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生物粒子診斷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23:05:21 3
專利名稱:高能生物粒子診斷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項具有診斷、監測、治療功能的醫療器械,尤其適合心腦血管疾病,類風溼及老年綜合病的治療,具有很高的療效。
背景技術:
目前,對疾病的治療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它是使藥物通過消化系統或血液循環系統進入機體,這要經過腸胃吸收、血液輸送、再分布到各器官組織直到細胞內,產生代謝使病態的結構發生變化,最後進入排洩系統離開機體等一系列過程。然而有些部位藥物是很難到達的,如軟骨組織、神經組織、腔腸內膜等,這就大大影響了治療效果,又由於中老年患有多種疾病,各臟器得不到同步康復提高,多種藥物的相互制約作用,機體的抗藥性的提高,都使療效大幅度降低。療程無限延長。另外,有相當數量的藥物只有緩解症狀的作用,但不能有效的改變機體的病態結構達到治癒效果,如心腦血管疾病藥物、類風溼藥物、糖尿病藥物等等。這樣必須靠終生服藥來維持或減輕病症反映。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許多化學藥物都具有副作用或毒性,即可造成人為的體內「汙染」,影響體內的自然平衡狀態,嚴重的甚至造成器官損害或生命危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近年的統計,在臨床發病率中大約30%屬於藥源性疾病(由於藥物的毒副作用引起),大約21%屬於感染性疾病,大約16%屬於醫源性疾病(由於誤診和醫療事故引起)。因此,藥物治療或具有破壞性的手術治療對人體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並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並極力探索新的無損傷療法。
在現代醫學臨床中,患者的病情一般發展到70%以上的程度才能發現,最敏感的人在病情發展50%的程度時會有感覺,不敏感的人在病情發展到80%以上的程度時才有感覺,到醫院治療時往往為時已晚。在醫學界還沒有達到對各種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水平,這是令人遺憾的。像心腦血管疾病由開始形成到出現血栓和血管破裂,需要幾十年的變化過程,當病情很嚴重時CT、心電圖才有顯示,從而貽誤病情,釀成家庭悲劇。
此外,在現代醫學上對人體疾病分科極細,明目繁多,就象修理機器一樣。實際上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各種臟器都具有相互連帶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中老年大部分是有綜合疾病,常使醫生束手無策。在中醫一般採用標本兼顧的治法,但常令人不甚滿意,顧此失彼,使病人長期忍受病痛的煎熬。在現有的醫療手段中還不能做到多種疾病同時醫治的水平。
現在已有的理療設備,都是利用光、電、磁、熱、力等物理能量作用於人體,使機體吸收物理能量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其實治療疾病不單是能量還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只有其物理能量與人體所需的能量特性相匹配,並傳導與機體相適應的有機物質,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如目前的電療設備,大多數是脈動直流電,其電流的特性如頻率、波形不符合人體生物場的特性,所以不能對心臟病患者治療,又由於正、負兩極會產生極化效果,在正極有負離子堆積,在負極有正離子堆積。時間稍長會產生酸、鹼、過度而燒傷組織,因此療效不盡人意。
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診斷治療儀,藉助該儀器達到對疾病的診斷和高效的無損傷治療的目的。
一種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該診斷治療儀包括順序連接的振蕩器、功放三極體(Q1,Q2)和變壓器(B),在振蕩器與功放三極體之間連接有功放輸入電阻(R1,R2),所述的變壓器包括初級線圈(L1)和兩個次級線圈(L2,L3),次級線圈(L2)構成治療電路的一部分,其連接有II式濾波器、阻尼器(Z)及兩個治療墊(D1,D2),其中一個治療墊(D1)與阻尼器(Z)相連,II式濾波器由電阻(R3、R4)和電容(C)構成的,阻尼器(Z)由阻尼管、阻尼管內的導電活塞以及與阻尼管連通的導管構成,在阻尼管內具有導電阻尼液,阻尼液與治療墊(D1)相通,所述導管的橫截面小於所述阻尼管的橫截面,次級線圈(L3)作為診斷電路的一部分而與診斷探頭和診斷極墊相連接,診斷極墊中具有監測電極。
