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喘丸的配方及其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6:50:56 1
專利名稱:止喘丸的配方及其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成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止喘丸的配方及其製作工藝。
肺哮喘、哮喘、肺氣腫、肺水腫、肺膿腫等肺部疾病是一種嚴重危及人類健康的疾病,儘管目前已有多種治療上述疾病的藥物及其治療方法,但依然存在著治療周期長,療效不顯著的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止喘丸的配方及其製作工藝。該止喘丸不但對肺部疾病,特別是肺哮喘、哮喘病有著治療周期短、治癒率高的獨特效果,而且製作工藝簡單,易操作。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止喘丸是將十幾種中藥煎煮的藥液加蜂蜜、蛋油、山藥粉製作成丸,所述中藥北沙參5~10%、生箭芪5~10%、川貝母5~10%、制麻黃5~10%、炒杏仁1~5%、桑白皮1~5%、生知母1~5%、制百合1~5%、魚腥草5~10%、天花粉5~10%、麥門冬5~10%、馬鬥鈴1~5%、五味子1~5%、萊菔子1~5%、生甘草5~10%、野蜂蜜1~2%、蛋油1~25%。
本發明止喘的製作工藝是(a)將上述中藥放入煮鍋中,用清水淹沒藥物煎藥40~70分鐘,去藥渣。(b)將藥液用文火煎熬至藥液用木棒攪起粘絲約30~40釐米,加入蜂蜜、蛋油繼續文火煎熬至藥液滴入水中成珠為止。(c)離火冷卻後拌入山藥粉製作成丸。
該發明的特點配方科學嚴謹、將由十幾種中藥煎煮的藥液中加入適量蜂蜜、蛋油、山藥粉製作成丸藥,該藥丸具有製作工藝簡單,易操作,對肺哮喘、哮喘、肺心病等肺部疾病有著治療周期短,療效顯著治癒率高的優點。
下面結合實例詳細描述止喘丸的配方及其製造工藝。配方1南沙參10~12kg,尖川貝10~15kg,昆布10g,蛤蚧5~8kg,地龍5~8kg,天冬8~10kg,魚腥草10~15kg,生甘草10~20kg,生黃耆10~25kg,野蜂蜜3.5~5kg,蛋油5~5.5kg。配方2北沙參5~10kg,生箭芪5~10kg,川貝母5~10kg,制麻黃5~10kg,炒杏仁5kg,桑白皮5kg,生知母5kg,制百合5kg,魚腥草5~10kg,天花粉5~10kg,麥白冬10~20kg,馬鬥鈴10kg,五味子5kg,萊菔子5kg,生甘草5~10kg,野蜂蜜2kg,蛋油5kg。
製作方法先將前十五味藥用大鍋分作數次以清泉水淹沒藥物為宜,水與藥面約5~15釐米,每次煎煮40~70分鐘,取藥液另煎,再加水如前述煎至40~80分鐘,棄藥渣留藥液合併煎煮。以同樣的方法將藥物煎煮完後,藥液合併混合煎煮,文火熬至藥液用約10~15毫米木棒攪起粘絲約有30~40cm時,加入蜂蜜、蛋油繼續文火煎熬,至藥液滴入水中成珠為止,離火冷後拌入山藥粉20~25%為製藥丸,每丸重10~15g。
蛋油製作方法先將雞蛋煮熟後,去皮、蛋白,將雞蛋黃擠碎,放鐵鍋內炒至滲油,棄渣取油。
權利要求
1.一種止喘丸的配方其特徵是將十幾種中藥煎煮的藥液加蜂蜜、蛋油、山藥粉作成藥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止喘丸其特徵在是中藥的組份為北沙參5~10%,生箭芪5~10%,川貝母5~10%,制麻黃5~10%,炒杏仁1~5%,桑白皮1~5%,生知母1~5%,制百合1~5%,魚腥草5~10%,天花粉5~10%,麥門冬5~10%,馬鬥鈴1~5%,五味子1~5%,萊菔子1~5%,甘草5~10%,蜂蜜1~2%,蛋油1~2.5%。
3.權利要求1所述止喘丸的製作方法(a)將上述中藥放入煮鍋中,用清水淹沒藥物煎煮40~70分鐘,去藥渣。(b)將藥液用文火熬至藥液用木棒攪起粘絲約30~40釐米,加入蜂蜜、蛋油繼續文火煎熬至藥液滴入水中成珠。(c)離火冷卻後拌入山藥粉製作成藥丸。
全文摘要
一種止喘丸的配方及其製作工藝將由十幾種中藥(北沙參、生箭芪、川貝母、制麻黃、炒杏仁、桑白皮、生知母、制百合、魚腥草、天花粉、麥門冬、馬鬥鈴、五味子、萊菔子、甘草)煎煮的藥液加入適量蜂蜜、蛋油、山藥粉製作成藥丸。該藥丸具有製作工藝簡單,易操作,經對數千人肺哮喘、哮喘、肺心病等肺部疾病患者的臨床試驗有著治療周期短、療效顯著治癒率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K9/20GK1196262SQ98113558
公開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1998年5月15日
發明者郝濟民 申請人:郝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