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的土茯苓好還是白土茯苓好(土大黃土三七土茯苓)
2023-07-26 10:56:16 1
中藥的名字很有意思,除了大黃,還有一個土大黃,除了三七,還有一個土三七,諸如此類的中藥有很多。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土」字頭中藥呢?大黃和土大黃、三七和土三七、茯苓和土茯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些藥物之間的區別,然後再來說「土」字頭中藥的原因。根據《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或《中華本草》的記載,上述中藥的基原和功效主治如下:
大黃: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乾燥根或根莖。藥性苦、寒,能夠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溼退黃。用於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腸癰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跌打損傷,溼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外治燒燙傷。
大黃(來源於網絡)
土大黃:蓼科植物土大黃的根,藥性辛、苦,涼,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消腫,通便,殺蟲。用於肺癆咳血,肺癰吐血,瘀滯腹痛,跌打損傷,大便秘結,痄腮,癰瘡腫毒,燙傷,疥癬,溼疹。
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和根莖,藥性甘、微苦,溫。能夠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腫痛。
三七(來源於網絡)
土三七:菊科植物菊葉千裡光的全草或根,藥性溫、淡,能夠活血消腫,用於跌打損傷,瘀積腫痛,癰瘡腫瘍,乳癰。或者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或全草,藥性甘、微酸,平,能夠止血化瘀,鎮靜安神。
土三七(來源於網絡)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藥性甘、淡,平。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茯苓(來源於網絡)
土茯苓: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藥性甘、淡,平,能夠解毒,除溼,通利關節。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土茯苓(來源於網絡)
木香:菊科植物木香的乾燥根,藥性辛、苦,溫。能夠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洩瀉腹痛。
木香(來源於網絡)
土木香:菊科植物土木香的乾燥根,藥性辛、苦,溫。能夠健脾和胃,行氣止痛,安胎。用於胸脅、脘腹脹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土木香(來源於網絡)
由此可知,土大黃與大黃,土木香與木香屬於同科不同屬的藥用植物,藥性和功效基本相同,存在細微差別。土三七與三七屬於不同科的藥用植物,功效有相似之處,例如土三七具有三七的活血祛瘀作用,但應用範圍僅限於跌打外傷。而土茯苓與茯苓,一個是藥用植物,一個是藥用真菌,藥性和功效也完全不同。
因此,不是所有的「土」字頭中藥都可以代替原有中藥來用,很多組合的差別非常大哦。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