其依據的基礎理論一、中醫經絡理論1、經絡的進化經絡系統作為生物體中最重要的核心系統。它在生物進化中是怎樣演變的?在人體早期胚胎發育中,這一進化過程被精確地重演著。根據人體的發生學知識,血管是在胚胎的三周初開始發生的。在此之前,胚胎的營養布輸和代謝的排出全部是通過在細胞間隙中的擴散完成的,此時的細胞間隙就是原始的經絡。在血管發生的初期,間充質細胞聚集成團塊,稱為血島。然後在血島中出現間隙,成為原始的血管——內皮管。此時分散在各處的內皮管開始連接成網,但還沒有形成血液循環。這時的血管內體液和血管外體液的運動可能是同步進行的。其一定程度的「體液循環」依賴於兩種通道的共同作用。直到第三周末,血管之間的合併才得以完成,心臟開始搏動,血液循環在原始的心血管系統中建立。但作為血管溢出液回收渠道的淋巴系統還沒有形成,因此,這時組織液回收進血液,到了第五周末,淋巴系統形成。這時的組織間隙在長期的「衝刷」下,已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網絡,這就是以後的經絡系統,它在血液系統和淋巴系統形成之後,仍然扮演著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
2、經絡的功能經絡在低流阻通道中可運行組織液,化學分子和物理量,這些物理量包括液體的壓力(滲透壓、靜水壓)、液體波動、振動(聲)、熱量、電流和磁場等等。目前已經證明經脈線具有較好的熱傳遞性、導電性、導聲性、導光性、導電磁波性和導組織液壓波特性等等,這些傳導能力對細胞之間微物理環境的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經絡不僅僅能運輸組織液和化學分子,還能傳導各種物理量,不僅僅能調節細胞的微化學環境,還能調節細胞的微物理環境,它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內環境平衡調節系統。為我們辯症論治及養生保健提供了有力的依據。高能生物粒子治療也符合中醫經絡理論的基本原則,為機體提供了適合生理需要的能量及物質。
另外,本發明人為了讓人們更科學的了解中醫經絡的功能作用。特將現代的經絡研究成果與中醫的辯症論治理論相結合,創造出中醫經絡功能與症候對照表(見下頁對照表)。
二、現代生物學和醫學認為,生命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在體內環境和外界環境不斷地進行著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高能生物粒子對機體作用也遵循這一基本原則,當高能生物粒子作用於機體時;對各種感受器選擇性的進行作用和產生反應。使分子和量子水平產生相應的變化,如空間序列的變化,運動序列的變比,及分子成分結構上的變化,從而使機體產生一系列的生理效應達到治病的目的。
中醫經絡功能與症候對照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當儀器輸入低壓直流電源,振蕩器形成交流波,由兩隻三極體進行推挽式放大.變壓器升壓,濾波器使電流的波形與人體電場波形相吻合,通過限流,調節流量達到所需要的電流強度,再經過高能生物粒子發生器(阻尼器、粒子液)產生高能量的生物粒子流,經輸出治療墊作用於機體。
另一路輸出較小的電流通過探頭或治療墊中設置的監測電極提取電信號,經數碼器和示波器觀察出診治結果,印表機輸出相關的圖文資料。
1、本儀器的診斷原理當人體有病理變化時,會在組織損傷部位釋放出,如乙醯膽鹼、5一羥色胺、組織胺,緩激肽及其同類的多肽類、鉀離子以及一些酸性代謝物質。這些物質都具有一定的電性,是電的良導體。另外,病態的分子結構是不穩定的,也很容易被電離。經絡中傳導的生物電和心臟不規則的跳動都可以使其電流波形發生改變。因此通過診斷探頭或監測電極提取的電壓及電流強弱的變化可判斷出病情的程度。通過示波器可觀察到電流的波形變化,從而判斷生物場及心臟是否處於正常狀態,一般在病人毫無查覺機體還沒有造成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就輕而易舉的診斷出來,而且診斷速度是很快的。在治療時由於監測電極與粒子流不會相互幹擾,在電路中採用了兩個線圈繞組,相互是獨立、隔離的、因此可觀察病態變化及治療效果。滿足了人們的超前診斷,早期治療,防治結合的願望和要求。
