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油果的真相(是炒作還是真的有啥神奇的營養價值)
2023-05-01 17:43:28 2
本文1850字 寫作用時2小時 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目錄:
一: 隨便閒聊(可略過)
二: 炒作嗎?
三: 到底健不健康?
四: 有什麼營養成分?
五:如何挑選
六:切牛油果
七:如何搭配
八:國產有望?
一:隨便閒聊(可略過)今天有一條熱門新聞說是2017年牛油果的進口量飆升到了32100噸,增長了1萬多倍。
首先我去核實了一下這個數據,並沒有找到官方出處,無論中國海關總署、農業部相關的報告或者文獻中都沒有查到這個數據。
另外提醒一下,一般政府官方用的是「鱷梨」這個詞,不是牛油果。
2017年採用這個數據的媒體不但沒寫出處,居然文中還引用了我的觀點,可惡的是沒有寫我的名字,只說是「北京友誼醫院的營養師表示」,讓我非常氣憤……
總之這個數據目前存疑。
我第一次完整地吃完一顆牛油果,大概是在六年前,那天是三八婦女節前夕,我有幸收到邀請去谷歌的中國總部給員工做健康講座,在他們那裡吃了頓午餐,人家的自助午餐不但可以拿牛油果,還有大閘蟹……(螃蟹、鮑魚、三文魚輪流)後來我在美國吃了半個多月的牛油果,才算是積累了一些作為吃貨的經驗。
如果我們再去梳理一下牛油果的歷史,會發現流行時間確實很短,鱷梨在15世紀才開始有書面記載。
19世紀從墨西哥到了美國,牛油果這個名字也是在20世紀才開始流行。在我國更是從2005年才從墨西哥進口。
牛油果這麼火,是不是有什麼炒作的成分呢?
這在最近的很多文章中已經詳細講過了,其流行的背後有很大的營銷的成分,但我覺得營銷無可厚非,只要是不虛假宣傳即可。
有關牛油果的營銷,健康牌佔了很大的比重。
牛油果這東西的營養和水果比確實比較獨特。但是如果你拿去和大豆比,就會發現似乎很像。
你只需要注意吃點豆製品,平時吃點香蕉補補鉀,營養角度完全可以代替牛油果。
是不是這麼聽上去就覺得不那麼高大上了?
四:到底有什麼營養成分?我們來看一下牛油果的營養成分。
一個牛油果大約200克,去掉皮去掉核之後,大約135克。按照每100克可食部的營養成分來看,蛋白質2%,碳水化合物8%,其中糖的含量只有0.3%!幾乎無糖哦!
脂肪有15%,其中單不飽和脂肪含量有9.8克,飽和脂肪2.1克,多不飽和脂肪酸1.8克。總量確實不低,但是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而且單不飽和脂肪酸佔了2/3。這個比例和橄欖油比較接近,因此脂肪酸結構還是挺健康的。
才不像某些人所說「吃牛油果和吃五花肉其實沒什麼差別」。
其實很多時候單獨拿一個食物中的某一個成分與其他食物橫向比較意義並不大,你要是拿雞蛋和牛油果比蛋白質,那雞蛋中的蛋白質可以抵得上好幾顆牛油果,還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可你要是比鉀和膳食纖維,那又是另一個天壤之別。
一般蔬菜水果鉀含量都不低,牛油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每100克有507毫克,還有6.8克的膳食纖維,比許多粗糧都多,對於各種平時飲食大魚大肉吃得非常油膩的人,用牛油果來代替肥肉或者較多糖鹽的醬料,不失為一個健康的選擇。
所以我個人是很反對說牛油果營養價值低的,你可以說它性價比不高,但是營養價值真的不低。
一般來說重點是看外皮的顏色。
如果顏色還是綠的,說明可能沒有完全成熟。
如果已經變成非常黑的了,甚至是輕輕一捏已經很軟了,這時候比較適合吃,但是就不要再長時間儲存了。
另外如果吃的時候發現上面有黑斑,那也別吃了。
牛油果一般儲藏時間比較短,也就一周的時間。
六:切牛油果網上有很多如何切牛油果的教程,我一般的方法就是用刀沿著中間的水平線切一圈,再握住牛油果,將其旋轉分開,最後再把刀剁入核中,旋轉一下,把果糊取出,接著就可以用勺子把裡面的果肉挖出來吃了。
說到搭配,很多人可能覺得牛油果不是很好吃!常見的有搭配煙燻三文魚或者其他的肉類,還有作為一個醬料來配麵包果蔬等等,甚至將牛奶做成奶昔都不錯。
八:國產有望?去年我在北京電臺做節目,主持人問到我中國有沒有希望靠本土種植來替代進口?
一般來說牛油果它作為一個亞熱帶的物種,需要氣候沒有霜凍,風也比較少。假如有大風溼度低,花朵容易脫水,影響授粉,霜凍的話也可以是會使得果實掉落。
好消息是我看農業部的相關報導是說有很多的地區也開始有了,反正總之最後交由市場來說話,既然這是個產業,當然可以好好發展一下。
總之,提醒一下牛油果這東西並不神奇。而且我們不用過於推崇某一個食物。如果你真的只想靠一種食物來獲得營養,那直接去吃醫用特殊配方粉吧……
你第一次吃牛油果是什麼時候?一次愛上還是再也不吃了?
作者:顧中一,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微博2018十大影響力健康醫療大V,人民日報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八年三甲醫院營養師經驗,頭條號籤約作者,所著科普圖書已銷售十餘萬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