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隱形壁床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7:09:16
專利名稱:一種隱形壁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具,具體涉及一種能節省空間並具有多種功能的隱性壁床。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中國的城市房價高,受經濟條件限制,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間普遍較小。為了充分利用狹小的空間,家具廠商設計了各式樣的多功能組合家具,例如將床與柜子的功能合二為一的隱形壁床,包括立櫃和床架,床架的一端轉動連接在立櫃的下端,床架上可以設置床墊等床上用品。為了便於掀起或放下床架,在床架和立櫃之間設有助力裝置,現有的助力裝置一般採用氣彈簧作為支撐杆用於支撐轉動過程的床架。氣彈簧的缺點在於,其內部為高壓氣體,氣體受熱膨脹時可能發生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為安全的具有助力裝置的隱形壁床。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立櫃和床架,所述床架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立櫃的下端,所述床架的一端與所述立櫃的下端之間形成所述床架轉動的轉軸,所述床架的一側或兩側與所述立櫃之間設有助力彈簧盒;所述助力彈簧盒包括與所述立櫃固定連接的盒體以及位於所述盒體內並列設置的多個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盒體的後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於位於所述盒體前部的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與位於所述盒體一側的與所述床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板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所述盒體的側面板上設有貫通的供所述連接杆穿過並沿其滑動的圓弧形的滑道,所述圓弧形的滑道的所在圓的圓心位於所述轉軸所在的直線上。作為優選,所述滑道對應的圓周角至少為90度。進一步地,所述滑道的下端位於其所在的圓的水平直徑上。作為優選,還包括位於所述盒體後部的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與所述盒體的後端通過可調節的螺釘連接,所述拉簧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安裝板上。作為優選,所述床架的四邊均設有立框,圍成用於容置床墊的容置空間。作為優選,還包括床腳,所述床腳與所述床架之間通過帶有限位部件的合頁轉動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床架靠近所述立櫃的一端的下方設有沙發座。 進一步地,,所述沙發座包括中空且上端敞口的座體和蓋於所述座體上的座蓋,所述座體內設有多個用於將所述座體內分隔成多個部分的活動隔板。作為優選,所述立櫃的上部設有置物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另外一種隱形壁床,包括立櫃和床架,所述床架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立櫃的下端,所述床架的一端與所述立櫃的下端之間形成所述床架轉動的轉軸,所述床架的一側或兩側與所述立櫃之間設有助力彈簧盒;所述助力彈簧盒包括與所述立櫃固定連接的盒體以及位於所述盒體內並列設置的多個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盒體的後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於位於所述盒體前部的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與位於所述盒體一側的與所述床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板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所述盒體的側面板上設有供所述連接杆穿過並供所述連接杆在其內隨所述床架轉動的窗口。與現有技術中採用氣彈簧作為助力裝置的方案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隱形壁床採用多個拉簧來實現助力,更加安全,並且由於拉簧等運動部件位於盒體內,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由於拉簧的拉力隨著床架被掀起的角度的增大而變小,能使人對床架的推力大致保持穩定,操作更為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床架水平時);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床架豎直時);圖3為圖I所示的隱形壁床中的助力彈簧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中的助力彈簧盒在床架豎直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的助力彈簧盒的盒體與連接板在床架水平時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的助力彈簧盒的盒體與連接板在床架水平時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中的助力彈簧盒在床架水平時的剖視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中的助力彈簧盒的在床架豎直時的剖視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隱形壁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床架水平時);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隱形壁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床架豎直時);[0024]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的隱形壁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5]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四的隱形壁床的助力彈簧盒的盒體與連接板在床架水平時的相對位置示意圖。