2.無損傷治療從導電物質上講,是由動植物體內提取的生物粒子液,其導電成分為K+、Na+、Ca++、Mg++、C1-、HCO-3、HPO--4、機酸根、胺基酸和蛋白質等。不含有細菌和病毒及其它的化學物質。從物理能量上採用電導率為1mA/cm2以下,電流又是符合人體需要的交變波形,無極化效果。當這些有機粒子流作用於人體會使細胞功能狀態,體液循環及物質代謝等多方面得到改變,致使達到調節、促進、維持恢復或代償各種生理功能,是理想的綠色療法。
3、適用於老年病的治療老年人經濟條件差,病情深沉、綜合病多,由其現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特別需要一種新型的醫療手段。天然野生的中草藥日漸貧乏,西藥的毒副作用,及較強的針對性達不到人們所希望的醫療願望。本治療儀,所激發的生物粒子流成分非常複雜,因為使機體內各種感受器有選擇的吸取,這樣提供了治療多種疾病的物質基礎。在機體內會發生一系列的改變,其中有離子比例變化,對代謝強度、酶活性、神經介質、激素、維生素。以及一些免疫因子產生的影響和提高經絡的物理能量及體液的傳導功能,所以產生下列治療作用1、促進血液淋巴循環,改善組織器官營養。2、調節物質代謝。3、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4、影響各種酶的活性。5、改變生物膜、血管、皮膚、黏膜和其它組織通透性。6、加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7、提高機體或某系統器官的功能水平。8、增強機體的適應性能。9、促進組織再生和修復能力,另外治療墊可制出不同的規格,適用於不同的部位,可根據不同的病情採用不同的部位,選擇不同的強度進行多種疾病的治療,滿足老年人綜合病簡單、快速、全面、廉價治療的願望。
4.大幅度縮短療程,提高治療速度由於本治療儀在高強電場下激發出粒子流,其內能大、種類繁多,並載有生命信息。其運動速度為光速,可直接作用有病部位,在機體內迅速產生理化反映。加強代謝功能使病態結構發生改變,沒有中間環節,達到快速治病的目的。
5.本治療儀不僅具備有光、電、磁、熱的特徵,還有診斷、監測的功能。更主要的是電流特性與人體生物場相匹配,並依據V=A/Q原理,電壓V表達的是單位電荷Q做功A的能力、也就是說電壓V越高,電荷Q所具有的能量A就越大。其帶電粒子的能為動能和粒子的內能,其生物粒子所承受的電壓是由阻尼器來實現的。高能生物粒子流所產生較高的能量,在這樣的作用下才能使血管壁上的鈣化血脂發生解離現象,使血脂失去電性。消除結合能力,以脂顆粒狀態分離,達到除脂效果,由於具備了生物電場的特性和高能粒子足以使血脂斑塊產生解離效果,這樣打破了對冠心病治療的禁區,並有極好的效果。另外,高能粒子具有使軟骨組織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對軟骨損傷,風溼性關節炎,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通過大量的摸索實驗,高能生物粒子診斷治療儀具有很好的診斷監視功能。尤其對老年的綜合病及冠心病、類風溼等都有很好的療效,是目前社會上急需的醫療設備,有著很大的推廣發展潛力。
下面參照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能生物粒子診斷治療儀的原理圖;圖2是阻尼器結構圖;圖3是粒子輸出治療墊結構圖;圖4是沿圖3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原理框圖。
附圖中各編號表示2-1導線,2-2活塞,2-3阻尼管,2-4導管,2-5阻尼液,3-1監測電極,3-2粒子液,3-3襯墊,A1、A2保險管,UPK振蕩器,R1、R2功放輸入電阻,Q1、Q2功效三極體,B變壓器,R3、R4濾波器電阻,C濾波器電容,R5最大電流限定電阻,R6電流調節電位器,V電壓表,mA毫安電流表,Z阻尼器,D1、D2粒子治療墊,L1、L2、L3變壓器線圈,R7診斷衰減電阻,T診斷探頭,J診斷極墊,M數碼器,S示波器,Y印表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診斷治療儀包括順序連接的振蕩器、功放三極體(Q1,Q2)和變壓器(B),在振蕩器與功放三極體之間連接有功放輸入電阻(R1,R2),所述的變壓器包括初級線圈(L1)和兩個次級線圈(L2,L3),次級線圈(L2)構成治療電路的一部分,其連接有II式濾波器、阻尼器(Z)及兩個治療墊(D1,D2),其中一個治療墊(D1)與阻尼器(Z)相連,II式濾波器由電阻(R3、R4)和電容(C)構成的,阻尼器(Z)由阻尼管、阻尼管內的導電活塞以及與阻尼管連通的導管構成,在阻尼管內具有導電阻尼液,阻尼液與治療墊(D1)相通,所述導管的橫截面小於所述阻尼管的橫截面,次級線圈(L3)作為診斷電路的一部分而與診斷探頭和診斷極墊相連接,診斷極墊中具有監測電極。
