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兩小時必吃的美食(名字就很有料數不完的)
2023-05-12 10:55:04
說起金華的美食,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必然是金華火腿。其實,金華是一座隱藏的美食天堂。今天,小布就帶你走進舌尖上的金華~
金華酥餅
據傳金華酥餅的首創者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到明代時已經聞名於世,民間更有著李白「聞香下馬」的傳說。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咬下一口,唇齒留香。
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始於清朝嘉慶年間,是義烏傳統的漢族小吃,餅薄如紙、色澤光亮,口感鮮香、油而不膩,自古以來是款待賓客、饋贈親友的佳品。據東河何氏家譜記載,用肉餅招待客人這一習俗,已有五百八十年歷史。東河肉餅先後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名小吃」榮譽稱號。
蜜汁火方
早些時候,做這道蜜汁火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火腿要選骨頭最少、肥瘦皆有的腿肉。蜜汁與鹹鮮本就性格衝突,但在蒸製的過程中,卻產生了美妙的融合:蜜拔掉了鹹突顯了鮮,再加上火腿本身的香,全加注在早被蒸酥色如琥珀的肉上。
東陽土雞煲
正宗的土雞煲其實燉法極為講究,不是用明火直接燉,而是將煲置於大大的鐵鍋中燜上數小時,直到土雞之鮮和土煲特有的香味融為一體。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香,土雞煲上還覆上了一層薄薄的錫紙,當錫紙被撕開的瞬間,香氣滿溢,讓人慾罷不能。
蘭溪雞子餜
說起雞子餜,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它的特色,就是餜皮薄得像紙一樣,一口下去滿是雞蛋、肉、蔥的混合香氣,堪稱金華早餐美食中的翹楚。
永康肉麥餅
永康肉麥餅雖然外表看起來普通,但一下嘴,餅內的鮮汁就順口流出,乾菜肉香撲鼻而來,引得旁人也饞得不行。
金華煲
「金華煲」系浙江金華市獨有的美味砂鍋燉品,採用20餘味名貴中藥材及香料精心調製而成。味道獨特,滋補養生。金華煲種類繁多,有胴骨煲、排骨煲、金銀蹄、田螺煲、千張牛雜煲等。其中,「金華火腿老鴨煲」被評為第十屆浙江(國際)美食節名牌美食。
武義醋雞
還未上桌,你就能聞到一股撲鼻而來的醋酸味,但當你真正吃起來時,雞肉酸辣適中,男女老少皆宜。
福建羹
提到福建羹,總讓人以為是福建的小吃,但它卻是地地道道的金華美味,爽滑的麵皮,鮮美的小蝦皮,還有豆芽、木耳等佐料,一碗福建羹是金華人完美一天的序幕。
東陽烤豆腐
《東陽風俗志》裡有專門說到,東陽烤豆腐最先用於祭祀典禮。而祭祀必用烤豆腐,是取其「靠」音,等到祭祀完畢,便將其饋贈鄰裡。後來竟成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經典名言的由來。
蘭溪風肉
蘭溪風肉取農家土豬五花肉切成條狀,用炒熱的花椒鹽塗抹均勻後醃製一天,再懸掛於通風處風乾肉中水分。成品後,紅白相間,色澤透亮,香氣襲人,存放到翌年立夏也不會變味,愈陳愈香,風肉可蒸、可煮、可煲、可炒。
東陽沃面
早些年,在東陽民間,人們捨不得把吃剩下的剩菜湯倒掉,在下一頓煮麵條時,全倒進鍋裡,各種風味摻雜在一起,既好吃易消化,又營養豐富。如今,佐以新鮮的青菜、蛋絲、肚片、河蝦、黑木耳、蘑菇等,經精心改良,已登上大雅之堂。
上盧餛飩
上盧餛飩食材選取講究,皮薄餡嫩,選用上好五花肉,精多肥少,軟硬適中。肉餡中添入薑末,用以去腥。上盧人煮餛飩,採用農家土灶,松柴片燒火。清水沸騰後,餛飩下水,只煮片刻便撈起。湯料含豬油和油渣,香味濃鬱。
火灶餅
每個東陽人都垂涎的美食,非火灶餅(梅乾菜肉餅)莫屬了。不同於全國聞名的縉雲燒餅,東陽的梅乾菜肉餅是厚實彈勁的餅皮,內裡的餡兒都是顆粒分明的豬肉粒和經過醃製、曬制而成的博士菜。
豆皮素包
油潤白淨的豆腐皮浸潤之後,被裁成一張張小片,經主婦的巧手一擺弄,豆腐青菜、蘿蔔、糯米等餡料立即被包裹在小小的豆腐皮內,透過薄如蟬翼的豆腐皮,裡面的餡料一覽無餘。豆皮素包裹好之後用油炸成金黃色,端上桌的素包皮層鬆脆突出了豆香,裡層鮮嫩增添了食慾。
的卜
的卜看起來平平無奇,卻被列入了金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外面是麥芽糖,裡面有芝麻糖餡,由一雙雙老手手工製作而成。鬆脆細滑香甜可口,它不只是食物,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
紅糖麻花
義烏紅糖可以加工出很多紅糖系列美食,如義烏麻糖、紅糖麻花、薑糖......其中廣為食客喜愛的紅糖麻花,外面包裹的紅糖香甜可口,裡面的麻花外脆內酥,吃一口滿嘴留香。
都說金華的美食藏在
當地人的一日三餐裡
你還知道哪些金華地道美食?
快來和大家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