
實施例3: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由以下成份按照下列重量份配製合成:馬來酸酐改性聚合物15份;順丁橡膠8份;萜烯樹脂20份;抗氧化劑3份;乙酸1.5份。
實施例4:一種鑄造模具用熱熔膠粘劑,由以下成份按照下列重量份配製合成:馬來酸酐改性聚合物20份;順丁橡膠5份;軟化劑18份;酚類抗氧劑3份;乙酸2.7份。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