在上述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變型1、所述的振蕩器經過保險管(A1,A2)與低壓直流電源連接。
2、所述的阻尼液包含電介質及生物粒子。
3、所述的治療墊(D1,D2)中具有生物粒子液,並且具有用於滲出生物粒子液的微孔。
4、在所述的治療電路中設有限流電阻(R5)。
5、在所述的治療電路中設有電阻調節器(R6)。
6、在所述的治療電路中設有電流計和電位計。
7、在所述的診斷電路中設有數碼器、示波器和印表機。
8、所述的治療墊(D1,D2)中具有監測探頭,並與數碼器、示波器和印表機相連。
在圖1中;本儀器輸入低壓直流電,經保險管(A1、A2)使振蕩器(UPK)起振,產生低頻交變電流,頻率與人體場頻率(50赫茲正弦波)相吻合。電流通過(R1、R2)進入功放三極體(Q1、Q2)以推免式進行功率放大。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L1)使電流升壓。次級線圈(L2)升壓後輸出。II式濾波器由電阻(R3、R4)和電容(C)構成,使升壓的電流的波形與人體生物場的波形相一致、限流電阻(R5)對治療電流進行最大流量的限定、電位器(R6)是對治療電流的調節,以滿足不同疾病的治療需要,電壓表(V)對治療狀態下的電壓顯示,毫安表(mA)是對治療狀態的電流顯示,以了解治療狀態。阻尼器(Z)為生物粒子提供高的電勢。
參見圖2;其阻尼器(Z)的結構由活塞、阻尼液、阻尼管、導管構成。其工作原理,根據V=RI,當電流一定時,其阻值越大,電壓也越高。所通過阻尼器(Z)使生物粒子獲得足夠高的能量。其阻尼液是由液態電介質與少量生物粒子液混合製成。阻尼器(Z)的阻抗是可調的,根據R=ρ×L/A,式中R電阻,L長度,A橫截面積,ρ電阻率。當導電活塞向右運動時,長度L2加長,橫截面積A2減少使阻值加R2大。反之減小。這可以為生物粒子提供不同能量的電勢。滿足各種疾病的治療需要。阻尼器(Z)中的阻尼液與生物粒子液通過導管、傳到輸出治療墊。
參見圖3、圖4治療墊是由粒子液、粒子輸出頭、監測電極、襯墊構成。粒子液是通過粒子輸頭的許多微孔,在經吸水性強的襯墊,導入患者的有病部位。達到治療目的。粒子輸出頭上的電極為監視器[數碼器(M)、視波器(S)、印表機(Y)]提供電信號,達到在治病時起到監視作用,以保證治病效果。
變壓器(B)輸出邊的次級線圖(L3),提取診斷所用電壓,並與治療電場有隔離作用,使彼此互不幹擾。電阻(R7)起到診斷電流的衰減作用,診斷極墊(J)緊固患者體表。診斷探頭(T)在患者有病部位接觸移動。觀察碼數器的數值變動,及示波器的波形,再根據患部的位置及範圍就可以做出具體的診斷結果。
本實用新型的診治作用一、診斷作用通過診斷探頭,在患者的穴位或經絡線上,可發現經絡的病變狀態。如果在有病的部位,可以指出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對於病人整體可以比較全面、完整、快速的查出病情,進行綜合性分析。
二、監視作用在治療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病情的變化及治療效果。
三、治療作用
1、防治肌肉萎縮;2、改善局部血液循環;3、改善營養功能;4、增強修復機能;5、增強防衛機能;6、增強適應機能;7、止痛作用;8、再生作用;9、保健長壽;10、提高經絡系統功能。
四、主要適應症與禁忌症1、適應症心腦血管、糖尿病、類風溼及各類軟組織炎症。
2、禁忌症腫瘤、骨質畸形、內出血、孕婦、小兒及病危者。
五、療效及療程每次每部位治療時間15-30分鐘,以耐受為度。每日治療一次,10次為一療程。有些長期慢性病或比較重的病,每次可連續數小時,大多數患者一療程即可治癒。
下面舉例說明對疾病的治療;一、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病理現代醫學界認為高膽固醇會引起血液粥樣硬化,其主要因素為1、吸菸,2、高血壓,3、高血脂,4、肥胖,5、高血糖,6、社會心理緊張,7、家族遺傳,8、久坐的生活習性等。這些危險因素將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發病率高、傷亡率高,現已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血液中的血脂會使血漿粘稠,加大了在血液的流動的阻力,使血脂沉積於血管壁上,形成脂肪條紋;逐步發展成脂纖維斑塊,直至血管堵塞或使沉積的血脂鈣化導致血管壁脆化、堵塞或破裂。
