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腸癌的藥酒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9:57:36 1
專利名稱:治療腸癌的藥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腸癌的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腸癌的藥酒。
背景技術:
中醫認為腸癌病多因憂思鬱怒,或飲食不節導致氣機不暢,運化失常,以致瘀血溼濁積聚而成。常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活血攻堅、除痰散結等法治療,但療效不明顯。
西醫認為結腸直腸癌是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癌腫的增大而表現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狀,晚期則表現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僅次於胃癌、食管癌和原發性肝癌。本病多發生在中年以上的男性,以40-70歲最為多見。本病和其它惡性腫瘤一樣,發病原因仍不清楚,可以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任何部位,但以直腸、乙狀結腸最為多見,其餘依次見於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癌瘤大多為腺癌,少數為鱗狀上皮癌及粘液癌。本病可通過淋巴、血液循環及直接蔓延等途徑,播散到其它組織和臟器。目前化學藥物有5-氟尿嘧啶(5-FU),但療效差。聯合化療尚缺少成熟方案。放射治療對結腸癌不敏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療效明顯的治療腸癌的藥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由原料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蜂王漿和酒浸制而成。本發明藥採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氣扶正,扶正祛邪的組方原理。半枝蓮、白頭翁、白花蛇舌草和熊膽粉用於清熱解毒。生牡蠣用於安神。蛇莓用於清熱、涼血、消腫、解毒。西洋參和蜂王漿用於補益。當然蜂王漿也可用蜂蜜代替用來調和諸味。蘆薈粉用作瀉下排毒。蜈蚣用於祛風、攻毒、散結和通絡止痛。西洋參也可由普通人參代替。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及該藥酒的配製方法可按常規藥酒的方法執行,所製成的藥酒應用於腸癌患者即具有明顯的療效。浸制用酒即可以是黃酒,也可以是白酒,還可以兩者混用,如果兩者混用則黃酒與白酒的重量配比最好為100∶5。
作為優化,原料藥還包括地榆、續斷、蟾蜍、斑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這些原料藥中即可加入其中的一味,也可以加入其中的全部,更可以加入其中的任意多味,加味後都具有比前述技術方案優越的治療效果;當然,新增加的原料藥可按常規配比加入。地榆用於涼血止血。續斷用於補肝腎、和血脈。蟾蜍用於解毒消腫。斑蝥用於破血消瘀。延胡索用於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夏枯草用於清熱瀉火。訶子用於澀腸止瀉。山豆根用於清熱解毒。沙苑子用於補腎固精和健脾止瀉。蒼朮用於化溼。鱉甲用於養陰清熱、平肝息風、軟堅散結。白毛藤用於清熱、利溼、祛風、解毒。靈芝用於補益和增強免疫力。
本發明藥治療癌症的原理主要是以毒攻毒法,一般來說腫瘤用平常的藥物達不到治療目的。以毒攻毒的藥物如熊膽,它在腸道中具有較為突出的消炎殺菌和抗癌消腫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是增強細胞的抗感染能力和活血化瘀的良藥。本發明藥的作用還在於能扶正氣,增強和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作為優化,其中原料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蜂王漿、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由黃酒浸制,浸制後的白酒和黃酒再兌勻。分別由黃酒和白酒浸制,則有利於保證藥力和優化口感。
作為優化,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作為優化,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作為優化,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蟾蜍10-30、斑蝥2-7、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訶子10-30、山豆根15-35,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作為優化,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蟾蜍10-30、斑蝥2-7、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訶子10-30、山豆根15-35、沙苑子10-30、蒼朮10-3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作為優化,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蟾蜍10-30、斑蝥2-7、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訶子10-30、山豆根15-35、沙苑子10-30、蒼朮10-30、鱉甲20-40、白毛藤30-70、靈芝30-7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作為優化,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2-18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最好先將蘆薈粉放到黃酒中備用,再其它原料藥按成份比例配好放到黃酒和白酒中泡製,15日藥酒完全泡好,泡好以後用高密度紗布過濾,最後按藥用比例添加熊膽粉拌均後再用紗布過濾。
作為優化,黃酒與白酒的重量配比為100∶5-9。在此配比範圍內黃酒與白酒能夠更好地配伍。
服用方法每瓶250毫升,10瓶為一療程,日服三次,飯前半小時服用,每次服用50亳升,每天最多服用不超過200亳升。
到目前為止,經本發明藥酒治癒的各種腸道病患者已達千例,下面例舉部分典型的臨床病例1、安廣信,男,56歲,牡丹江市大肚川人,患直腸癌,用本發明藥兩個療程後,經哈醫大二院複查發現病情大有好轉,用藥五個療程,病情完全康復。