[0026]附圖標記說明[0027]I-立櫃2-床架21-立框 22-床腳[0028]3-助力彈簧盒[0029]31-盒體32-拉簧33-第二安裝板 34第一安裝板 38-窗口[0030]43-滑道44-連接杆[0031]6-連接板7-螺釘8-沙發座 81-坐墊 82-靠墊[0032]85-隔板86-座體具體實施方式
[0033]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0034]實施例一[0035]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隱形壁床,包括立櫃I和床架2,床架2的一端轉動連接在立櫃I的下端,床架2與立櫃I之間設有助力彈簧盒3。如圖3-圖8所示,所述的助力彈簧盒3包括一端與立櫃I固定連接的盒體31、與床架2固定連接並隨其轉動的連接板6、位於盒體31內並列設置的多個拉簧32以及用於固定拉簧32端頭的第二安裝板33和第一安裝板34,第二安裝板33和第一安裝板34均位於盒體31內,並且第二安裝板33位於盒體31靠近床架2的轉軸的一端,第一安裝板34位於另一端,第一安裝板34與位於盒體31外側的連接板6通過連接杆44固定連接;盒體31的側面板上設有貫通的供連接杆44穿過並在其上滑動的圓弧形的滑道43,圓弧形的滑道43的開口方向朝向床架2的轉軸,滑道43所在的圓的圓心位於床架2的轉軸(轉軸可以是安裝在床架2和立櫃I之間的真實轉軸,也可以為床架2轉動時所形成的虛擬轉軸)所在的直線上。可以想像,在床架2繞其轉軸轉動時,與床架2固定連接的連接杆44也就繞該轉軸轉動,形成一段圓弧形的軌跡。需要說明的是,可以只在盒體31的一個側面板(盒體31靠近床架2的一側)開設滑道43,也可以在兩個相對的側面板上都開設滑道43。拉簧32的數量可根據床架2的重量以及位於其上的物品的重量而選擇,拉簧32在床架2豎直時就具有一定的拉伸變形量,對與其連接的物體的作用力均為拉力。這樣可以保證床架2豎直時,即對床架2具有一定的作用力,防止其受到外力擾動時轉動,這就是本實施例採用拉簧32的原因。此外,為了清楚地顯示助力彈簧盒3的內部結構,在圖3和圖4中,只是顯示了連接板6的部分結構,連接板6為矩形,開設有多個用於與床架2固定連接的連接孔,連接板6與床架2同步轉動。盒體31上設有多個用於與立櫃I連接的連接孔,二者可通過螺栓連接。參照圖I和圖2,並同時參考圖3-圖8,在圖I所示的狀態下,床架2位於水平位置,助力彈簧盒3處於如圖3、圖5和圖7所示的狀態,連接杆44位於滑道43的下端,也是離立櫃I較遠的一端,此時拉簧32處於最大變形(伸長)狀態,也是最長狀態,此時拉簧32對第一安裝板34的拉力使與其固定連接的床架2有順時針轉動的趨勢。當需要掀起床架2時,只需要給床架2較小的力便能使床架2轉動,起到助力作用。隨著床架2與水平面夾角的變大,需要克服的床架2的重力所產生的阻力力矩也在變小,此時,拉簧32的變形量(伸長量)變小,所提供助力也隨之減小,人的操作力保持穩定。反之,當需要把床架2放下時,由於拉簧32對床架2的力矩方向與床架2的重力力矩方向相反,可起到緩衝作用,防止床架2轉動過快。如圖7和圖8所示,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滑道43對應的圓周角為90度,並且滑道43的下端位於其所在的圓的水平直徑上,這樣滑道43的上端就位於豎直方向上。如圖7所示,當床架2位於水平位置時,連接杆44位於滑道43的下端,受到滑道43限制;如圖8所示,當床架2位於豎直位置時,連接杆44位於滑道43的上端,滑道43對連接杆4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證床架2的穩定性。實際上,滑道43長度還可以增長,只是更長的滑道不能對床架2有效限位而已,當然為了實現床架2能在水平和豎直兩個位置之間變化,滑道43對應的圓周角至少為90度。如圖7和圖8所示,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板33與盒體31通過可調節的螺釘7連接。通過轉動螺釘7可調節拉簧32的初始拉伸量,調節其對床架2的作用力,與床架2的重量相匹配。 如圖I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床架2的四邊均設有立框21,圍成用於容置床墊(圖中未示出)的容置空間。床墊可卡在立框21圍成的容置空間內,在床架2被掀起的過程中,不會發生移位,不需要把床墊卸下再轉動床架2,也不必對床墊增加額外的固定。如圖I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本實施例的隱性壁床,還包括床腳22,床腳22與床架2之間通過帶有限位部件的合頁轉動連接。這樣,在床架2處於水平位置時,床腳22不會自動轉動,影響其穩定,在床架2被掀起的過程中以及處於豎直位置時,由於受到重力作用,床腳22會繞合頁轉動,保持在大致豎直的位置,不會隨意擺動而傷害到操作者。床腳可有多種形式,上述實施例只是示出了其中的一種。如圖7和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盒體31後部設有第二安裝板33,拉簧32的一端連接在第二安裝板33上,事實上,拉簧32還可以直接連接在盒體31上,也能起到助力作用,只是不能調整拉簧32的預緊力。實施例二如圖9和圖10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床架2靠近立櫃I的一端的下方設有沙發座8。如圖6所示,在床架2被掀起而處於豎直位置時,沙發座8上放置坐墊81和靠墊82,可以作為沙發使用。當然,在實施例二所採用的設置沙發座8的方案中,床架2與立櫃I轉動連接的點較高,以留出設置沙發座8的空間。如圖9所示,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立櫃I的上部設有置物架12,可以用於放置物品,同時在床架2處於豎直狀態時,可對床架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增強其穩定性。