使用本實用新型治療儀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作用1、降血脂;血液中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中間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四種。各種脂蛋白又是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脂質分為磷脂、游離膽固醇、膽固醇脂及甘油三脂等。在脂代謝過程中,細胞對脂質的攝取大於清除時,脂質蓄積在細胞漿中使細胞成為泡沫細胞,增加了極低密度的脂蛋白的含量,使血液形成粥樣硬化。
當高能量生物粒子流作用於人體時,可加速細胞的脂代謝功能。其原因(1)抑制羥3一甲基戊二醯酶還原活性,從而抑制了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
(2)激活脂醯輔酶A膽固醇轉醯酶,使多餘的膽固醇以膽固醇脂形式貯存。
(3)通過反饋機理的作用下,細胞即能獲得所需要的膽固醇,又不致引起膽固醇的過度負荷,從而達到降血脂的目的。
2、消除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由於脂蛋白是由親水性的磷脂及載脂蛋白構成的外殼,核心由流水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組成,游離膽固醇則存在於表面與核心之間。因而產生了電極性,有的偏酸有的偏鹼,這樣產生了吸附能力,在血管壁上沉積,形成脂肪斑塊。它們得不到細胞代謝處理,這樣逐漸鈣化使血管堵塞、脆化。在高能生物粒子流的作用下,可以消除脂蛋白極性,失去脂蛋白之間的結合力。在交變電流的振動下,使脂蛋白鬆散脫落。經肝臟進行處理達到消除脂肪斑塊、疏通血管的目的,使血栓消除、血管軟化。
注在現有的醫療手段中,都不能有效消除血管內沉積的脂肪斑塊,這是不能治癒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3、降血壓高血壓主要受小動脈血管阻力,小靜脈血管容量,心臟和腎臟對血容量的控制及交感神經系統的調節等因素的影響。外界的低頻交變電場可以提高人體電場的能量。(1)從微觀上講,細胞內外的電位極性是交變的,這樣增強了細胞的極性強度,使血液在微循環中進入與流出的速度得到提高。(2)血球受粒子流的作用產生高分子解聚反應,使血球彈性提高。加強了變態能力,降低了血流的阻力。(3)在高能粒子流的轟擊下可使低密度脂團分解,成為高密度小顆粒脂蛋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稀釋,增加血液的流動能力。(4)使血管壁的脂肪纖維得到消除,加大了靜脈血管容量,使血管通暢。(5)提高人體各臟器功能,加強了對血容量的控制。在以上綜合作用下達到有效穩定的降血壓的目的。
4、電復律;由於心肌長期供血不足時會引起心力衰竭,使心臟的收縮性、興奮性、自律性和傳導性不能正常有規律的運動。這都與心肌細胞的離子及電生理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人體的生物場也是低頻交變的,所以用低頻交變的電場作用於人體,可「以提高人體的生物場強,糾正電解質紊亂的程度。使心臟各部分心肌同時除極,消除各種折返通道,中斷異位心律,恢復竇性心率,消除心室顫動;使心臟恢復正常跳動。所以,當心臟通電時會感到心臟特別舒暢。
高能生物粒子療法對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有如下特點無損傷、無痛苦、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療效高、療程短、費用低。可以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癒的效果。經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高能生物粒子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著重要的醫療價值。其特徵如下(1)早期診斷早期治癒達到防治結合的保健效果;(2)由於是非藥物療法,避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3)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團解離,稀釋血液,有比血液透淅更好的效果,避免血液感染(4)加強了心肌的活力,使心肌強健有力,可以不安放心臟起搏器;(5)有效的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積脂肪斑塊,避免了進行心臟橋接手術和介入療法的危險及痛苦;
