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9:32:26

本發明涉及車身車架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提高汽車整車扭轉剛度,一直是各大車企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常見的後地板橫梁結構,整體結構分為三段,左段與左後大梁搭接焊合,右段與右後大梁搭接焊合,然後中段與左段/右段搭接焊合,與後大梁構成框架結構,最後與後地板焊合。
此結構有幾個缺點:
1)剛度差,後地板橫梁與後地板形成腔體未能與後大梁等高,即腔體被截斷,造成後大梁剛度貢獻率降低,整車扭轉剛度不足;
2)強度弱,後地板前段與後端搭接處焊點在後地板橫梁上,受應力較高,易開裂;
3)座椅安裝為支架形式剛度與強度都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旨在解決現有後地板橫梁結構剛度和強度不足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包括後地板、後地板橫梁、後大梁,所述後地板橫梁包括後地板下橫梁,所述後大梁包括左後大梁和右後大梁,所述後地板下橫梁分別連接左後大梁和右後大梁,所述後地板與後大梁連接,所述後地板橫梁還包括後地板上橫梁,所述後地板上橫梁連接在後地板上方,所述後地板上橫梁為拱形狀,所述後地板上橫梁與後地板構成封閉的腔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後地板下橫梁與左後大梁、右後大梁焊合連接成整體,所述後地板分為後地板前段、後地板後段,所述後地板上橫梁與後地板前段、後地板後段焊合連接成整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後地板上橫梁與後地板構成封閉的腔體的高度與後大梁的高度等高。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後地板設有梯形波式的缺口,所述後地板上橫梁設有沿缺口下沉的槽位,所述槽位的下沉高度為後地板的厚度,所述後地板上橫梁通過槽位與後地板的缺口貼合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後地板橫梁結構還包括座椅安裝板,所述座椅安裝板整合連接在後地板橫梁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後地板橫梁一側設有排液孔,在其頂部設有防積氣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後地板橫梁兩端設有翻邊,所述翻邊與後地板橫梁的徑向面平齊,所述後地板橫梁通過翻邊與後大梁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後地板上橫梁採用塞焊與後大梁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後地板上部增加後地板上橫梁與後地板下部的後地板下橫梁構成封閉腔體,改善力的傳遞路徑提高整車剛度和側碰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的第一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的第二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的A-A截面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中後地板橫梁與後大梁、後地板連接的腔體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中後地板與後地板橫梁貼合處的結構圖;
圖6是本發明中後地板橫梁與後大梁連接處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中座椅安裝型面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後地板橫梁結構,包括後地板1、後地板橫梁2、後大梁3,所述後地板橫梁2包括後地板下橫梁22,所述後大梁3包括左後大梁31和右後大梁32,所述後地板下橫梁22分別連接左後大梁31和右後大梁32,所述後地板1與後大梁3連接,所述後地板橫梁2還包括後地板上橫梁21,所述後地板上橫梁21連接在後地板1上方,所述後地板上橫梁21為拱形狀,所述後地板上橫梁21與後地板1構成封閉的腔體。在後地板1上部增加的後地板橫梁2與下部橫梁形成與後大梁3等高的腔體,與左/右後大梁搭接焊合成整體框架結構,改善傳力路徑、提升整體扭轉剛度、提高側碰安全性,降低了後地板前段11與後地板後段12搭接處焊點應力,解決的焊點開裂的問題。
後地板上橫梁21採用塞焊與後大梁3連接。
後地板下橫梁22與左後大梁31、右後大梁32焊合連接成整體,所述後地板1分為後地板前段11、後地板後段12,所述後地板上橫梁21與後地板前段11、後地板後段12焊合連接成整體。後地板上橫梁21與後地板1構成封閉的腔體的高度與後大梁3的高度等高。後地板橫梁2採用整體式,高度與後大梁3等高,與後大梁3搭接處採用塞焊,匹配關係簡單,提升了整車扭轉剛度,降低了零件成本,提升了製造精度。
如圖5所示,後地板1設有梯形波式的缺口13,所述後地板上橫梁21設有沿缺口13下沉的槽位,所述槽位的下沉高度為後地板1的厚度,所述後地板上橫梁21通過槽位與後地板1的缺口13貼合連接。後地板後段12與後地板橫梁2貼合處,後地板後段12做成梯形波式焊接標識,後地板橫梁2做成沿缺口下沉式焊接標識,下沉高度為後地板厚度,消除了四層焊點的存在,降低了錯焊、漏焊概率,提升了品質。
如圖2和圖7所示,該後地板橫梁結構還包括座椅安裝板4,所述座椅安裝板4整合連接在後地板橫梁2上。將座椅安裝點整合整體式後地板橫梁2上,兩個座椅安裝點之間精度由模具控制,可輕易獲得較高精度,且能降低零件數量,減少焊點數目,降低焊裝難度,降低工時,並提升座椅安裝點強度。
後地板橫梁2一側設有排液孔,在其頂部設有防積氣孔。在後地板橫梁2一側留有排液孔,在其頂部留有防積氣孔,大幅改善過電泳質量。
如圖6所示,後地板橫梁2兩端設有翻邊23,所述翻邊23與後地板橫梁2的徑向面平齊,所述後地板橫梁2通過翻邊23與後大梁3連接。後地板橫梁2與後大梁3等高,兩側翻邊平整,易於成型,降低了模具開發成本及難度,且能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了零件成本,後地板橫梁2不與側圍搭接,匹配關係簡單,製造穩定性好,且能減小橫梁和側圍的高應力。
本結構由後地板上橫梁21、後地板1、後地板下橫梁22、左後大梁31、右後大梁32組成,後地板下橫梁22與左/右前大梁焊合成整體,後地板上橫梁21與後地板後段12焊合在與後地板前段11焊合,最後與左/右後大梁焊合。
本發明的整體有益效果:
1)上下均布有後地板橫梁2,形成疊加腔體,優化傳力路徑,提高整車剛度和側碰安全性;
2)後地板橫梁2直接與後大梁搭接,匹配關係簡單,製造穩定性好,且能減少橫梁和側圍的高應力;
3)後地板橫梁2為單一橫梁,減少了零件個數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整體零件製造精度;
4)座椅安裝點整合到後地板橫梁2上,提高座椅安裝點強度,減少零件數量,降低成本;
5)後地板橫梁2高度與左右後大梁基本一致,兩側翻邊平整,易於成型,降低了模具開發成本及難度,且能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了零件成本。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