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戒中心的香港電影(狗血升級版色戒)
2023-05-21 18:26:58
說起間諜電影,廠長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色戒》。
要顏有顏,要肉有肉,懸念迭起,全程高能,在當年,給了觀眾以很大的震撼。
但今天,廠長又發現了一部老片,徹底刷新了我對諜戰電影的認知。
它簡直就是狗血升級版《色戒》——
《罪孽》
說是老片,但在今天來看,這部電影仍然具有相當高的可觀性。
它的卡司非常強大。
《莎翁情史》的導演約翰·馬登執導,奧斯卡影后海倫·米倫主演,還有《阿凡達》的男主薩姆·沃辛頓,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
講真,光是勞模姐在電影中的顏,就夠觀眾舔屏一年了。
本片其實翻拍自2007年的以色列同名電影《罪孽》。
雖然沒有槍戰,追逐,飆車等大場面戲份,但也一樣的緊張刺激。
不僅每一秒都充滿著懸疑驚悚的氛圍,更是把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
在一段長達30年的痛苦回憶中,主人公們面對的,是肉體上精神上的雙重危機。
女主瑞秋,是一位已經退休的女間諜。
30年前,她聯合另外兩名間諜,組成了以色列秘密特工小組。
他們負責追查抓獲,在二戰期間實施過無數殘忍人體實驗的納粹外科醫生。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把醫生送給上級審判時,被囚禁的醫生突然潛逃,還把負責看管他的瑞秋打成了重傷。
眼看著任務就要失敗,奄奄一息的瑞秋憑藉著信念爬起來,朝著逃犯的背影開了一槍。
這次任務的成功,讓特工小組從此名聲大噪。
而千鈞一髮之間挽救了整個局面的傳奇經歷,也讓瑞秋成了後來30年之內的民族偶像。
鮮花,掌聲,榮譽,源源不斷。
公開演講,接受採訪,粉絲見面會,瑞秋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以色列人。
就連她臉上的傷疤,都成了她的勳章。
她的女兒,更是以自己的母親為驕傲,還出版了一本歌頌瑞秋的書籍。
然而,然而。
從瑞秋的表情來看,她並沒有那麼的開心,自豪,更多的是憂愁,勉強。
四下無人時,她還會崩潰大哭。
種種跡象表明,當年的事情遠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隨著鏡頭的不斷切換,時間來到了30年前。
當年的瑞秋,還是知性,美麗,單純的大姑娘。
接到上級的命令,她和另外兩名特工組成了秘密調查小組,一個是史蒂芬,一個是假裝她丈夫的大衛。
兩男一女生活在一起,雖然每天都是討論工作,收集情報,訓練格鬥術。
但最終,還是免不了三角戀的狗血戲碼。
感情上頗為悶騷的大衛,雖然對自己的假老婆產生了感情,但始終不敢下手。
最後,受不了孤獨的瑞秋,投入了更為風流的史蒂芬的懷抱。
感情歸感情,工作是工作。
通過收集的情報,他們終於掌握了醫生目前的位置。
瑞秋和大衛,以「長期不孕不育,進行婦科檢查」的理由,找到了醫生,然後一步一步的接近他,了解他。
最後,瑞秋在病床上,趁醫生毫無防備之時突然襲擊,將一支裝有迷藥的針管插入了他的脖頸。
然後,悄無聲息的製造出醫生無故暈倒的假象。
史蒂夫和大衛,假裝成醫護人員,將失去知覺的醫生進行轉移。
原本,事情進行的都很順利。
可就在他們準備將醫生送上火車,交給上級審判之時,因為迷藥的劑量不夠而突然醒來的醫生,打破了他們的計劃。
因為打草驚蛇,上級決定放棄這個任務。
而已經綁架了醫生的三個秘密特工,又因為良心和道德的約束,不能直接殺了他。
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把醫生囚禁在自己的房子裡。
三個人輪流看管,每天定時給醫生餵飯,帶他上廁所。
但沒想到,意志力足夠強悍的醫生,完全是個臭驢脾氣。
拒不吃飯,又踢又打,折騰的三個人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他更是以壓倒性的話術,來蠱惑瑞秋和大衛。
在他們軍心渙散之時,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
偷偷掙脫繩索的醫生,從背後襲擊了毫無防備的瑞秋,然後慌慌張張的從大門逃走。
奄奄一息的瑞秋,根本沒有力氣和意識再爬起來……
醫生並沒有死。
這30年來,也許他就在世界上的某一個角落裡隱姓埋名的苟活著。
而把一切都徹底搞砸的特工小組三人,陷入了絕境。
放走納粹犯人?這是國家的恥辱,更是他們作為特工的失敗。
因為一己私慾,他們製造了醫生被擊斃的假象,從此以後,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看到這,瑞秋之前的一切糾結不安,全部都有了解釋。
一個人當然可以撒下彌天大謊,騙得譽滿全球,但唯獨過不了自己良心這一關。
影片中30年後的戲份中,3個老戲骨在謊言中的掙扎,非常的具有戲劇張力。
從頭到尾,他們對心理博弈和氣場的把握,簡直可以用超神來形容。
他們忌憚得不僅是「納粹」,更是拷問著自己「猶疑」的內心。
而30年前的戲份中,三個年輕的演員則負責顏值,動作和節奏。
勞模姐在片中,又美出了新高度。
她的氣質內斂,沉靜,美麗,完全符合整部影片壓抑,緊張,又有點文藝的氣氛。
30年前的彌天大謊,30年後的罪孽深重。
影片的整個故事非常完整,前後因果環環相扣,敘事的節奏把握的也非常穩定。
層層推進的懸念,糾結纏繞的三角戀,既引人入勝,又盪氣迴腸。
而在影片將近尾聲之時,導演又安排了一個驚天大反轉——
隱匿了30年的醫生,突然又出現在瑞秋的生活中。
為了維持現有的名利,這樣的餘孽多半是要斬草除根的。
但對瑞秋來說,是真相與良知重要?還是所謂的國家臉面與個人的名聲重要?
一切,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謊言鑄成的錯誤,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拷問著良心。
事實和謊言,理智和情感,正義與邪惡,向來不是一邊倒,於是人心也變得更加捉摸不定。
真相也許是奢侈的,但謊言,總要有澄清的一天。
因為謊言的寫出的歷史,終究抵還不了良知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