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的特色美食介紹(吃過濱州這些特色美食)
2023-05-01 19:12:12 1
濱州市位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裡,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是山東省的北大門。
1、濱州喬莊水煎包
喬莊水煎包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又稱崔家煎包,起源於博興縣喬莊鎮駐地喬莊村。喬莊水煎包具有個圓、面細、餡香,兩面煎制,賞口、飄香四溢,回味無窮等特徵特點,令人垂涎欲滴。
2、繡球乾貝
繡球乾貝,是山東省濱州市博興地區的著名傳統特色美食。因此菜形象逼真,有如舞龍時用的繡球,色彩鮮豔,絢麗多彩,故而得名。繡球乾貝製作原料主要有水發乾貝、大蝦肉、肥豬肉、雞脯肉、菠菜心、火腿、冬菇、蔥薑汁、精鹽、味精、紹酒、溼澱粉、芝麻油、雞蛋清等。吃起來鮮而不膩,嫩爽多汁,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
3、濱州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是山東濱州市的傳統產品,享譽省外,已有70多年的悠久歷史,該產品是濱城常雲鑾祖孫三代的家傳絕技,有一整套的生產工藝方式,大體分為6步工作法。酥糖用料考究,手工精細,色澤淡黃,銀絲油潤,蓬鬆甘爽。麻香濃鬱,酥脆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地方風味。
4、清燉開凌梭
清燉開凌梭。山東霑化地方傳統名吃。用當地越冬梭魚,去鱗清氽,再用旺火燉熟,味道鮮美無比。
5、邢家鍋子餅
鍋子餅濱州傳統名吃。相傳此餅乃清末西關一邢姓店家製作,又稱"邢家鍋子餅"。經過幾代人的手工製作,裹特色餡,夾濱州味,邢家鍋子餅讓濱州人吃出了名堂。先用軟面做兩個小薄餅,在熬子上烙黃備用,再用雞蛋、熟肉、豆腐、香菜制餡,捲入餅中,稍煎,切成塊食。鍋子餅呈長方形,麵皮用發酵面油煎做成,包以菠菜、青辣椒、鮮蝦皮、豆腐末、粉條末等製成的餡,滑酥多餡,鹹鮮適口,香而不膩。
6、濱州西董酸漿豆腐
西董酸漿豆腐製作技藝距今已有 600 餘年歷史,以優質黃豆和山泉水為原料,經選料、浸泡、磨漿、殺沫、去渣、煮漿、點漿、壓制八道工序純手工製作而成。區別於傳統的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酸漿豆腐是以酸漿點漿。所謂酸漿,是製作豆腐後瀝出的汁水,在適宜的溫度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自然發酵而成。
7、油煎鍋貼
鍋貼有兩種,一種油煎鍋貼,一種清蒸鍋貼。油煎鍋貼一種是帶餡,一種無餡。大小約為水餃的兩倍。餡可以隨自己的喜好調製。一般是豬肉(芹菜肉、蘿蔔肉)或素餡(白菜豆腐、素三鮮)等等。包好後一個個貼到熱油鍋裡。在加熱的過程需要翻動幾下。無餡的鍋貼為長條形。是將面擀成皮,抹上油鹽蔥,捲成條狀,然後扭一下。做好後同有餡鍋貼一樣放到鍋裡煎熟。剛出鍋的鍋貼最好吃,香噴噴的,看著熱油還在上面沒有完全退去。忍不住咬一口,雖說有點燙,但是香香的夠滋味的美味已經到了嘴中……
8、青陽炒雞
青陽炒雞,是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青陽鎮的著名特色美食之一,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有二十多年的炒制歷史。青陽炒雞選用散養的優質土麻雞為主要原料,配以辣椒、花椒、生薑、醬油、食用油等佐料精製而成。青陽炒雞重麻辣,食之味美醇香,令人回味無窮。
9、韓記香腸
惠民坤鵬牌韓記香腸師承北京老字號寶元齋之傳統精華,不斷探索食品營養科學之真諦,以香味純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而久負盛名,享譽齊魯。經韓氏幾代人經心選料,科學配方,傳統的手工工藝製做,精美包裝,真誠、誠信、善待每位消費者,成為深受消費者青眯的品牌,實為款待佳賓、饋贈親朋的高檔食品,外出旅遊方便攜帶的美味佳餚。
10、鄒平臺子火燒
臺子火燒位於鄒平縣境西北部的黃河岸邊的臺子鎮。剛出爐的臺子火燒,看著脆黃,聞著焦香。表皮薄如紙張,碰一下就能碎掉,裡皮層層疊加,咬下去勁道柔滑。待味蕾感受過脆、酥、甘、軟後未免口乾,再來碗西紅柿雞蛋湯那可真叫絕配。任何一味美食能做到引人入勝,就必有獨特要求。
11、霑化蝦醬
蝦醬又名蝦糕。它是以各種小鮮蝦加鹽發酵後,經磨細製成的一種粘稠狀醬。我國沿海凡產小蝦地區均能生產。以山東濱州、河北唐山、羊角溝、浙江和廣東出產最多。以濱州的霑化、無棣兩縣均出產蝦醬,且蝦醬的質量都比較高,蝦醬的產銷量、商品率霑化縣更大一些,在外地的知名也較高。
12、無棣大山燒雞
大山燒雞,起源於無棣縣碣石山鎮(原大山鎮),是頗具地方風味的濱州特產之一,因其"肉嫩味鮮,外酥內軟,色澤鮮豔,風味獨特"而香飄京津冀魯。大山(現稱碣石山),處在進出京津唐的冀魯要道,路邊的大山燒雞店生意紅火。許多南來北往的過客停車進店,捎上可意的大山燒雞,聞香品鮮,饋親贈友。選一隻,輕輕一撕,整隻雞熟爛易撕,口感香而不膩,有股獨特的香味。
13、博興金絲鴨蛋
