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炸蝦最簡單的方法(簡單易學的美食技巧之軟炸)
2023-05-12 11:40:38 2
簡單易學的美食技巧之軟炸(菜例:軟炸大蝦)
軟炸
軟炸是選用質地新鮮、細嫩的原料,加工成小型形狀入味後,掛糊入五成熱油鍋內小火加熱斷生成菜的烹調方法。軟炸的成萊特點是金黃色、外略脆、香軟、鮮嫩。軟炸的糊漿一般採用雞蛋清液或全蛋液,加澱粉、適量麵粉與水調製而成。掛糊後下料的油溫約五成熱,在較短時間內加熱過程中,蛋液糊凝固、定型成熟,質地較軟。
(1)軟炸工藝流程
軟炸的工藝流程是:
原料加工成小型形狀→醃漬入味→調製糊漿→原料置糊內→淨鍋中置油燒至約五成熱,原料裹糊逐塊下料定型→小火加熱至斷生成熟(有的要復炸)→瀝油裝盤→配蘸食調料上席
(2)軟炸的操作要領
①選用質地新鮮、細嫩、無異味的動植物性原料,加工成條、塊、段、片等小型形狀,或用自然形體的小型原料,如蝦仁、裡脊、雀脯肉、淨魚肉、口蘑等。
②原料需經調味料醃漬入味。一般採用料酒、蔥、姜、鹽、味精、香油醃漬入味,口味不宜過重。
③制糊:取用雞蛋液或蛋清,加澱粉和適量麵粉、清水調均勻成稠粘狀,原料原料水分多的糊要稠濃些。糊制好後可加適量油脂拌勻再放入原料。
④控制好油溫,掌握好加熱的火候。油溫達成熱時下料。下料時要使原料均勻裹糊(裹附的糊厚度適中、均勻一致)。原料要逐塊裹糊下入油鍋內,逐塊定型,防止粘連。原料用熱油定型後轉小火加熱至斷生成熟,再用較熱的溫復炸,撈出瀝油裝盤,隨帶輔助調味品上席。
軟炸的方法較容易掌握,制糊、掛糊、下料、火候的掌握是難點。如糊太稀則包裹厚度差,糊太稠會造成包裹糊不均勻或糊太厚。糊太薄或包裹不均勻有裸露處時,與熱油接觸後原料中水分流失,質地變硬變老;如糊太厚或粘連則使原料內部不易成熟。油溫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過高的油溫會使糊表層顏色加深,造成外焦裡生;過低油溫則會使原料脫糊或粘鍋,造成糊膨脹定型不飽滿。如採用復炸,油溫應控制在六七成熱以內。軟炸代表菜例有:軟炸裡脊、軟炸蝦仁、軟炸口蘑、軟炸雀脯等。
方法及步驟
(1)切配處理:軟炸的原料需要去骨,除去筋膜,是為了使菜餚具有易熟和細嫩的質感。在原料上剞一定深度的刀口,再根據菜餚的要求改為小塊、小條等,增加原料受熱面積,使其受熱均勻,便於菜餚火候掌握。
(2)著味掛糊:軟炸碼味常用的調味品有精鹽、胡椒粉、料酒、姜蔥,這些調味品不但除異效果好,而且不影響成菜後的顏色。著味時鹹味基本達到成菜鹹味的標準,同時應掌握蘸以椒鹽或甜麵醬等複合味調味品時,應在不覺味鹹的幅度內。蛋清糊、全蛋糊是軟炸所掛的主要糊。糊的幹稀稠度要保持糊再入鍋前不流不掉為好。掛糊的厚薄以油炸中能控制原料水分,保證細嫩,使成菜達到外酥內嫩,具有原料本身鮮味的口感為準。
(3)原料炸制:軟炸以復油為主,第一次用中火,將原料分散放入四、五成油溫的鍋中,炸制到斷生呈淺黃色撈出。第二次用旺火,待油溫回升至六成熱,炸至剛熟呈金黃色,瀝去炸油,澆上香油,顛勻即可。
(4)成菜裝盤時:根據菜餚原料的性能和筵席的需要,選擇組合需要的各種形式。同時可配生菜或蘸椒鹽末、蔥、醬等形式。以突原料的性能和食用效果。
操作關鍵:
(1)注意選擇新鮮、無異味、質感效果好的原料。
(2)著味掛糊:軟炸原料只適宜用料酒,並據原料的多少掌握用量,成菜後不能表現出酒味,著味時將調味品分布均勻,滲透均勻;要保證花形原料翻花,達到軟炸時的效果,掛糊時糊宜幹宜少,待原料著味後,臨炸之前才掛糊,而且要掛糊得當,掛糊後及時入油鍋炸制。
(3)第一次炸制,油溫不能高於五成,原料應以剛斷生為準。
菜例:軟炸大蝦
主料:對蝦肉200克
輔調料:雞蛋120克、精鹽40克、麵粉80克、料酒12克、味精1.5克、椒鹽末3克、香油10克、菜油1200克(實耗65克)
味型:鹹鮮味
或菜特點:色澤杏黃,軟嫩適口,味鮮香
工具難備:白色臥盤
工藝流程:
選料→刀工處理→著味→掛糊→油炸→裝盤→成菜
步驟:
(1)將對蝦剖開,洗盡泥沙。
(2)將對蝦用鹽,料酒、味精著味浸15分鐘。
(3)用麵粉、雞蛋調勻成蛋漿,加入菜油25克,放入對蝦肉塊拌勻。
(4)炒鍋洗淨置旺火上,下色拉油燒至5成熱,將蝦肉塊分散放入,炸至斷生時撈出。等油溫回升至6成熱時,再重新放入蝦肉塊,使其表面炸成杏黃色,潷去炸油,淋入香油顛勻盛盤,撒上椒鹽末即可。
注意事項:
(1)用植物油做軟炸時所用的油,要用清的油脂才能保證色。香、味的效果。
(2)在原料入鍋初期,應輕輕攪動,以免互相粘連。
(3)第一次油溫可控制在五成左右,才能保證菜品的質感。
成菜特點:
(1)質軟嫩、味鮮香。
(2)色澤杏黃、味爽口。
(3)器皿搭配得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