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家大醬完整製作(農村大醬兒時的美味)
2023-05-22 15:42:54 1
我出生在北方的一個普通小村莊,在兒時的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母親自己製作大醬的情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就可以吃到香脆的豆粒了,(炒熟的豆粒,我們叫做料豆兒。)。
印象中母親先挑選好豆子,用的是黃豆,也有黑豆。然後在大鍋裡小火把它炒熟,聽到噼裡啪啦的聲音,有的還會蹦出來,同時能聞到香香的味道,那時就差不多了。剷出來倒入大笸籮裡晾涼。這個時候就是小孩們偷吃炒豆粒的時候了。一咬咔蹦咔蹦,有一股香味。(那時沒啥零食,覺著這個料豆可好吃了)。
豆子不太熱了,就拿去粉碎,磨成豆粉,回來加水團成一個個的圓球或者方塊兒狀,這就是醬胚吧,記不好了。然後把它們放到大缸裡封好發酵。大概一個月,表面有點長毛了就算好了。
再把這些醬胚敲碎,整成小碎塊兒。加鹽,加水,再次放大缸裡發酵一段時間,就行了。(記憶有些模糊了,具體細節大概就這樣)
。
只記得母親做出的大醬可好吃了,當時就把它當成菜來吃,直接抹到饅頭上,或者用大蒜,大蔥蘸著吃。
當時幾乎家家自己做大醬,做出的味道都不同。母親做的大醬有一股香香的味道,特別好吃,直到現在還記得那個味道。香香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