博興金絲鴨蛋是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的特產。博興縣所產的金絲鹹鴨蛋,蛋殼呈青色,外觀圓潤光滑,蛋心為紅色、營養豐富。該產品的特點是蛋心為紅色、營養豐富。它富含脂肪、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胺基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而且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優質的鹹鴨蛋鹹度適中、味道鮮美,老少皆宜。
14、武定府醬菜
武定府醬菜,是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的著名傳統特色美食之一。傳統武定府醬菜品種主要有磨茄、包瓜、糖包、醬桃仁、杏仁、水晶萵苣、醬黃瓜、醬花生仁、合錦菜、醬地環、虎皮菜、百工皮等三十餘種。後來又開發了醬兩仁、醬三樣、多味辣菜、醬蘆筍、醬香菇等新品種,使武定府醬菜形成糖醋類、醬制類、泡漬菜、豆製品類四大系列。食之鹹中帶甜,醬香味濃,清香可口。
15、杜橋豆腐皮
杜橋豆腐皮以質地細嫩、味道純正、水質良好著稱的杜橋豆腐皮,其特色是口感醇香、煎炒不碎、咀嚼鬆軟。如今,杜橋村豆腐皮製作工藝傳承了近100年,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豆腐皮專業村,豆腐皮加工製作已成為杜橋村老百姓的致富項目之一。
杜橋豆腐皮製作上選用上等的綠色優質大豆和獨有的天然純淨黃河水為原料,經選豆、浸泡、磨漿、煮漿、點滷、潑汁、壓榨、揭皮、入味(調製)和攤涼等十幾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該產品的傳統工藝中有一道入味(調製)的工序,這是製作杜橋豆腐皮獨有的一道工序,通過這道傳統滷製工藝所做的豆腐皮,筋道好、口感微甜、豆香純正,風味獨特,是一種婦、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2011年入選「山東省不得不吃的一百種美食」
16、惠民馬蹄火燒
提起馬蹄火燒,在惠民縣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許多當地人都是吃著馬蹄火燒長大。說起馬蹄火燒的歷史,連做火燒的師傅也表示無法說清。馬蹄火燒是魯北麵食中的一種,多流傳於惠民、商河一帶,因外形酷似馬蹄,所以叫馬蹄火燒。 馬蹄火燒又稱驢蹄火燒,與一般燒餅不同。馬蹄火燒的做法是:先揪一塊50克的發麵,內放椒鹽、油,外沾芝麻粒兒,然後放在平案板上,擀成麵餅,右手捏著麵餅的邊兒,與左手的虎口相擠靠,就形成馬蹄形,兩面再刷上紅糖水,單手託入爐內,粘在爐頂的內壁上烘烤。烤好的火燒黃中透紅,圓面兒稍鼓,活脫一隻馬蹄,特點是外焦裡香,鹹甜相間。
17、小營丸子
小營丸子是濱州高新區名吃,來到小營不得不嘗小營丸子。小營丸子純精肉製作,口感非常好,每次回老家都會買一些吃,回來時也要買一些帶回來吃。
18、魏集驢肉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說到驢肉就不得不說咱濱州名吃魏集賈老四驢肉。賈老四藥雞驢肉始創於清同治五年,製作秘方源於一清宮御廚之手,至今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從最初的走街串巷叫賣,到現在的企業化運作,賈老四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始終秉承綠色、健康、原生態的理念,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之路。
19、霑化鍋子餅
鍋子餅形成於清末民國初,興盛於20世紀4、50年代,周總理也曾品味過這「一餅可卷萬物」的美味。據傳,創造這一吃法的邢振浦先生最早以經營包子和千層餅等麵食為業。但隨著賣包子等麵食的店面多了,就改成了專賣千層餅。而此時,古鳳凰城的另一端利津已經創造出了「水煎包」的美味,善於思考的邢家人為了能在競爭中生存,創造性的往千層餅裡加入了蔬菜、熟食以及各種調味料,而就是這看似被逼無奈之舉,讓齊魯大地上又多了一道美味。
20、八大碗
食物走遍歷史 濱州八大碗,製作精細,寓意美好,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多年的歷史。久負盛名的大山八大碗之所以好吃,那是因為製作講究。每道菜工序都嚴格要求,製作程序複雜。大山八大碗講究色、香、味,它即是美食,又是藝術品。大山安林八大碗基本內容:四喜丸子、雞絲、清蒸梭魚、松肉、藕合、卷煎、白水(五花肉片)、炸蝦段、小丸子各一蒸碗。說是八大碗,實則九個碗。也有一說,是八個碗,一個大碗,一共九碗。其寓意:四喜丸子 —— 四喜臨門;雞 絲 —— 大吉大利;清蒸梭魚 —— 年年有餘;松 肉 — 生活步步高;藕 合 —— 闔家歡樂;卷 煎 —— 富貴吉祥;白水(肉)— 家庭富貴;小 丸 子 —— 子孫滿堂。八大碗的寓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盼。
寫在最後:
作為資深吃貨的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濱州18種特色美食,來到這裡不能錯過的美味。濱州地處山東北部,與河北接壤,獨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這裡獨特的各類美食,來到這裡千萬不要錯過哦!!!快快收藏起來,以後才能不會遺漏這裡的每一樣美食哦!!!
小夥伴們還喜歡哪裡的美食呢,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吧!!此次整理可能並不全面歡迎留言告訴小編,下期內容會更加精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