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食材堅持吃能健脾養胃(脾胃不好入秋後多吃它)
2023-05-15 16:43:17 2
我的朋友圈,最近多了一位活躍的「魯菜推廣大使」——
朋友今年中秋,第一次跟男朋友回山東見家長。
去之前緊張得很——
聽說山東酒桌文化很複雜?
聽說山東媳婦一般都不能上飯桌?
聽說山東人頓頓都吃煎餅卷大蔥?
沒想到,回去沒兩天,就自動成為了「山東自來水」,每天跟我們分享各種趣事:
山東的大蔥那是真的大,一根大蔥都快趕上我本人那麼高了!
而且,很甜很好吃!
(圖片源於網絡)
山東人民說話愛用倒裝句嗎?一點點吧我覺得。
山東人民真的好有禮貌,對不認識的人統統尊稱「老師」,想必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真實寫照,不愧是孔孟之鄉!
至於餐桌上的都市傳說,朋友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都2020年了,老觀念也在逐漸改變了。
比如酒桌文化,她男朋友家就很隨意,能喝就喝一點,不能喝不勉強。
至於女性不能上桌,那也是老黃曆了,現在都是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一起吃飯。
說到吃的,她更是話匣子停不下來:
除了大蔥煎餅,山東好吃的可太多了!
蔥燒海參、九轉大腸這些大菜硬菜就不用多說了,一些家常魯菜,也是有滋有味~
而且,因為一道菜,她還迅速和未來婆婆達成同盟——
芫爆裡脊
「芫」,指的是芫荽(yán sui),也就是香菜。
(一個冷知識,芫荽才是香菜正經八百的學名,至今不少地方也仍然保留著這個名字。)
香菜的味道,不喜歡的人拒而遠之,我這位朋友卻和她未來婆婆一樣,對它愛得不行。
哈哈,這可不就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
以芫荽梗為主要配料,猛火急炒烹飪菜餚,是魯菜傳統爆炒方法之一。
炒出來的肉絲軟嫩而粉白,芫荽脆嫩碧綠。
瞧著清爽,吃著鹹鮮回味,夾雜一絲白胡椒粉的香辣,和久久不散的香菜清香,是魯菜裡濟南風味菜分支的代表。
不過我相中它的理由很簡單:料好買,做起來快,也足夠好吃!
家常菜菜單又可以添一員猛將
如果平時炒裡脊肉很容易炒老塞牙,學會芫爆法。還可以讓你的肉絲像餐廳出品一樣鮮嫩!
菜菜總結了一個三部曲:
醃肉的時候要分次多次地抓勻讓料吸收;
提前切好所有配料、調好料汁,開鍋後一氣呵成;爆炒前要多油、溫油快速把肉滑熟,就會非常滑嫩。油溫過高肉絲容易打卷,多的油也可以二次利用。
香菜梗也不宜久留,煸炒幾下出鍋保持脆嫩。濃鬱的特殊香氣,還可以祛除肉類的腥羶味。
家庭製作如果懶得擇葉子,也可以一起放,味道一樣好!
這道菜還可以將豬裡脊換成雞肉、牛肉或者羊肉、肚絲,一下解鎖多樣芫香誘人的芫爆菜。
- 芫爆裡脊-
[ 食材 ]
醃裡脊 :豬裡脊300g 鹽小勺 蔥姜水1大勺 蒸魚豉油1小勺 糖1小勺 蛋清1個 玉米澱粉1大勺
爆裡脊 :芫荽(香菜)5根 大蔥1段 生薑1小塊 大蒜3瓣 紅椒1個 鹽小勺 香醋1小勺 白胡椒粉小勺 糖1小勺
此配方為兩人份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豬裡脊改刀成薄片,再切成均勻的細絲,放入水中泡洗10分鐘去掉血水
洗去豬肉的血水既可以去除血腥味,也可以使成品裡脊顏色更白淨
2.泡好的裡脊擠幹水分,放入小勺鹽、1小勺蒸魚豉油、1小勺糖抓拌均勻
加入1大勺蔥姜水抓拌至豬肉完全吸收,再加入1個蛋清繼續抓拌均勻,然後加入1大勺玉米澱粉抓勻。
最後放入一大勺食用油拌勻即可
每次加入一種液體後需要抓勻至完全吸收再繼續加入下一種
3.芫荽(香菜)去葉切成寸段,大蔥切成細絲,生薑切絲,紅椒切絲,蒜切片
4.碗中放入小勺鹽、1小勺香醋、小勺白胡椒粉、1小勺糖、1大勺清水調成料汁
芫爆裡脊屬於爆炒菜,提前調好料汁,可以減少食材在鍋內停留的時間
5.鍋燒熱加入少許冷油潤鍋,再加入1指深的食用油,油溫燒至3成熱時放入裡脊絲快速滑開,變色撈出即可
過濾出來的熟油可留著醃肉、拌菜,但不適合二次烹飪
6.鍋裡留1大勺底油,油溫燒至8成熱放入薑絲、蔥絲、紅椒絲、蒜片翻炒出香味,倒入芫荽梗(香菜梗)大火翻炒數下,再加入裡脊和料汁炒勻即可
趁熱上桌的芫爆裡脊,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格外刺激食慾。
爆炒的魅力就在於,即使沒湯汁沒勾芡,但每一筷子肉絲上若即若離的油水,也格外下飯!
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吃香菜梗,有不輸芹菜的脆爽,和鮮嫩的肉絲相映成趣。
而且,香菜性溫味甘,健胃消食,再加上裡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也能補脾益氣。
秋冬季節別光顧著吃大魚大肉進補,這道快手小炒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與消化,脾胃不好的人可以常吃。
對於不同的文化,不要心懷偏見,也別態度傲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公允的判斷。
一道快手美味的芫爆裡脊,也讓我對魯菜,對山東美食興趣大增!
一想到還有大片未曾解鎖的美味領域,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如果有來自山東的、愛吃山東菜的小可愛,歡迎留言向我多多推薦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