2、劉長久,男,65歲,黑龍江省肇洲縣豐林人,患結腸癌,用本發明藥五個療程後康復。
3、初從仁,男,75歲,黑龍江省肇洲縣永勝鄉人,患直腸癌,用本發明藥三個療程康復。
4、張國軍,男,41歲,黑龍江省肇東市肇東鎮人,患頑固性直腸狹窄轉入直腸癌,用本發明藥三個療程康復。
5、劉長榮,女,46歲,黑龍江省安達市人,頑固性腸鳴,用本發明藥三個療程康復。
6、王憲國,男,48歲,黑龍江省太平鄉萬寶人,患有多年以上的結腸炎,用藥三個療程完全康復。
經長期臨床實踐證明本發明藥對腸炎、結腸炎、腸梗阻、直腸狹窄、頑固性腸炎、腸鳴、直腸癌、結腸癌等有顯著的療效,對早期發現的直腸癌、結腸癌完全可以治癒,能夠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抑制腸癌細胞擴散。
但是高血壓、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兒童和孕婦需慎用;腎病綜合症、腎功能衰弱、支氣管炎患者則禁用。
少數人群初次服用本藥會有輕微胃腸道腹洩反應,但是24小時後可自然恢復,再無其它反應。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具有服用方便,療效確切,能夠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抑制腸癌細胞擴散,對早期腸癌病療效顯著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克、半枝蓮8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60克、西洋參20克、蘆薈粉140克、蜈蚣3克、蜂王漿30克,白酒2500克,黃酒4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由白酒浸制,原料藥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2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80克、半枝蓮40克、生牡蠣80克、白頭翁40克、蛇莓30克、熊膽粉40克、西洋參40克、蘆薈粉80克、蜈蚣8克、蜂王漿10克,白酒3000克,黃酒5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由白酒浸制,原料藥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5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50克、半枝蓮60克、生牡蠣60克、白頭翁55克、蛇莓20克、熊膽粉50克、西洋參30克、蘆薈粉110克、蜈蚣5克、蜂王漿20克,白酒2500克,黃酒4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由白酒浸制,原料藥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8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實施例二,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克、半枝蓮8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60克、西洋參20克、蘆薈粉140克、蜈蚣3克、蜂王漿30克、地榆10克、續斷30克、延胡索10克、夏枯草50克,白酒4000克,黃酒5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5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80克、半枝蓮4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克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40克、西洋參克40、蘆薈粉80克、蜈蚣8克、蜂王漿10克、地榆30克、續斷10克、延胡索30克、夏枯草30克,白酒6000克,黃酒6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2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50克、半枝蓮60克、生牡蠣60克、白頭翁55克、蛇莓20克、熊膽粉50克、西洋參30克、蘆薈粉110克、蜈蚣5克、蜂王漿20克、地榆20克、續斷20克、延胡索20克、夏枯草40克,白酒4500克,黃酒4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8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實施例三,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克、半枝蓮8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60克、西洋參20克、蘆薈粉140克、蜈蚣3克、蜂王漿30克、地榆10克、續斷30克、蟾蜍10克、斑蝥7克、延胡索10克、夏枯草50克、訶子30克、山豆根35克,白酒4000克,黃酒5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3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80克、半枝蓮4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克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40克、西洋參克40、蘆薈粉80克、蜈蚣8克、蜂王漿10克、地榆30克、續斷10克、蟾蜍30克、斑蝥2克、延胡索30克、夏枯草30克、訶子10克、山豆根15克,白酒6000克,黃酒6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4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50克、半枝蓮60克、生牡蠣60克、白頭翁55克、蛇莓20克、熊膽粉50克、西洋參30克、蘆薈粉110克、蜈蚣5克、蜂王漿20克、地榆20克、續斷20克、蟾蜍15克、斑蝥5克、延胡索20克、夏枯草40克、訶子20克、山豆根25克,白酒4500克,黃酒4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6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實施例四、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克、半枝蓮8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60克、西洋參20克、蘆薈粉140克、蜈蚣3克、蜂王漿30克、地榆10克、續斷30克、蟾蜍10克、斑蝥7克、延胡索10克、夏枯草50克、訶子30克、山豆根35克、沙苑子10克、蒼朮30克,白酒4