(6)對腦血管病變可以達到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再也不是不治之症。
二、類風溼的治療1、病理類風溼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多處關節炎變的全身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確。有人認為是一種尚未鑑定的抗原刺激,能使關節滑膜中漿細胞產生抗體。多抗原——抗體複合形成後,抗體性質轉變為異體,刺激關節滑膜中漿細胞和局部淋巴結產生「類風溼因子」。寒冷、潮溼是本病重要的誘發因素。主要病變是關節及其周圍組織都受侵犯。早期滑膜紅腫,炎性滲出關節囊及周圍組織也發生炎變,肉芽組織從滑膜長入軟骨面,致使軟骨破壞;肉芽組織纖維化,使上下關節而融合,形成纖維粘結。晚期關節囊及附近肌肉皮膚纖維化、萎縮、關節畸形。
其症狀為全身疲倦、低熱、關節麻木、酸痛、腫脹和運動障礙,晚期關節強直、骨質疏鬆畸形。此病世界上稱之為「死不了的癌症」。
2、治病機理高能生物粒子流具有足夠的能量使軟骨組織分子空間排列結構產生能級躍遷;使之成為正常穩健的分子結構狀態,並能使損害關節的血液循環,淋巴液循環加快,營養代謝好轉,從而達到快速治癒的目的。一般在骨質沒有發生畸變的情況下,都能達到治癒的水平。
權利要求1.一種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該診斷治療儀包括順序連接的振蕩器、功放三極體(Q1,Q2)和變壓器(B),在振蕩器與功放三極體之間連接有功放輸入電阻(R1,R2),所述的變壓器包括初級線圈(L1)和兩個次級線圈(L2,L3),次級線圈(L2)構成治療電路的一部分,其連接有II式濾波器、阻尼器(Z)及兩個治療墊(D1,D2),其中一個治療墊(D1)與阻尼器(Z)相連,II式濾波器由電阻(R3、R4)和電容(C)構成的,阻尼器(Z)由阻尼管、阻尼管內的導電活塞以及與阻尼管連通的導管構成,在阻尼管內具有導電阻尼液,阻尼液與治療墊(D1)相通,所述導管的橫截面小於所述阻尼管的橫截面,次級線圈(L3)作為診斷電路的一部分而與診斷探頭和診斷極墊相連接,診斷極墊中具有監測電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振蕩器經過保險管(A1,A2)與低壓直流電源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阻尼液包含電介質及生物粒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治療墊(D1,D2)中具有生物粒子液,並且具有用於滲出生物粒子液的微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治療電路中設有限流電阻(R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治療電路中設有電阻調節器(R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治療電路中設有電流計和電位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診斷電路中設有數碼器、示波器和印表機。
9.根據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診斷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治療墊(D1,D2)中具有監測探頭,並與數碼器、示波器和印表機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診斷治療儀,其包括順序連接的振蕩器、功放三極體(Q1,Q2)和變壓器(B),在振蕩器與功放三極體之間連接有功放輸入電阻(R1,R2),所述的變壓器包括初級線圈(L1)和兩個次級線圈(L2,L3),次級線圈(L2)構成治療電路的一部分,其連接有Π式濾波器、阻尼器(Z)及兩個治療墊(D1,D2),次級線圈(L3)作為診斷電路的一部分而與診斷探頭和診斷極墊相連接,診斷極墊中具有監測電極。本實用新型對老年的綜合病及冠心病、類風溼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B5/00GK2606598SQ0324064
公開日2004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17日
發明者劉金才 申請人:劉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