實施例三如圖11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二的區別在於,沙發座8包括上端敞口的座體86和蓋於座體86上的座蓋(圖中未示出),座體86的內部中空,設有多個活動隔板85把其內部隔離出多個儲物空間。實施例四如圖12所示,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在盒體31的側面板上設有供連接杆44穿過並在其內轉動的窗口 38。窗口 38的尺寸足夠大,床架2被掀起的過程中,連接杆44在窗口 38內轉動。只是這種實施方式中,窗口 38不能對連接杆44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床架2需要依靠人力保持穩定。當然,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隱形壁床,包括立櫃和床架,所述床架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立櫃的下端,所述床架的一端與所述立櫃的下端之間形成所述床架轉動的轉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床架的一側或兩側與所述立櫃之間設有助力彈簧盒;所述助力彈簧盒包括與所述立櫃固定連接的盒體以及位於所述盒體內並列設置的多個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盒體的後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於位於所述盒體前部的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與位於所述盒體一側的與所述床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板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所述盒體的側面板上設有貫通的供所述連接杆穿過並沿其滑動的圓弧形的滑道,所述圓弧形的滑道的所在圓的圓心位於所述轉軸所在的直線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所述滑道對應的圓周角至少為90度。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所述滑道的下端位於其所在的圓的水平直徑上。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位於所述盒體後部的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與所述盒體的後端通過可調節的螺釘連接,所述拉簧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安裝板上。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所述床架的四邊均設有立框,圍成用於容置床墊的容置空間。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床腳,所述床腳與所述床架之間通過帶有限位部件的合頁轉動連接。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所述床架靠近所述立櫃的一端的下方設有沙發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所述沙發座包括中空且上端敞口的座體和蓋於所述座體上的座蓋,所述座體內設有多個用於將所述座體內分隔成多個部分的活動隔板。
9.如權利要求I或7所述的隱形壁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櫃的上部設有置物架。
10.一種隱形壁床,包括立櫃和床架,所述床架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立櫃的下端,所述床架的一端與所述立櫃的下端之間形成所述床架轉動的轉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床架的一側或兩側與所述立櫃之間設有助力彈簧盒;所述助力彈簧盒包括與所述立櫃固定連接的盒體以及位於所述盒體內並列設置的多個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盒體的後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於位於所述盒體前部的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與位於所述盒體一側的與所述床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板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所述盒體的側面板上設有供所述連接杆穿過並供所述連接杆在其內隨所述床架轉動的窗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隱形壁床,包括立櫃和床架,床架轉動連接在立櫃的下端,床架與立櫃之間設有助力彈簧盒;助力彈簧盒包括一端與立櫃固定連接的盒體、與床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板、位於盒體內的多個拉簧以及用於固定拉簧端頭的第二安裝板和第一安裝板,第二安裝板比第一安裝板靠近床架;第一安裝板與位於盒體外側的連接板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盒體的側面板上設有貫通的供連接杆穿過並在其上滑動的圓弧形的滑道,圓弧形的滑道的開口方向朝向床架的轉軸。本實用新型的隱形壁床採用多個拉簧來實現助力,更加安全,並且由於拉簧等運動部件位於盒體內,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文檔編號A47C17/52GK202739377SQ201220391438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明者黃有平 申請人:黃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