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化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4:56:16
專利名稱:軟化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化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過去是採用德國度來表示水的硬度,每1升水中含有IOmg的氧化鈣為一個德國度,其中0° 4°為很軟水,4° 8°是軟水,8° 16°為中等硬水,16° ^30°為硬水, >30°為很硬水。我國現在飲水標準是CaCo3<250mg/l。但是CaCo3的濃度在50_100mg/ 1時,更適宜人體生理上的需要。一般我國北方的自來水都是偏硬水,如果人們經常喝了硬水和很硬水後就會在人體內產生結石等病情,可是很軟水中又沒有人們日常所需的鈣離子、鎂離子和鈉離子等微量元素,原來的處理方法就是全部去掉Ca、Mg離子,這樣處理出來的水是對人體沒有益處的。因此最適合人們日常飲用的就是軟水,可是我國每個地區的水質不同,水的軟硬程度也不同,如何調節日常用水到軟水程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措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根據每個地區水質不同而調整水質硬度,並且達到人們最佳飲水標準的軟化水處理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軟化水處理裝置,包括具有處理腔的桶體、端蓋和調節閥,桶體內具有離子交換樹脂顆粒,端蓋的上端具有徑向水流通孔,端蓋上具有導流管和出水孔,導流管的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連通,另一端伸入處理腔內,出水孔的一端與處理腔連通,另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連通,調節閥裝連在端蓋上,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內。所述端蓋的上部具有添加槽,添加槽上具有上蓋,槽底具有進入孔,進入孔的軸線與導流管的軸線在同一軸線上。所述桶體的底部具有排汙口和排汙堵頭,排汙堵頭密封裝連在排汙口上。所述桶體的處理腔內的上部具有過濾篩網。所述端蓋的頂部具有支架和閥芯孔,閥芯孔內具有橡膠圈,調節閥與支架螺紋連接,且調節閥的閥芯穿過端蓋頂部的閥芯孔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內。所述徑向水流通孔的左、右兩端均具有管接頭。採用上述結構後,由於桶體內具有離子交換樹脂顆粒,水從徑向水流通孔進入導流管,然後流入筒體內後,經過離子交換樹脂顆粒的處理,水就變成很軟水,然後在根據每個地區的水硬度不同,調節調節閥,閥芯通過提升不同的高度改變及控制徑向水流的大小, 將一部分水從徑向水流通孔中通過,並與經過離子交換樹脂顆粒處理的水混和,形成軟水, 達到人們最佳飲水的標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圖1所示,一種軟化水處理裝置,包括具有處理腔1-1的桶體1、端蓋8和調節閥2,端蓋8與桶體1螺紋連接,桶體1內具有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端蓋8的上端具有徑向水流通孔8-1,端蓋8上具有導流管8-2和出水孔8-3,導流管8-2的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8-1連通,另一端伸入處理腔1-1內,出水孔8-3的一端與處理腔1-1連通,另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8-1連通,調節閥2裝連在端蓋8上,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8-1內。參見圖1所示,所述端蓋8的上部具有添加槽8-4,添加槽8-1上具有上蓋8-5,上蓋8-5與添加槽8-4螺紋連接,槽底具有進入孔8-4-1,進入孔8-4-1的軸線與導流管8_2 的軸線在同一軸線上。需要添加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液時,需關徑向閉水流,打開上蓋8-5即可以向添加槽8-4中注入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液,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液通過與導流管8-2的軸線在同一軸線上的進入孔8-4-1注入處理腔1-1內,對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進行再生處理,從而延長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的使用壽命。參見圖1所示,為了在長時間使用後對桶體1內進行清洗,所述桶體1的底部具有排汙口 1-2和排汙堵頭1-3,排汙堵頭1-3密封裝連在排汙口 1-2上。參見圖1所示,為了不讓桶體1內的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從出水孔1-4中流出,所述桶體1的處理腔1-1內的上部具有過濾篩網4。參見圖1所示,為了更好的安裝調節閥2,使調節閥2穿過筒體1的閥芯孔1-5時密封,所述端蓋8的頂部具有支架5和閥芯孔8-6,閥芯孔8-6內具有橡膠圈7,調節閥2與支架5螺紋連接,且調節閥2的閥芯2-1穿過端蓋8頂部的閥芯孔8-6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8-1內。參見圖1所示,為了更好的與水管連接,所述徑向水流通孔8-1的左、右兩端均具有管接頭6。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普通水與徑向水流通孔8-1裝連,水能通過導流管8-2流入箱體1的處理腔1-1內,導流管8-2的出水口最好靠近桶體1的底部,桶體1中具有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的處理變成很軟水,因為每個地區的水質硬度不同,因此我們必須通過調節閥2調節控制水的流量,將一部分沒有經過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處理的水直接通過徑向水流通孔8-1與經過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處理的水混合,形成符合我們日常最佳飲用的軟水標準,而且由於有部分水是直接從徑向水流通孔8-1中流出,不需要經過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的處理,減輕了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的工作量,從而也增加了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的使用時間。
權利要求1.一種軟化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處理腔(1-1)的桶體(1)、端蓋(8)和調節閥(2),桶體(1)內具有離子交換樹脂顆粒(3),端蓋(8)的上端具有徑向水流通孔(8-1), 端蓋(8)上具有導流管(8-2)和出水孔(8-3),導流管(8-2)的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8_1) 連通,另一端伸入處理腔(1-1)內,出水孔(8-3)的一端與處理腔(1-1)連通,另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8-1)連通,調節閥(2)裝連在端蓋(8)上,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8-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端蓋(8)的上部具有添加槽(8-4),添加槽(8-4)上具有上蓋(8-5),槽底具有進入孔(8-4-1),進入孔(8-4-1)的軸線與導流管(8-2)的軸線在同一軸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桶體(1)的底部具有排汙口( 1-2 )和排汙堵頭(1-3 ),排汙堵頭(1-3)密封裝連在排汙口( 1-2 )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桶體(1)的處理腔(1-1) 內的上部具有過濾篩網(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端蓋(8)的頂部具有支架 (5 )和閥芯孔(8-6 ),閥芯孔(8-6 )內具有橡膠圈(7 ),調節閥(2 )與支架(5 )螺紋連接,且調節閥(2)的閥芯(2-1)穿過端蓋(8)頂部的閥芯孔(8-6)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8-1)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徑向水流通孔(8-1)的左、右兩端均具有管接頭(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軟化水處理裝置,包括具有處理腔的桶體、端蓋和調節閥,桶體內具有離子交換樹脂顆粒,端蓋的上端具有徑向水流通孔,端蓋上具有導流管和出水孔,導流管的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連通,另一端伸入處理腔內,出水孔的一端與處理腔連通,另一端與徑向水流通孔連通,調節閥裝連在端蓋上,並伸入徑向水流通孔內。本實用新型能根據每個地區水質不同而調整水質硬度,並且達到人們最佳飲水標準。
文檔編號C02F1/42GK202152292SQ20112022809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明者王建平, 羅雁 申請人:常州佳得順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