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可能存在的過敏原(這種過敏原很多人家裡都有)
2023-09-10 05:15:26 2
家裡可能存在的過敏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頭髮是美麗氣質的重要構成,是女子氣質、男子氣概和年輕、健康及美麗的標誌隨著人們對青春和美麗的關注增加,染髮在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中逐漸流行起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家裡可能存在的過敏原?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家裡可能存在的過敏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頭髮是美麗氣質的重要構成,是女子氣質、男子氣概和年輕、健康及美麗的標誌。隨著人們對青春和美麗的關注增加,染髮在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中逐漸流行起來。
據調查顯示,日本和韓國的婦女約有60%的人都染過發,這與歐美染髮人數幾乎相當。在東亞及東南亞的其他國家的女性染髮比例要遠低於日韓女性,中國也有30%左右的女性染髮,並且近年有上升趨勢。據2015年經濟學人數據顯示,全球染髮工業產值超過70億美元。
但幾天前的一條新聞引起筆者的關注。
2018年9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於28批次不合格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91號)顯示,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等檢驗,標示為廣州XX工廠等21家企業生產的28批次化妝品不合格,涉及諸多知名品牌。
據悉,主要問題是實際檢出成分與批件配方或標籤標識成分不符,屬於化妝品生產企業擅自變更產品配方的行為。
此外,多個染髮劑產品檢出鄰氨基苯酚成分。
據研究,鄰氨基苯酚屬於致敏物質,《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中明確指出,鄰氨基苯酚及鹽類為化妝品禁用組分,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人工合成染髮劑按照其染髮效果,可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染髮劑。
我國永久性染髮劑最受歡迎的是一種氧化性染髮劑,由染料中間體、成色劑和氧化劑三種反應性化合物組成。染料中間體通常是鄰、對苯二胺,對氨基苯酚及其衍生物,這些中間體被氧化成色素。
無論是黑色染髮劑還是彩色染髮劑,其主要成分均含有對苯二胺(PPD),是染髮劑著色的重要成分。但無論是動物實驗,還是臨床研究,PPD都是很強的致敏原。
暫時性染髮劑不能進入皮層;半永久染髮劑很容易滲入皮質,但擴散開來在隨後的洗滌中很容易掉色;永久染髮劑深入頭髮深部,不容易去除。
對人體發質及健康影響的大小:永久性>半永久性>暫時性。
PPD本身具有很強的致敏性,致敏率可高達10%,並且能夠與其他多種物質發生交叉過敏,如偶氮、苯胺染料、局麻藥以及磺胺等。
許多染髮者發生皮膚過敏或刺激反應,症狀包括皮膚發紅、瘙癢、灼燒感和不適感。局部皮膚刺激常發生於臉部、頸部、前額、耳朵和眼瞼。
國內外學者對染髮皮炎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亞洲PPD斑貼試驗陽性率為4.4%,歐洲4.1%,北美6.0%。染髮皮炎多發生在染髮後幾個小時或一兩天以後,屬於V型遲髮型變態反應,但也有極個別為速髮型變態反應的報導。
事實上,染髮劑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可對眼睛、皮膚、鼻、氣道有刺激性,導致皮膚發紅、灼燒感和皮疹等,可致急性過敏反應、過敏性皮炎和哮喘等過敏狀態,甚至可導致高鐵血紅蛋白和腎衰等。
在這些有害成分中,PPD對人體的影響最受關注,它幾乎存在於所有的永久性染髮劑中。同時還存在於許多其它著色產品中,如紡織(或毛髮)染料、深色化妝品、臨時紋身、攝影顯影劑、光刻板、複印、印刷油墨、黑色橡膠、油脂和汽油等。
2006年美國接觸性皮炎協會(The 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Society ,ACDS)明確將PPD列為接觸性過敏原。PPD可導致眼瞼和耳朵暫時性皮炎,嚴重時可導致頭皮和臉部紅腫。長期接觸PPD的美發工作者,可導手部皮炎,進行斑貼試驗往往呈PPD陽性。
印度一項研究表明,在110名受試志願者中,染髮劑不良反應發生率:頭痛(62.7%)、瘙癢(38.1%)、脫髮(33.6%)、結膜炎(11.8%)、色素沉著(10%)、潰瘍(1.8%)和皮膚發紅(0.9%)。
由於染髮劑中含有芳香胺類化合物,其潛在致癌性一直受到密切關注。
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表明永久性染髮劑的主要成分具有遺傳毒性,部分動物實驗研究顯示,某些腫瘤的發生與染髮劑有一定關係。但個人使用染髮劑致癌的相關性並不十分確切,尚存爭議。
有研究稱,膀胱癌的發生率增高可能和個人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相關;但許多同類的研究中,沒有得出相同的結論。
同時也有許多研究顯示,美容美髮工作人員的膀胱癌的發生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這可能和染髮劑的接觸有關。
此外,哥本哈根的一項涉及7684名女性、追蹤37年的研究顯示,個人使用染髮劑對發病率和死亡率沒有明顯影響,但是女性使用染髮劑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率患病增加了2倍。
總之,染髮劑含有許多致敏化學物質,反覆接觸容易發生皮膚過敏反應或更嚴重的疾病。因此,強烈建議在使用染髮劑前48小時進行斑貼試驗。
同時,對於孩子有反覆過敏卻查不到過敏原的情況,也需要考慮是否與照顧者染髮有關。
至於染髮劑致癌與否,尚存爭議。由於國內文獻對染髮劑的致敏和致癌研究有限,上述內容主要基於國外的文獻報導進行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