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交友有哪些危險(三千萬人隱私洩露)
2023-05-10 07:10:04
在當年被封為「約X神器」的陌陌上,已經很難找到女生了。
嚴重失調的男女比例,比理工科大學更糟糕,在今年年初,陌陌過億的用戶裡只剩下20%的女性。
在這個寒冬,陌陌正式進入它的危險時刻,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女性用戶先怒了。
有人發現,探探上自己的信息被用來偽造女性假帳戶招嫖詐騙,導致其生活被嚴重騷擾。
接著,暗網上又出現了3000萬陌陌用戶的帳號信息。
美國做空機構也沒有放過陌陌:40%的營收是循環營收,可能涉及到洗錢。
再多說一點,投資人也撤退的差不多了。
創投之王沈南鵬辭掉了陌陌董事的職位,另外的主要股東阿里、經緯創投,今年都悄悄消失在主要股東名單上。
陌陌的市值一下從6月份的100億美元,直接掉到了45.8億美元(約380億人民幣), 比暴跌更可怕的就是腰斬。
陌陌,對你還有吸引力嗎?
1
敢從騰訊嘴裡虎口奪食,
滿足的就是「下半身需求」
當然,如果不是主打陌生人社交,陌陌一開始也沒有機會殺出來。
在創立陌陌的前幾個月裡,創始人唐巖剛過30,整天用公司各個同事的照片當頭像,登陸一個叫Jack』d的應用和其他男人聊天,來鑽研業務。
在這款軟體上,有著在某一地點」籤到「和」打卡「這種功能,唐巖一針見血的判斷,如果人們要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一定暗含著某種衝動,某種需要。
比如,之前同城聊天室這麼火爆,不久證明了中國人內向的外表下其實是一顆顆悶騷的心,這也是陌陌誕生的背後邏輯。
最初,在用戶「需求」確定以後,陌陌需要找到需求的兩端。他們首先找來了一大批小資文藝女青年,這些人在陌陌上曬出自己的自拍,有了這些美女之後,男性自然主動上來。
更直接一點來說,如果說微信是滿足了人們社交的需求,陌陌就更簡單粗暴告訴用戶:只要用上陌陌,就能夠更接近社交的目的,比如,你敢聊我就敢見。
陌陌在今日頭條上投放的廣告
滿足了男人的衝動,女人的虛榮,兩端各取所需,只用了兩年,就有4000萬人在使用陌陌。
在成立第三年,陌陌就憑藉「約炮神器」聚集起的海量用戶,頭頂著中國第二大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光環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唐巖一躍成為億萬富翁。
不過,那個2014年夏天,探探橫空出世。
探探採取「左滑右滑,互相喜歡才能聊天」機制,被譽為「中國版Tinder」,很快超越陌陌之外的其他對手。到了2017年底,探探註冊用戶數已經有1.1億。
看著對手從眼皮子底下一點一點壯大,陌陌怎麼坐得住?
於是,今年2月,陌陌以總價近7億美元收購探探100%股權。公告發出後,陌陌股價一夜之間大漲17%。
陌陌和探探一合體,營收上百億,幾乎壟斷了整個陌生人社交市場。
2
從良之後的陌陌:
80%的營收竟不是來自"約X"
但從陌陌上市以後,包括刀哥在內的很多網際網路媒體人,都收到了來自陌陌的公關溝通,希望弱化或者不提「約炮」的標籤。
唐巖在公開場合為陌陌辯解:有人總喜歡簡單粗暴地把陌陌用戶整體定義到約炮人群,這是很偷懶的一種智力判斷。
唐巖不是說說而已。
這兩年,陌陌經歷了兩次大轉型:一次是2016年4月上線的直播功能;另一次是2017年7月陌陌上線的8.0版本,進軍遊戲領域。
而直播也沒有辜負唐巖的苦心,在巔峰時期,甚至支撐了陌陌90%的營收。
但問題來了,如今整個直播行業都瑟瑟發抖。就拿還沒過完的12月來說:
12月初,「全民直播」正式宣告倒閉,欠薪之後,法人失聯;
12月3日,網易薄荷直播公布全面關停;
12月6日,鬥魚直播緊急裁員;
幾乎在同一時間,土豆泥直播宣布了暫停直播服務的公告。
直播早就不能成為陌陌的護城河。在陌陌2017年多季度的財報上,陌陌直播付費收入幾乎無增長。
再來看看陌陌第二次轉型的遊戲領域,這次財報遊戲業務營收同比下滑49%,幾近腰斬。
陌陌曾推出的《名偵探柯南:隱藏的證物》,其實就是「狼人殺」遊戲,將在今年年底結束運營。
但它的失敗,只能算是陌陌遊戲作風「不正」的一個縮影。
2013年,陌陌推出的《陌陌爭霸》也曾被玩家指出抄襲當時紅透半邊天的《部落衝突》。
陌陌科技旗下的《逍遙西遊》中有上百處抄襲《新大話西遊2》的設定。
網易將陌陌告上了法庭,最後以陌陌向網易公司賠償人民幣400萬元,並發布道歉聲明結束。
做直播被抖音、快手的短視頻彎道超車,遊戲又幹不過網易和騰訊;在原有的陌生人社交領域,唐巖又一直半推半就:
既不敢明目張胆的宣傳陌陌的產品初衷,擔心政策封殺,又不敢完全放棄原有的功能設計與品牌認知,擔心用戶因此大量流失。
陌陌的處境,挺尷尬。
3
丟了90後,贏不了00後,
陌陌無路可走?
直播和遊戲都沒辦法阻止的一件事情是,陌陌與探探的陌生人社交,正在成為老男人社交。
當初在收購探探的時候,唐巖最看重的是探探的年輕用戶和女性用戶。
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曾經號稱女性用戶佔比一半的探探女性用戶只剩下不到35%,主流的用戶年齡也沉澱到了31歲-35歲。
有些老用戶吐槽陌陌騙子太多,成功率又太低。
「打開陌陌,已經沒有多少人用真實的照片做頭像了,而且沒有完善的破冰機制 引導陌生人之間溝通更自然,狼多肉少。」
甚至可以說,如果陌陌繼續押注直播,暴跌的空間還很大。
一個是曾經是PC網際網路時代社交頭把交椅,一個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社交app明星。
各自的業務都有天花板,校內網的天花板是校園,陌陌是陌生人交友。兩者都想轉型進入更大的市場,都有點無能為力,卻也為這個轉型頗下功夫。
而下的這些功夫卻都導致基礎體驗缺失,陌陌想做更多的東西,自然就沒法保證用戶交友這個核心需求的體驗。
犧牲體驗去做增值,用流量去做遊戲、做直播,人人當年不是沒幹過。
陌生人社交跟用戶忠誠度本來就是悖論,不管你用什麼社交軟體,子彈簡訊,陌陌,探探,脈脈,聊到水深火熱之時,都會用相同的一句話結尾:
你的微信多少?不如,咱們在微信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