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炒豬腳皮做法湘菜(美食中的戰鬥機)
2023-05-07 09:06:46 2
有的菜,真的是能給我們提供快樂的。
比如小炒豬腳皮。
只要在湘菜館的菜單上看到豬腳皮,我基本上都會眼冒綠光,控制不住:「老闆,來份豬腳皮!」
真的,壓抑不住的欲望。
豬腳皮就是我深藏的欲望,好像是我快樂的源泉。
就像中學時代,考完試,必定到租書鋪子租幾本書,或者金庸或者亦舒,對,就是通俗小說,看個通宵,那種發自心底的喜悅,簡單的快樂,從每個毛細血管裡蕩漾出來。
某次 ,和一群天津朋友在老鄉開的海鮮館吃飯。天津朋友說,既然是湖南人開的,也點兩個湘菜吧,於是我點了小炒豬腳皮。
小炒豬腳皮
大家嘆為觀止,原來豬腳皮也可以單獨做菜,而且如此好吃,最後,豬腳皮全吃完,那些海鮮倒還剩了不少。
那一晚,大家就著豬腳皮,喝著酒,聊著往事,開心得不得了。
喜歡豬腳皮的人,不分南北啊。
我很喜歡吃豬腳皮,不只是因為迷信這些動物皮能補膠原蛋白,還有美容養顏作用。更因為,真的很好吃。
如果說豬腳是美食,豬腳皮就是美食中的戰鬥機。肥而不膩,味濃適口,又香又辣,以最濃烈的口味衝擊你的味蕾,以Q彈韌道的口感撩撥著你的唇齒舌尖,讓你欲罷不能,完全停不下筷子。
一般拿豬皮做食材得多,比如東北人喜歡做豬皮凍,廣東人拿豬皮燉湯。
豬腳皮和豬皮還是有區別的。
豬皮仿佛是平原,一覽無餘,組織結構和味道亦是平淡無奇。但,豬腳皮,仿佛是丘陵,地形和覆蓋都複雜,組織結構不同導致口感、味道亦變化多端,有嚼勁,有想像空間。
取豬腳皮也有講究。
鍋內裝入清水、香料、豬蹄,大火煮開。燉至豬蹄能戳動的時候關火取出晾涼。將豬腳皮從豬蹄上取下來,剔除皮下面厚厚的脂肪層,順著紋理,將豬腳皮切成絲,這樣炒出來又薄又透還易熟。
也許是因為豬腳皮這種食材本身就是重口味,湖南人對付豬腳皮手段也比較生猛,或炒或煨或蒸或乾鍋,而且一定是與大量辣椒為伍。
小炒豬腳皮,老乾媽炒豬腳皮,幹辣椒炒豬腳皮,醬辣椒蒸豬腳皮,等等,全都離不了辣椒。
先說小炒豬腳皮。
熱油爆香姜蒜末和洋蔥。下入豬腳皮同炒,淋入料酒,加入少許生抽,放入紅辣椒,起鍋前加入鹽灑上香蔥即可。
還有香辣豬腳皮。
鐵鍋倒入茶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生紅辣椒小火炒熟出鍋備用。切好的豬腳皮用米酒、鹽、味精、薑汁酒醃製。鍋入茶油,燒至八成熱時入豬腳皮、薑片大火爆炒至豬腳皮打卷,入炒好的紅辣椒、木耳絲、大蒜絲、醬油小火翻勻後快速出鍋,淋上一勺生茶油出鍋即可。豬腳皮香脆,香辣回味。
香辣豬腳皮
醬椒豬腳皮的味道特別。
醬椒、小米椒剁碎,加入鹽、豆豉,用熱油燒制醬椒汁浸泡,然後放入雞粉、蠔油冷卻;把冷卻的醬椒汁蓋在豬腳皮上,撒上切好的鮮紅尖椒顆粒,入籠蒸豬肉皮酥爛,撒上蔥花即可。醬椒汁味道更為滲入豬腳皮,而豬腳皮本身富含膠原蛋白,嫩滑多汁又與醬椒汁融入使得味美汁鮮。
衡東小炒豬腳皮也是一絕。
豬腳皮下茶油爆炒,放黃貢椒、芹菜梗翻炒,出鍋還要加一勺茶油,即大功告成。
乾鍋豬腳皮更為猛烈。
乾鍋豬腳皮
鍋中放入乾鍋油,下入青紅椒片及蒜子炒,再倒入豬腳皮,下調料調好味,加入黃酒微燜翻炒。在黃酒和乾鍋下的小火的助力下,辣椒無底線滲入豬腳皮,這樣的豬腳皮辣你沒商量,一不小心就是變態辣,真的是非誠勿擾,吃不了辣,兜著走。
不管哪種做法,豬腳皮都是最能代表湘菜的,夠辣夠鹹夠香夠猛烈夠過癮。有一種肆無忌憚的張揚,尤其是喝一點邵陽大曲,一口豬腳皮一口白酒,更是快意人生。
但是,且慢。
這樣的快樂是有時效的。
就像小時候通宵讀小說(我媽批評說這是刷書)是偶一為之,絕大多數時間,我還得看正書(也是媽媽語錄)。
豬腳皮,也是偶一為之。
豬皮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 如果吃的豬皮過多,就容易導致膽固醇超標,引起高脂血症,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也容易使熱量超標,增加肥胖、高血壓的機會。一般都將其歸為不健康食品。
我們這些天天嘴邊掛著減肥的人,一邊覺得豬腳皮非常好吃,一邊又難免有些罪惡感,好像在糟蹋自己的身體,好像在放縱自己的人生。
我們的味蕾好像在出軌。撒著歡。
自律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有意義的快樂才是幸福。這是教科書給我們的理智。
於是,在吃完豬腳皮的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我會只吃青菜,好像是為自己味蕾的出軌贖罪,讓自己回到正確的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