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美食家一個人吃米飯(孤獨的美食家原作者)
2023-05-20 19:39:17 5
「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短時間他內變得隨心所欲,變得『自由』,誰也別打擾,毫不費神地吃東西的這種孤高行為,只是這種行為能夠與現代人平等,能夠最大程度得到治癒。」
《孤獨的美食家》是一部講述了個體雜貨進口商井之頭五郎,在工作的間隙,尋找餐館享受美食的漫畫。這段開篇詞也隨著作品的電視劇化變得廣為人知。
《孤獨的美食家》第六季海報。 本文圖片 主辦方提供
漫畫最初於1994年至1996年在扶桑社的《月刊PANJA》連載,2008年在《SPA!》一次性全部刊載,2015年又在《SPA!》登載新作。2012年,改編為電視劇,第一季在東京電視臺播放,至今已經播放至第六季。
漫畫原作久住昌之大學時代即對美術與音樂興趣頗深,課餘時間在美術學校跟隨日本藝術家赤瀨川原平。1981年,久住昌之與美術學校同期聲泉晴紀合作,以筆名「泉昌之」在漫畫月刊雜誌《GARO》發表漫畫,由此漫畫家出道。
泉昌之作品《超級棒的壽喜鍋》《食軍師》《豪快閃電》。
《孤獨的美食家》為久住昌之與谷口治郎合作完成,曾被翻譯為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改編為電視劇後,久住昌之還擔任了電視劇中一部分音樂的創作工作。為此,他在2011年與薩克斯手福村諭、吉他手河野文彥、鼓手慄木健、鍵盤手西村克哉組成「The Screen Tones」樂隊,負責全系列的配樂。
日前,久住昌之偕樂隊來滬演出時,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專訪。
久住昌之
【對話】
澎湃新聞:成為漫畫家的契機是什麼?
久住昌之:我小時候雖說有想過畫漫畫,但是因為實在是太難了,就沒有畫成。二十歲的時候,我自知不會畫漫畫,但是我有朋友想要畫漫畫。當時他給我看了他的作品,我覺得這個畫得還挺有趣,但是臺詞實在是太無聊了。我就跟他講,要不我來寫臺詞吧。我當時就臨場發揮用鉛筆寫了一些。給他看了之後,他就覺得真有趣啊。這樣我們就一起作為漫畫家組合出道了。
剛出道的時候是和泉晴紀一起合作的。後來就和我弟弟久住卓也一起合作。我寫臺詞,弟弟畫圖,還得了文藝春秋漫畫獎。後來和谷口治郎合作,就有了《孤獨的美食家》。雖然我是特別希望能全部由自己完成,但是基本都是和別人合作。我是更多作為原作。
澎湃新聞:你的漫畫作品中很多是描寫食物的,選擇這樣的題材的理由是什麼?
久住昌之:無論是哪裡的人,都會肚子餓。如果有什麼人不會肚子餓,那就真的有趣了。無論是日本人、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會肚子餓的。因此就會寫很多美食的故事了。
澎湃新聞:是像《孤獨的美食家》中的五郎一樣,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多,還是和朋友一起吃的時候多?《孤獨的美食家》是基於自身的體驗畫出來的嗎?
久住昌之:我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比較多。我經常是一個人工作,既沒有助手,也沒有經紀人。因此如果一個人工作的時候,中間如果想要吃東西的話,大多是一個人去的。《孤獨的美食家》大半基於自身的經歷。但是我基本上沒有機會像五郎那樣享受美食,所以就十分憧憬那樣享受美食的感覺。
澎湃新聞:據說你有在澡堂喝酒的愛好,那麼你經常喝的酒有哪些,又是為什麼選了這些酒?
久住昌之:我一般工作完了之後會就回去喝酒。最開始的時候,比較喜歡喝啤酒,現在比較喜歡日本酒。但是具體的種類就不太記得了。喝過的酒,如果喜歡的話,就還會點。會喜歡經常喝的酒。可能更多的是,店員或者老闆推薦的酒。
11月12日,久住昌之偕Screen Tones樂隊來滬演出。
澎湃新聞:《孤獨的美食家》在拍成電視劇的時候,選擇餐館的標準是「漫畫絕對不出現原作中的餐館」,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久住昌之:雖然漫畫中的飯館很受讀者歡迎,但是漫畫中的餐館有些並不是實際存在的。另外,為了畫漫畫找餐館我也是花了不少力氣,非常辛苦。你們這些做電視劇的人也像我一樣費點力氣吧。不費功夫,電視劇也不會有趣。不能讓你們的工作那麼簡單。你們就從零開始找餐館吧。我當時就這樣跟他們講。
澎湃新聞:選擇餐館的時候,有發生什麼不愉快的體驗嗎?
久住昌之:找餐館的時候沒有什麼不愉快的經歷。選擇餐館的時候,一般都會去很多次。一進店裡就決定是這家,一般不會這樣簡單了事。通常是嘗過之後,回去,然後再去那家店裡嘗一下,再回去,這樣來來回回三次左右才能決定。一般不會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倒是有過,老闆雖然非常高興,但是擔心店裡會變得非常擁擠,就不想被我們拍。有些店是年紀很大的公公婆婆經營的。他們就會覺得如果店裡面人來得太多,就會有點招呼不過來。也有因為這種原因不讓我們拍的。這種情況我就會覺得有些遺憾。啊,明明是那麼好吃的餐館,但是卻不能拍。
澎湃新聞:不限於《孤獨的美食家》中出現的食物,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
久住昌之:我喜歡吃圓白菜。配著日本的炸豬排就味道不錯。圓白菜沙拉也挺不錯。還挺喜歡配著德國香腸一起吃。圓白菜湯也可以。五花肉卷圓白菜我也挺喜歡。
澎湃新聞:嘗試過最難吃的食物是什麼?
久住昌之:加了特別多奶油的食物,我吃不太慣,比如奶油特別多的義大利麵,泡芙我倒是挺喜歡的。如果(奶油)放得少一點的話,我還是喜歡的。稍微放一點,味道不錯,如果放太多的話,我就會覺得,「啊,好難過啊」。甜食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點心倒還好。但是我比較喜歡臭味的食物,比如臭豆腐。
澎湃新聞:有沒有什麼特別喜歡吃的中國菜?
久住昌之:中國菜的話,我比較喜歡餃子。日本是煎餃比較多,但是我也喜歡水餃。也很喜歡燒麥。我也超級喜歡拉麵。但是日本拉麵和在中國吃的日式拉麵還是多少有些區別。在上海吃過的日式拉麵,面也有點不一樣。今天吃了些牛肉,我覺得味道也不錯。雲南菜的牛肉,湯有點辣,但是非常好吃。
澎湃新聞:《孤獨的美食家》動畫為什麼會選擇在手機APP上面播放?
久住昌之:這次通過網絡放送的豎屏動畫,是製作方跟我商量,是不是要做成這種,通過APP放送。我覺得這也可能也挺有趣的。並不是我選的方式,而是製作方跟我商量的。
澎湃新聞:這次動畫選擇餐館的標準和電視劇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嗎?
久住昌之:不是的,這次動畫化,基本是改編的,並不是原創的故事。
澎湃新聞:《孤獨的美食家》在中國也很受歡迎,對中國的粉絲也說點什麼吧?
久住昌之:大家能喜歡《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漫畫,我深表感謝。我做夢都沒有想到,能夠有中國讀者喜歡。我畫這部漫畫基本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能有外國讀者,我一點都沒有想到。我非常欣喜。外國讀者也能因此獨自享受美食的樂趣,我也覺得非常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