000克,黃酒5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7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80克、半枝蓮4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克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40克、西洋參克40、蘆薈粉80克、蜈蚣8克、蜂王漿10克、地榆30克、續斷10克、蟾蜍30克、斑蝥2克、延胡索30克、夏枯草30克、訶子10克、山豆根15克、沙苑子30克、蒼朮10克,白酒6000克,黃酒6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8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50克、半枝蓮60克、生牡蠣60克、白頭翁55克、蛇莓20克、熊膽粉50克、西洋參30克、蘆薈粉110克、蜈蚣5克、蜂王漿20克、地榆20克、續斷20克、蟾蜍15克、斑蝥5克、延胡索20克、夏枯草40克、訶子20克、山豆根25克、沙苑子20克、蒼朮20克,白酒4500克,黃酒40000克。蜈蚣也可為5條,斑蝥也可為5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5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實施例五,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克、半枝蓮8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60克、西洋參20克、蘆薈粉140克、蜈蚣3克、蜂王漿30克、地榆10克、續斷30克、蟾蜍10克、斑蝥7克、延胡索10克、夏枯草50克、訶子30克、山豆根35克、沙苑子10克、蒼朮30克、鱉甲20克、白毛藤70克、靈芝30克,白酒4000克,黃酒5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2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蓮40克、生牡蠣40克、白頭翁克70克、蛇莓15克、熊膽粉40克、西洋參克40、蘆薈粉80克、蜈蚣8克、蜂王漿10克、地榆30克、續斷10克、蟾蜍30克、斑蝥2克、延胡索30克、夏枯草30克、訶子10克、山豆根15克、沙苑子30克、蒼朮10克、鱉甲40克、白毛藤30克、靈芝70克,白酒6000克,黃酒6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5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本發明治療腸癌的藥酒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50克、半枝蓮60克、生牡蠣60克、白頭翁55克、蛇莓20克、熊膽粉50克、西洋參30克、蘆薈粉110克、蜈蚣5克、蜂王漿20克、地榆20克、續斷20克、蟾蜍15克、斑蝥5克、延胡索20克、夏枯草40克、訶子20克、山豆根25克、沙苑子20克、蒼朮20克、鱉甲30克、白毛藤50克、靈芝50克,白酒4500克,黃酒40000克。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蜂王漿由黃酒浸制,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8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再混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由原料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蜂王漿和酒浸制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原料藥還包括地榆、續斷、蟾蜍、斑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蜂王漿、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由黃酒浸制,浸制後的白酒和黃酒再兌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蟾蜍10-30、斑蝥2-7、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訶子10-30、山豆根15-35,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蟾蜍10-30、斑蝥2-7、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訶子10-30、山豆根15-35、沙苑子10-30、蒼朮10-3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花蛇舌草100-180、半枝蓮40-80、生牡蠣40-80、白頭翁40-70、蛇莓15-30、熊膽粉40-60、西洋參20-40、蘆薈粉80-140、蜈蚣3-8、蜂王漿10-30、地榆10-30、續斷10-30、蟾蜍10-30、斑蝥2-7、延胡索10-30、夏枯草30-50、訶子10-30、山豆根15-35、沙苑子10-30、蒼朮10-30、鱉甲20-40、白毛藤30-70、靈芝30-70,白酒2500-6000,黃酒40000-6000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白酒浸制和黃酒浸制的時間都為12-18天,浸制的白藥酒和黃藥酒經過濾後混合。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腸癌的藥酒,其特徵在於黃酒與白酒的重量配比為100∶5-9。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腸癌的藥酒。為解決現有治療腸癌的藥物療效不明顯的問題,其由原料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蜂王漿和酒浸制而成。原料藥還可包括地榆、續斷、蟾蜍、斑蝥、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其中原料藥白花蛇、半枝蓮、生牡蠣、白頭翁、蛇莓、熊膽粉、西洋參、蘆薈粉、蜈蚣、地榆、續斷、蟾蜍、斑蝥由白酒浸制,原料藥蜂王漿、延胡索、夏枯草、訶子、山豆根、沙苑子、蒼朮、鱉甲、白毛藤、靈芝由黃酒浸制,浸制後的白酒和黃酒再兌勻。因此,其具有服用方便,療效確切,能夠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抑制腸癌細胞擴散,對早期腸癌病療效顯著的優點。
文檔編號C12G3/04GK1634393SQ200410083988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5日
發明者陳忠國 申請人:陳忠國